本刊記者 陳天航 周淼葭
龔申友:掘金“內江豬”的生態養殖路
本刊記者 陳天航 周淼葭

龔申友菲德力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
西裝筆挺,笑容坦然;揮手之間,雷厲風行。在菲德力制藥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辦公室里初見龔申友時,他便以這樣一種氣度出現在記者眼前,全身都散發出一種勇于拼搏、不畏艱難的獨特氣質。
也許只有經歷過許多艱難困苦的人,才能如此于坦然平和之間仍舊保留著當初那份銳利的棱角與堅持。龔申友,不得不說,他是一個有經歷有故事的人。
出生于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的龔申友,與那個時代的許多人一樣,在物質極其匱乏的年代憑著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學業。1978年,22歲的龔申友擁有了第一份工作,在四川省內江市碳化硅長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供銷員。
短短兩三年時間,龔申友埋頭苦干,一步一個腳印地為未來更加豐富多姿卻也更加困難的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憑著他的腳踏實地,憑著他的謙和有禮,憑著他的聰明能干,1981年,普通的供銷員龔申友升任為四川省內江市友好沙石廠的廠長。
這對于龔申友來說,是一個質的飛躍,是自聽從指揮到指揮別人的轉變。龔申友牢牢把握住了這次不易得來的機會,這一干就是5年。5年的時間,當初初出茅廬的小伙子已然成長為一名干脆利落的企業領頭人,在此期間,龔申友累積經驗、學習新知識、接觸新事物,他的視野也變得越來越寬闊。
1987年,龔申友離開了內江市友好沙石廠,轉而到了內江農校生化制品長,同樣是出任廠長之職。這是他初初接觸生化制品相關的東西,也正是在這里,為他今后的事業騰飛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可以說,在內江農校生化制品廠的十年,是龔申友厚積薄發的十年,沒有這十年的基礎,便沒有后來的龔申友。
十年之后的1998年,龔申友破繭成蝶,靠著自己豐富的經驗以及聰明的才智,他創辦了內江市新江生化制品廠,至今一直任廠長。
故事并未就此結束,傳奇一直在延續。正因為有了龔申友二十年如一日的艱苦拼搏,才練就了他一雙洞察市場的火眼金睛。2000 年7月,龔申友瞅準市場實際,動作迅速的收購了四川雨潤生化制藥有限公司(即原四川省內江生化制藥廠) ,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一職。2003年7月,在龔申友的帶領下,雨潤生化制藥有限公司在三年后重組更名為四川菲德力制藥有限公司,延續至今。
簡單勾勒一下,從內江生化制藥廠到四川雨潤生化制藥有限公司再到四川菲德力制藥有限公司,短短三個名字的變更,卻見證了龔申友辛勤耕耘勇于市場搏擊的近三十個春秋。現在的菲德力制藥有限公司,已經發展成為一家集生化原料藥和中西藥制劑研制、生產、經營為一體的規模化、科技型制藥企業,并早在2004年6月就通過了GMP認證。
近30年的苦心經營,菲德力制藥有限公司在龔申友的帶領下,借著西部開發、天府騰飛的契機,積極開拓、努力創新、奮發向上、不斷進取,將公司的業務推向全國,使之成為一個進取、合作、高效的整體。
菲德力的成功發展壯大,并沒有讓龔申友自得自滿止步不前。
食品安全是當今社會關注的重要問題,從三聚氰胺牛奶到瘦肉精豬肉,民眾對于現有食品安全的擔憂日甚一日;而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上升,民眾對于健康的關注也越來越高,健康理念也由治變防、由治變養,因此健康的食品對于民眾的重要性也在不斷攀升,如今健康食品與普通食品巨大的價格差異,無疑證明了這種形勢的走向。而豬肉是我國肉類消費的第一種類,從傳統飲食結構看,大眾對于豬肉的喜好幾乎不可動搖,豬肉消費量是一種穩定的長期狀態,隨著低收入人群的收入狀況的改善,豬肉消費量將會有一個穩步上升的過程。這也是龔申友將目光轉向生態養豬行業的核心原因以及內在動力。
在2006年入選國家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的內江豬成為了龔申友重點養殖的目標豬種,這也是中國四大國寶級名豬之一。內江豬是我國西南地區的主要食用豬之一,在過去幾十年中,其美味給大眾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然而,隨著市場化商品化的不斷推進,許多養殖內江豬的農場開始廣泛使用飼料和添加劑,這些飼料添加劑的濫用導致了內江豬美味的退化,使之漸漸淡出了大眾視線。這是內江豬的危機,龔申友在這危中見機,果斷拍板,另起爐灶,進軍生態豬養殖業,重新挖掘純正的原生態內江豬。

圖為四川省內江市政府楊松柏市長(右二)到公司調研指導

辦公大樓夜景

生態豬肉專賣店
從內江市東興區驅車一路向東,來到石子鎮石子村,清流河水緩緩流過,河畔邊一處地勢平坦、背山面水之地,正是龔申友所選中的內江豬養殖地,并于2011年在此處成立了四川弘濟生態養殖公司。現今,四川弘濟生態養殖公司以綠色生豬養殖為主導產業,并依靠先進管理理念和技術,來實現生態養殖與循環經濟的融合,是目前內江市東興區最大的生態養殖基地。
不得不說,龔申友選擇在石子鎮清流河畔建立生態養殖基地,眼光非常獨到。除了地勢平坦、背山面水之外,這里有充足的光照、良好的空氣,形成了一個良好的防疫環境;此外,地處上游,水源十分豐富,水質也很優良,可保證生豬飲用水不受污染。更為重要的是,這里交通十分便利,是內赤公路與內吳公路的交接點,輻射范圍達內江、重慶、遂寧三地,保證了可靠的物料渠道及人才技術支持。
弘濟生態養殖公司的成立、規劃、建設等等,龔申友可說都是親力親為,嚴格把關。占地80畝的生態養殖基地,被規劃為生活區和養殖區。生活區建有辦公區、倉庫、員工宿舍、飼料加工車間等;養殖區建有豬舍、魚塘、消毒間、沼氣池等。其中現代化的豬舍12棟,總面積15000平方米;生豬存欄量1500頭,其中種豬200頭。場內綠化面積10000平方米、青飼料種植面積20000平方米。從這些規劃可以看出,龔申友發展壯大生豬養殖業的決心,以及他與時俱進的科學發展觀。
寶馬提韁,步非千里不足以止;大鵬展翅,志豈萬里得以衡計?從一個普普通通的供銷員走到今天,龔申友自身累積的學識、經驗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更與他自身不驕不躁、腳踏實地、刻苦努力不可分離。進入新世紀,社會更加多元化,更多的先進經驗被廣泛引用,龔申友也一直走在時代浪潮的前端,現代化的公司經營體制更是為他帶來了巨大的成功。
弘濟生態養殖公司也正是嚴格按照現代化企業的管理流程經營,設立了養殖、技術、財務、采購、銷售、行政等六個部門,其中養殖部負責整個生態養殖基地的日常飼養及維護工作,技術部進行技術指導并對相關產品做進一步研究分析,財務部施行財務核算和管理,采購部保證供應渠道,成本控制,銷售部負責產品的銷售及品牌的打造,行政部負責日常事務及人事工作。明確的職能劃分,很好的保證了工作效率,使之事半功倍。
幾經努力,弘濟生態養殖公司從無到有,生態養殖場的規模也日漸壯大,漸漸地,內江豬的生態養殖走上了正軌。但是龔申友并不滿足于現狀,沒有的時候創建,創建了之后,他考慮得更多的是讓他養的豬打響名氣,贏得口碑。這一次,他又贏了!
可以說,這幾年來,四川弘濟生態養殖公司打造出了生態名牌,以綠色生豬養殖為主導產業,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2013 年12月,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組成的“無公害畜產品”驗收工作組對龔申友的無公害生豬生產基地四川弘濟生豬生態養殖場進行了驗收。通過查看資料、實地檢查、現場檢測等工作方式,檢查組認為基地硬件設施齊全,軟件資料完善,現場檢測沒有發現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瘦肉精”等違法添加物;內檢員持證上崗,制度健全;無害化處理按規定執行,按期消毒,場地衛生整潔,按規定實施免疫接種和疫病監測并有完整的記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的使用符合農業部《飼料添加劑安全使用規范》和《藥物添加濟使用規范》,購貨記錄、使用記錄規范完整;獸藥具有生產許可證和GMP證書,按規定執行休藥期,購貨記錄均達要求。符合《四川省無公害畜產品產地驗收標準》,予以頒發合格證書。
從2011年創立,到2013年底被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無公害畜產品”驗收,更是注冊了蜚聲各地的“真豬味”品牌,只短短經歷了兩年時間,便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成就。對此,龔申友說,他所做的,不過是瞄準市場,科學生產。短短八個字,知易行難,其中艱辛,恐怕只有當事人才清楚明白。
單單就科學生產而言,其中便大有文章。通過精選種豬,選用無害防疫的方法,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無公害綠色生豬,與現有市場上的商品豬相比,具有顯著的優勢。首先,采用綠色玉米、大豆豆粕、稻糠、青飼料(即苜蓿、紅薯等)等為主飼料,這些粗糧具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作用,可使豬肉膽固醇含量低,瘦肉率增高,適合高血壓人群。其次,因為采用粗糧飼養,所以飼養周期更長,豬活動時間和范圍增大,還用蠶蛹等增加蛋白質含量,使豬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肉味香濃,肉質結實,色澤紅潤,嫩脆香甜。此外,除了粗糧飼養,弘濟生態養殖公司還采用了中草藥喂飼,天然無公害,健康安全。傳統生豬采用的抗生素防疫,不僅被動,且易在豬肉中殘留化學物質,而弘濟生態養殖公司采用中藥添加飼料的做法,將黃芪、甘草、黨參等中草藥按照科學比例添加進飼料,提前防疫,可保證豬肉原生態無添加,真正做到無害。
除了飼養方面,養殖場的每頭豬均建立了健康檔案,以此記錄豬的生長情況,實行差異化的養殖。場內配置獸醫,隨時對每頭豬實行檢查,采取相應措施,確保防疫及時有效。此外,場內有青飼料種植用地20000平方米,沼氣池1200立方米,豬糞均做無害化處理,一部分作為肥料對青飼料使用,一部分進入魚塘,補充水質營養,剩下的進入沼氣池,沼氣發電,可提供全場用電。對此,龔申友頗為自豪地說,這算得上是循環經濟的典范。
目前,龔申友的弘濟生態養殖公司在整個生態豬行業中,已形成了鮮明的自身特色,一是規模大,抗風險能力增強的同時,更容易出規模效應;二是在種豬選材上,占得先機,飼養模式生態、循環、可持續發展,可得到國家多項產業政策的支持;三是管理水平高,管理也能出大效益;四是區位優勢,公司所在的內江作為農業大市、養殖大市和交通大市,原料、技術和銷售,均能有效控制成本;五是采用了銷售團隊,樹立了打造品牌的營銷模式,在整個行業都較為罕見;六是對于中藥添加的研究,這也是養殖的一大亮點。
龔申友深信,只有在行業中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掌握市場主動,才能掌握定價權,才能在前進的路途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