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俊民
雙城市電業局
低壓預付費電力載波集中抄表系統的分析
郝俊民
雙城市電業局
計算機軟、硬件及網絡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電力抄、核、收模式,以前的純手工模式逐步被信息化、自動化技術所替代,電力營銷抄、核、收環節的先進技術應用風起云涌、日新月異,極大地提升了營銷管理工作效率。但是,由于缺乏統一的軟件規劃或者規劃之初考慮的重點不同、出發點和目的不同,造成軟件功能單一,功能具有重復重疊現象,相關功能不統一、不完善等等矛盾存在。
應用現狀;載波技術;系統運行平臺
依靠低壓電力載波通信技術發展起來的集中抄表應用系統,能實現臺區電費的遠距離集中抄錄,監控臺區總電量、線損的統計與計算,有效緩解了抄收電費工作量大的問題。但只采用遠程抄表的臺區仍然需要抄表員給用戶送電費單,并進行人工催費,無法滿足供電局在“電費核收”環節減員增效、提高管理水平的客觀要求。依靠智能IC卡技術發展起來的預付費客戶管理系統,能實現先交費,后用電的管理模式。解決了電費收繳難的問題,但無法實施有效的用電管理及監控,如電費核算周期內的線損計算、電量匯總等功能,不能實現“抄”、“核”、“收”環節的自動化。以上兩套系統各有優缺點,市場上能夠成熟將上述功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軟件卻很少,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將上述兩套系統功能整合,同時不斷豐富完善低壓抄表系統應用功能,必將進一步拓展低壓集中抄表軟件應用領域,增強軟件應用推廣性和實用性。
預付費低壓電力載波集中抄表系統有機的將上述兩種技術結合在一起,運用低壓載波通信技術、國際通行的3DES加密及密碼管理技術、數據庫管理技術、有線/無線通信網絡技術,綜合上述兩種應用系統的優勢,在實現預付費電力管理的同時,使系統仍然具備遠距集中抄表,監控的功能。為供電企業全面實現“抄”“核”“收”自動化,提高運營效率,規避電費風險,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技術支持。該系統可以與營銷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無縫連接,通過大廳收費系統就能實現預付費管理,真正實現動動鍵盤停電、送電。
本系統采用最新的載波技術和GPRS無線傳輸技術,實現遠抄遠控功能的智能抄表系統(拓撲圖見圖1),主要有主站系統、數據集中器、采集器、電能表四部分組成。
(一)主站系統由前置機、應用服務器、數據服務器、WEB服務器等部分組成,是整個自動抄表系統的最高指揮控制中心。主要負責定期通過集中器、采集器收集電能表的電量、電壓、電流等數據。如果要遠程遙控對用戶進行停送電操作,相應的停送電指令也是通過主站系統下發的。當有失壓、失流、電流反向、線損超限、繼電器動作等告警事件發生時,會自通告警提示。
(二)作為預付費低壓電力載波集中抄表系統的中心環節,集中器通過有線/無線通信網絡連接管理系統計算機,通過低壓電力線連接電能表。負責抄表過程的控制以及抄表數據的接收、存貯與轉發。載波抄表集中器與中央管理系統計算機的管理軟件通信有多種方式:RS232方式、內置/外置MODEM方式、RS485方式、PDA紅外通信方式、GSM和GPRS通信方式。集中器與通過電力載波通信方式對管理的電能表進行實時抄表、凍結抄表、通/斷電操作。
(三)采集器是集中器下發命令的執行者,接收集中器下發的命令并執行,實現對電能表數據的采集和停送電控制。
(四)電能表主要負責計量用戶的用電量,是所有數據的原始來源。自動抄表系統可以配置普通單相電子表(485或脈沖)、簡易多功能表、多功能表、載波表、三相電子表、三相多功能表、載波表等市場上常見的電能表。

系統運行平臺是整個系統建設的基礎,只有選擇穩定、可靠的運行平臺,才能從根本上保證系統具備優良的性能,因此系統運行平臺的選型顯得尤為重要。
(一)先進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系統設計應本著實用性與先進性相結合的原則,在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的同時,應該注重實用化。使先進的技術能真正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二)開放性與標準性相結合。系統設計應采用開放式的體系結構和支持多種協議的開放式的系統平臺。系統平臺應符合有關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使系統平臺達到相對統一,為將來實現國家、省、市、縣四級營銷信息管理系統奠定基礎。
(三)可靠性與安全性相結合。系統設計應注重可靠性,
不僅要考慮硬件系統的各種參數的可靠性,而且還要考慮應用軟件的可靠性保證。系統的安全性體現在網絡系統的安全設計、數據庫系統的安全管理和應用軟件的安全保密。
(四)經濟性與可擴充性相結合。系統設計應注重可伸縮性,即隨著業務的發展系統能較方便地進行擴充和升級,使系統建設得到較好的投資回報,而不至于等到升級時需要全盤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