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姜曉萍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依達拉奉聯合尤瑞克林治療大面積腦梗死療效觀察
張劍,姜曉萍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大面積腦梗塞的高危性引起了我們的重視。導致死亡的最核心原因就是急性期缺血性卒中進行性加重和腦水腫和并發癥。本研究結合2012-2015年采用尤瑞克林對大面積腦梗塞進行了治療,同時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現在將研究報道反饋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收集的案例系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5年3期間所收治的80例急性大面積腦梗死病患,當中男病患有49例,女病患有31例,年齡介于46~8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6.5±12.2)歲;發病時間為6~24h,平均發病時間為(13.3±1.5)h;結合頭顱CT的使用,排除了腦出血的影響,在發病后的24h,根據CT反映出,存在大面積腦梗塞,都系前循環大面積腦梗死,當中額、顳、頂葉梗塞有30例,額、顳葉梗塞有23例,基底節并顳葉梗塞有27例。筆者把60例病患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有30人,兩組病患在性別、年齡、腦梗死面積和NDS差異中,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病患在入院后均進行依達拉奉和奧扎格雷治療,結合每個病患的實際病情,采用減輕腦水腫,降糖,降壓,維持電解質和水平衡,防止并發癥的發生,并對其給予營養支持等等。在對照組中,采用依達拉奉注射液30mg,并加入0.9%的生理鹽水100ml靜滴,每天進行2次操作,持續14天;在治療組中,還采用了尤瑞克林0.15PNA單位和0.9%生理鹽水100ml靜滴,每天進行1次操作,持續時間為14天。
1.3 療效評定
利用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所通過的中國腦卒中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對本次研究的患者神經功能進行評定。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在治療前和治療后的第14、第30天蠶蛹采用臨床神經功能缺損來評分,治療效果根據治療后評分下降率來給予判斷。
1.4 統計學方法
對于收集的數據采用的是SPSS17.0進行相關的處理,對于計量資料采用平均數±標準差來表示;對組間計量資料的對比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結合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組和對照組在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的對比
治療組和對照組在治療后14天和30天,與治療前臨床神經功能缺損,存在顯著的差異,具體數據見表1所示。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在治療后14天和30天臨床神經功能的評分(分,X±S)
2.2 治療組和對照組在接受治療后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改善率和病死率的對比
治療組和對照組在接受治療后的14d的有效率和顯效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的病死率(12.4%)比的病死率(20.6%)明顯要低,相當一部分病重的患者都是在發病后1周左右的時間死亡,當中的原因有嚴重腦水腫高峰期發生的腦疝。
對于兩組在有效率、顯效率和病死率之間的比較,P<0.05,因此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3 影像學表現
在接受治療后24h和在第14、30d復查腦CT中,對病灶大小進行相關的比較,同時結合發病后24h腦CT進行對比分析,對病灶大小演變的情況進行觀察,可以得知治療組相比于對照組的病灶明顯要小些。
2.4 不良反應
對治療組在用藥前后的血常規、腎功能、凝血功能、肝功能進行檢查,沒有發現異常現象,血壓下降的案例有1例,在進行治療后恢復正常。
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平時所提到的大面積腦梗死,指的是頸內動脈、大腦中動脈或者是皮層支梗死等現狀,早期會發生進行性加重的情況,最后會引發腦疝,構成了患者生命較大的威脅。筆者認為最為理想的治療手段就是能夠在有效的時間窗內接受治療(認為是在發病后的4至5小時內得到溶栓的治療),結合臨床的現狀可以看到,不少急性大面積腦梗死患者都錯過了這個最佳的治療時間,時間主要就是花費在被送往醫院的路途中,繼發出血發生率高的原因就是沒有在最佳時間窗接受后溶栓治療。完全性缺血導致腦梗死病灶中心區細胞發生死亡,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對于缺血半暗帶中,還是存在有數量較多的可存活神經元,如果血流能夠迅速恢復,腦代謝也會得到改善,精神細胞存活下來,還具備了恢復功能。
尤瑞克林的重要組成成分是人尿激肽原酶,激肽原酶可以實現向激肽和血管舒張素的轉變,參與的生理過程也比較多,例如對炎癥的控制,對局部循環的控制、生成心血管和維持鈉平衡等等,可以促進腦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含量上升,在缺血部位動脈產生擴張作用,缺血區血液循環可以進一步改進,對于葡萄糖代謝也產生一定的控制作用,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能夠對血栓的擴大產生抑制作用。依達拉奉作為一種羥自由基抗氧化劑和清除劑,其作用的效果也是十分明顯的,由腦內花生四烯酸所引起的腦水腫也可以被其所控制住,將缺血半暗帶的范圍縮小,阻礙遲發神經元的死亡現象發生,對于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也能產生一定的作用,讓抗缺血的作用充分凸顯出來。將依達拉奉和尤瑞克林組合起來使用,可以改善腦血流量,得到的治療效果更具優勢。
從研究結果中,我們可以發現,與對照組相比較起來,治療組對于14d、30d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改善率和病死率方面而言,其優勢是不言而喻的(P<0.05)。另外,在接受了治療之后的24h和第14、30d復查腦CT,我們對病灶大小進行了對比和分析,結合其與發病后24h腦CT展開對比,再對病灶大小演變情況進行觀察,在病灶大小方面,治療組要明顯比對照組的小。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發現在治療急性大面積腦梗死治療方面,尤瑞克林聯合依達拉奉的效果要突出一些,沒有發現發生重大的不良反應,可以認為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也有所改善,讓死忙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1]賴穗翩.尤瑞克林聯合依達拉奉治療大面積腦梗死效果分析[J].河北醫藥,2015(07).
[2]張澤堅,傅飛還,林進.依達拉奉聯合尤瑞克林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