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聞話語研究的超學科轉向*
——以英國《衛報》中國反腐新聞的話語分析為例

2015-12-28 13:53:12王國鳳邵培仁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5年8期
關鍵詞:學科

■ 王國鳳 邵培仁

新聞話語研究的超學科轉向*
——以英國《衛報》中國反腐新聞的話語分析為例

■ 王國鳳 邵培仁

新聞話語如何從有學科界限的跨學科研究,走向緊緊圍繞現實問題、擯棄學科界限的超學科研究,是當前該領域的重要課題。在超學科態勢下,本文以英國《衛報》的中國反腐新聞為例,從四方面分析媒介傳播的修辭力量和西方主流媒體的新聞偏向性:(一)議程設置和新聞框架;(二)意指概念“宣傳官員”的話語意義建構;(三)中國官員的群體刻板形象;(四)反腐中心話語(“蒼蠅”與“老虎”一起打)的互文性。研究發現《衛報》構建了一個符合西方受眾心理構想的中國形象。

《衛報》;反腐新聞;新聞話語;超學科;意指概念;刻板印象;互文性

外媒普遍認為,在中國,反腐倡廉與經濟改革、戰爭和平、環境污染等問題同等重要,關系到中國未來的走向。因此,這兩年中國的高壓反腐態勢引起世界主流媒體的強烈關注。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的鏗鏘之言“老虎、蒼蠅一起打”成為世界流行語。2014年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表達“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反腐決心,令國內外媒體無不側目。中國快速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一些國家和國外的媒體對中國抱有一種非常矛盾的心理,既艷羨“他者”的成功,又嫉妒“他者”的實力。有些報道看似客觀中立,實則通過議程設置、新聞框架和語言的“陷阱”預設了負面的評價態度。

一、理論依據

新聞話語研究通常圍繞著現實問題展開。研究者通過話語再現某個現象,分析其運用何種話語策略進行意義建構,挖掘隱含的話語霸權或意識形態,試圖生產出理性的“再創”話語,創建更為公平、平等的社會秩序。當前的新聞話語研究已經走到了跨學科的狀態,傳播學、社會學、心理學、民族志研究、語言學等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互相融合。但是,在分析具體現實問題時,難免受到學科壁壘的限制,難以得心應手。費爾克拉夫(Fairclough)提出了“超學科”的概念。他認為,“超學科”能使“不同學科或研究框架之間的對話有效吸收對方的學術邏輯”,因而成為“自身革新與發展的資源”。①如果跨學科還存在學科界限,那么超學科則擯棄了學科界限,甚至沒有了學科意識,緊緊圍繞現實問題而展開研究。

向超學科轉型是新聞話語研究突破自身瓶頸的重要方向。對于新聞話語的研究將不僅僅停留于現實層面,而是以現實問題為導向,以生產“再創話語”為目的,深入社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話語實踐。在超學科的話語研究中,自然也關系到其他許多學科。但是,每一個相關的學科都以“非正統”的樣態出現,服務于現實問題。②超學科不是學科之間的拼湊和整合,而是在整體態勢下的融合和優化。通過這樣一種開放的體系,新聞話語研究實現嶄新的轉型。

本研究以當前的中國熱點問題“反腐”為例,在超學科態勢下分析西方主流媒體的意義建構過程。本研究選取英國新聞報道作為語料,是因為它的外國通訊、評論和世界主義觀點受到讀者的普遍重視,其主要讀者群是歐洲知識界人士和年輕讀者。2013年《衛報》更是因率先報道斯諾登泄密的美國“棱鏡計劃”而名噪一時,其在歐洲知識界的影響力可以想見。按照常理,反腐應該是一件符合“普世價值觀”的事情,應該得到普遍的理解和歡迎。但是,《衛報》的立場似乎并非如此,它以“超脫”“理性”的姿勢,在肯定之余,再現了一個與現代文明相差甚遠、復雜多樣的中國。它所再現的中國現實,涉及到中國的各種問題,包括政治、經濟、體育、民生等領域,反腐因而被建構成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

在這種基調之下,可以看出,本研究總體來講是批評性的。在研究過程中,這種批評性分析和其它相關學科形成“對話”,與傳播學、社會心理學和文學評論理論等互為呼應。

首先,新聞的傾向性可以從傳播學的議程設置和框架理論來宏觀把握。大眾傳播媒介通過在一定階段內對某個事件或社會問題進行連續的突出性報道,從而引起公眾的普遍關心和重視,進而成為社會輿論的中心議題。但是,這種關注是選擇性的,是媒體有意識選擇的結果。框架則進而關注新聞話語本身。它有兩個層次的意義,第一層次用“定義問題”“診斷起因”“作出道德判斷”“提出解決辦法”;③第二層次在于“選擇”和“突顯”,記者常會有意識選擇事件的某些方面,使被選擇部分在文本中突顯,達到他們想要的傳播效果。④因此,通過觀察新聞發布的時間段和新聞數量,并用內容分析的方法,分析具體新聞議題和新聞框架等,能夠總體把握某一媒體對某一事件所持的基本態度。

新聞的傾向性還可以從符號學和社會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語言符號所承載的意義在歷史的長河中可能一成不變,也可能幾經變遷;同一個符號,在不同的文化語境下,可能有不同的內涵和外延;不同文化、不同區域的人們對某一事物的分類可能有不同的視角,創造出不同的符號和概念。因此,對這類關鍵概念的分析通常能看出差異性,而這種差異性很可能蘊含了正面、中性或負面的傾向性態度。

新聞話語中還常常包含了固定的思維——刻板印象。這種刻板印象是通過對特定的人、事、物形成的概括的看法而構成一種思維定勢,從而影響新聞框架的構建。一個著名的例子是薩義德的著作《報道伊斯蘭:媒體與專家如何決定我們看世界其他地方的方式》,他通過政治評議與文學評論的方法闡述了西方媒體對于伊斯蘭社會的僵固看法,揭示出即使最為“客觀”的報道也“潛伏”了隱而不顯的假設和扭曲的事實。⑤西方媒體對中國和中國的某一些群體、事物也有固化的偏頗看法,這些看法一方面影響著新聞框架的構建,另一方面又通過新的新聞文本加強了這些刻板印象。

新聞話語的傾向性分析還可以從文論中汲取“互文”和“多聲”理論的營養。法國文論家克里斯蒂娃(Kristeva)認為,任何一個文本都具有歷時性,現文本與各種前文本和后文本之間構成了巨大的語義“網絡”,文本之間不斷對話,各種差異和不同的聲音匯成一個充滿張力的復合體。⑥而巴赫金(Bakhtin)進一步認為,文本內部存在不同的“聲音”,形成了“多聲”(polyphony)現象,即這些帶有某種觀點和價值觀的“聲音”不是固定的立場,而是一個過程,在和潛在對象的對話中完成其功能,并且和其他“聲音”一起構建了話語的公共空間。⑦

多聲是新聞話語的主要特征。為體現客觀與公正,新聞話語一般避免出現記者的主觀想法,而把立場巧妙地融合在不同消息源的各種聲音里,讓這些聲音互相競爭或部分融合,達成意義建構的傳播學目的。費爾克拉夫對此表述得更為具體,他認為,互文即是“某話語中出現了另一話語的要素”,因而該話語出現了“清楚界定或無痕融入的其他話語片段特征”,插入的話語片段可以“贊成”“駁斥”或“嘲諷”其他話語片段。⑧只是,任何聲音的植入都是有意義的,大眾媒介在信息編碼前一般首先會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謀劃“共謀性觀點”(Conspiracy Thesis)。⑨

二、語料收集與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語料從2013年1月開始,到2014年7月截止。2012年12月4日,習近平主席主持召開了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反腐序幕由此拉開,《衛報》配合了中國反腐的節奏,密切關注新一輪反腐行動的開展情況,因而這個時間段的語料密集度比較高,具有典型意義。

在《衛報》網站鍵入關鍵詞“China”(中國)和“corruption”(腐敗),從2013年1月到2013年7月,共搜索到52篇相關新聞(包含報道和評論),以此為基礎建立專用語料庫。語料分析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一)議程設置和新聞框架:通過分析具體議題、新聞時間段、新聞類型、新聞基調等,把握新聞的整體構建情況;(二)意指概念:通過分析“宣傳官員”的話語意義,反觀西方主流媒體的修辭權力;(三)刻板印象:通過分析中國形象在媒體話語中的映射與中國官員群體刻板印象的形成,再現社會認知在媒介傳播中的強大力量;(四)多聲與互文:通過對反腐中心話語(“蒼蠅”和“老虎”一起打)的互文性分析和“多聲”應答,發掘議程設置、新聞框架、話語修辭等手段在意義建構中的統一性。

三、案例分析

從理論源頭來看,“議程設置”與“新聞框架”來自傳播學;“意指概念”(Ideograph)原意為“象形文字”,后轉化為此義,屬于符號學體系;“刻板印象”源自社會心理學;“互文性”與“對話性”最早出自于文學評論。這些概念似乎互不相干,難以融合,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通過這些視角的分析能夠幫助我們比較清晰地掌握《衛報》對于中國反腐新聞的構建脈絡。為解決問題而存在,這就是超學科的魅力。

(一)議程設置和新聞框架

從新聞持續時間和新聞數量上來看,《衛報》對中國的反腐事件可謂持有堅持不懈的態度。從2013年1月到2014年7月,共19個月,一共52篇新聞,平均每月2.74篇。2013年7月份新聞數量最多,為10篇;2014年7月新聞數量位列第二,為6篇。詳見圖1。

圖1 《衛報》關于中國反腐事件的新聞分布情況(2013年1月—2014年7月)

新聞包括了各個重要反腐議題,尤其突顯了涉案的重要官員、知名人士以及外國企業,如薄熙來事件、周永康事件、劉志軍事件、“表哥”楊達才事件、季建業事件、許志永事件、芮成鋼事件、葛蘭素史克事件、勞斯萊斯事件等報道范圍也極為廣闊,涉及到中國的諸多領域,如官員(14篇),醫療領域(11篇),商業領域(4篇),新聞界(4篇),體育界(2篇),軍隊(2篇),民間人士(6篇)。

從新聞類型來看,1篇為社論,3篇為評論,其他48篇均屬硬新聞。社論發表于2013年7月22日,3篇評論的發表時間分別為2013年9月1日、2013年10月26日、2013年12月19日。評論文章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不誠實、最腐敗的社會之一”,“唯有賄賂,企業才能生存”。一方面認為中國反腐強度和實踐超出預期,另一方面對改革充滿疑慮,甚至將南京市長季建業的落馬歸結為黨內政治斗爭。這些評論在所謂的客觀敘述中質疑中國橫掃官員腐敗的動因,對中國社會充滿了負面評價。

如果說某些媒體會稱評論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媒體態度,那么,社論展現的是新聞機構的立場,它的基調即是新聞機構的基調。《衛報》社論為總部位于英國布倫特福德的葛蘭素史克公司賄賂案件極力開脫,認為事件的起因和根源是中國社會本身的腐敗和由于腐敗而造成的無序,甚至將發生在中國的一部分社會沖突歸因于腐敗。同時,對于中國政府的反腐行為以及解決腐敗問題的辦法充滿質疑,從而建構了負面的新聞框架。

(二)意指概念:“宣傳官員”

意指概念是以“一種高度抽象的符號再現模棱兩可或界定有誤的現實目標”,⑩也就是意識形態借以發揮作用的政治或文化關鍵詞。11意識形態領域的爭奪包含了話語意義的爭奪,同一個所指,在各自的話語體系里,能指可能是不同的,甚至有著完全相反的意義,各方通常會對這些關鍵詞給出“個性化”的定義和闡釋,“合法化”地建構符合自身利益的意義網絡、話語框架和社會秩序。而同一個能指,也可以用不同的符號來表示,構建大相徑庭的意義,話語建構者通過操控這些符號來實現自己的話語意圖。

意指概念和媒介框架、甚至議程設置都為意義爭奪而服務,意圖構造一個特定視角的世界。在《衛報》2013年1月5日題為《在中國反腐運動中,一位擁有47個情婦的官員落網》(Chinese Anti-corruption Drive Nets Official with 47 Mistresses)這篇新聞中,用到“propaganda officials in Guangzhou”這個詞組,如果翻譯成中文,應該是“廣州的宣傳官員”,但是,“propaganda”一詞在英文中歷來是貶義十足的概念,意為:以欺騙、掩蓋等扭曲事實,促使群體忠實于某意識形態。查閱《新時代漢英大辭典》(吳景榮、程鎮球主編,商務印書館2000年第一版),可以發現“宣傳部”譯為“The Publicity Department”,使用了中性的“publicity”一詞。另在《中國日報》電子版,搜索“publicity”,可發現18841個結果,出現大量的“Publicity Department”和“publicity head”這兩種搭配,而搜索“propaganda”,則只有5個結果,而且沒有一個是和“department”搭配(搜索日期:2015年4月13日)。

而在《衛報》網頁上搜索“propaganda”,非常有意思的是,發現一篇題為“The Guardian View on Russian Propaganda:The Truth is out there”(《〈衛報〉看俄羅斯宣傳:真相在外面》,2015年3月2日)的社論,這再次說明了“propaganda”一詞的貶義,也有力說明了《衛報》在使用“propaganda officials”這一概念時所持的負面態度。由前蘇聯和平演變而來的俄羅斯,和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如此一聯想,《衛報》顯然將俄羅斯和中國的宣傳部門放在了同樣的位置,也就不難發現《衛報》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

(三)刻板印象:中國形象與中國官員形象

《衛報》對“反腐人士”的構建還與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刻板印象有關。《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3》的研究結果表明,其他國家的民眾認為中國存在較大的現實問題,如“貧富差距大”“封閉守舊”“社會沖突激烈”等。12民調結果即當時的刻板印象。因此,新公民運動人士受到法庭的審訊,法律體系內的訴辯和法庭外的沖突,極容易被西方受眾簡化成“社會沖突激烈”模式。

人們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直接得出結論。一方面刻板印象簡化了人類的認知過程,減低了人們的認知推理負擔,另一方面普遍性的結論容易無視差異,造成推理偏差和評價偏差,尤其當主流的觀點(被報道最多的觀點和情景)處于“價值判斷體系最上層”的時候,這些觀點就成為受眾最容易提取和加工的信息。13因此,在“落后閉塞的中國形象”圖式下,當《衛報》曬出醫院的過道里都住滿了病人的圖片(參見2013年7月21日報道),受眾直接就鏈接到“醫療條件落后”圖式;當《衛報》又曬出一位摩登女士在LV專賣店購買最新款箱包的圖片(參見2013年1月5日報道),受眾聯想到的是“貧富差距”;當《衛報》刊載出行人帶著大口罩行走在灰暗的空氣里的圖片(參見2013年12月19日,2014年2月5日報道),受眾觸發的是“污染嚴重”圖式。

這些存于腦海中的概念或心理表象成為受眾判斷事物的標準,而這種價值預判還會因為不斷的激發確認而得到加強,為刻板印象的維持和進一步發酵提供進一步的社會條件。反腐事件中的貪官群體形象——資產豐厚、生活奢華、擁有眾多情婦——已經成為中國官員的“大包袱”。《衛報》對中國高官的頻頻落網進行了詳盡的、圖文并茂的報道,還特地展示了兩幅“低官”——“表哥”楊達才——粗俗不堪的畫面圖片圈出了楊達才腕上的名表。圖片里的楊達才身體肥胖,雙手叉腰,眉頭微皺,似乎在視察工作現場,身后和旁邊各有一名隨行人員,典型的低素質的土豪官員形象。《衛報》不同于中國媒體,除了習近平、李克強等國家領導,《衛報》基本不關注、也無意于關注其他官員,因此不可能構建積極、正面的官員群體形象來抵消讓國內外輿論嘩然一片的負面效果。這一時期中國貪官在《衛報》的高曝光率,也使得歐洲知識界和其他《衛報》受眾形成或加劇了對中國官員的負面刻板印象。

任何照片的拍攝,都有視角在起作用。這張圖片的視角是多重的,有《衛報》新聞記者、編輯的視角在起作用,還有照片拍攝者的視角在起作用。這張引自路透社和中央電視臺的照片(據《衛報》圖片說明)背后還存在一個巨大的互文網絡,各種相關的意象、觀點互相交叉重疊,各種聲音混雜在一起。但是,對于主要通過《衛報》獲取中國消息的歐洲受眾而言,這種互文主要在《衛報》提供的有限的中國新聞中發生,《衛報》提供的視角極容易潛移默化地進入他們的腦海之中,形成固定圖式的刻板印象。

(四)多聲和互文:“蒼蠅”和“老虎”一起打

2013年1月22日,《衛報》在題為《習近平指示反腐運動要“蒼蠅”和“老虎”一起打”》(Xi Jinping Vows to Fight“tigers”and“flies”in Anti-corruption Drive)的新聞中再現了四個聲音,分別為習近平總書記、馬薩諸塞州大學社會學副教授鄧小剛(音譯)、清華大學教授吳強(英譯)和許多在中國的人士(many in China)。文內出現了兩組對話:

第一組為:1.習近平總書記代表中共中央指示,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要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要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堅決杜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現象。2.鄧小剛:20多年前中國領導人就發出警告,腐敗有損黨紀黨規,當前經濟波動和社會關注確實已經是反腐成為當務之急,但是一些強有力的利益集團可能會阻礙反腐進程。

第二組為:1.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有腐必反,有貪必肅,要把權力關進籠子里。2.許多在中國的人士:除非共產黨進行徹底的政治改革,比如建立獨立的司法體系和新聞體系,不然腐敗問題無法連根拔起。3.清華大學學者吳強(音譯):在共產黨內部,反腐被用于進行政治斗爭,今后的斗爭會更加激烈;政府一面嚴格控制官員,一面限制黨外反腐呼聲,反腐成果通過媒體傳遞,幫助緩解民眾憤怒;當到達一個平衡點的時候,當前熱潮會消退,中央政府也會實施其他政策。

這種新聞編排,表面上看是基于某種客觀和平衡的新聞處理手法,實質上編排者立場、目的和用心是不言自明的。

在這一系列反腐新聞中,此篇因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反腐指示而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其他新聞的內容均圍繞這一點而展開,因此它與其他語篇之間形成了非常強大的互文關系。“老虎”“蒼蠅”的紛紛落馬證明了習近平落地有聲的反腐話語,而幾種不同聲音亦在其他新聞中得到不斷的呼應、強化和發展,一邊證實,一邊質疑,成為《衛報》對中國反腐報道的主旋律。

四、案例討論

以西方主流媒體話語為例,目的有二。首先,通過研究,我們能清晰地看到西方主流媒體的話語策略和他們的思維方式;其次,通過這樣的研究,我們還能清晰地看到“他者”眼中的中國。西方國家之所以能夠在持續半個世紀的冷戰對峙中占有優勢,其中一個原因是西方國家高人一籌的意識形態修辭策略與地緣政治修辭策略,西方國家在構建意指概念的時候,通常能形成一股打動人心的“沖擊波”,不戰而屈人。14

《衛報》對于中國反腐行動的跟蹤式報道,再次顯示了其高度靈敏的媒體嗅覺和高超的敘事能力。反腐行動是中國新一輪改革和新一屆領導班子的中心議題之一,《衛報》對此緊追不舍,涵蓋了幾乎所有的熱點新聞,緊緊抓住了受眾的眼球。《衛報》還運用了多樣化的敘事策略和修辭策略,鋪陳出符合西方受眾構想的中國。他們以平靜溫和的敘事方式搭建了“凝視”的平臺,混合著他們的意識形態、政治幻想和文化概念,將一部分真實的意義壓制在文本與敘事的象征性社會行為中,將“進步”與“文明”的標簽貼在“自我”的身上,而將“他者”置于邊緣位置。他們將外企賄賂案的“原罪”歸因于中國的腐敗土壤,質疑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的真實性,構造似是而非的意指概念突顯中國的“丑陋落后”,強化負面的刻板印象。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媒介文本是現實的某種再現,雖然任何再現都帶著特定的視角甚至偏見,但是某些事實也是鐵定而冰冷的,我們要學會從質疑和批評中看到促使自我前進的地方。

五、結論

我國媒體的對外傳播面臨巨大的挑戰,全球媒體議程同化,各國媒體越來越趨向于使用同一新聞主題、新聞框架、新聞用語、新聞語境建構輿論,研究作為西方主流媒體如何“敘述”中國故事、中國媒體該如何順應國際媒介修辭潮流打造自我形象成了重中之重。這種以問題意識為導向的社會科學研究也越來越迫切地需要超學科的視野,立體多維地分析問題、高屋建瓴地解決問題。當前,大數據、計量社會科學等新命題正在快速改變社會科學的研究軌跡,新聞話語研究也勢必在這股洪流中進一步打破學科壁壘,實現自己的轉向。

注釋:

① Fairclough,N..,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In Ruth Wodak&Paul Chilton,eds.,A New Agenda in(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Theory,Methodology and Interdisciplinary.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5.

② 吳宗杰,侯松:《批評話語研究的超學科與跨文化轉向——以文化遺產的中國話語重構為例》,《廣州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2年第6期。

③ Gamson,W.Talking Poli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④ Entman,R.M.Framing:Towards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s Paradigm.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3,43(4).

⑤ 參見[美]愛德華·薩義德:《報道伊斯蘭:媒體與專家如何決定我們觀看世界其他地方的方式》,閻紀宇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年版。

⑥ Kristeva,J.The Kristeva Reader.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⑦ Bakhtin,M.M.The Dialogic Imagination:Four Essays,trans.by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2.

⑧ Fairclough,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Oxford:Polity Press,1992.

⑨ Hall,S.,Connell,I.&Curti,L.The“Unity”of Current Affairs Televisions.CCCS,University of Birmingham,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1976,1(9).

⑩ McGee,M.C.The“Ideograph”:A Link between Rhetoric and Ideology.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1980(66).

(11)(14) 參見劉濤:《環境傳播:話語、修辭與政治》,: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版。

(12) 《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3》,中國網,http://www.china.com.cn/news/2014-02/21/content_31547018.htm,2014年2月21日。

(13 )薛可、梁海:《基于刻板思維的國家形象符號認知——以〈紐約時報〉的“西藏事件”報道為例》,《新聞與傳播研究》,2009年第1期。

(作者王國鳳系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教授,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在站博士后;邵培仁系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張毓強】

*本文系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53批面上資助項目“英美主要報紙的中國形象:話語視角”(項目編號:2013M53144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學科
學科新書架
【學科新書導覽】
學科新書導覽
學科新書導覽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學科新書導覽】
學科新書導覽
關注一流學科
“超學科”來啦
主站蜘蛛池模板: 2021国产精品自拍|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亚洲精品视频网|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国产美女精品在线|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 五月婷婷伊人网|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91www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欧美色99| 国内毛片视频| 国产www网站|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国产免费看久久久|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特级毛片8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无码 在线 在线| 青青草综合网|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亚洲综合色婷婷|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欧美在线黄|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97亚洲色综久久精品| 国内精品免费| 国产主播喷水|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在线中文字幕网|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www.亚洲国产| 亚洲啪啪网|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97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色亚洲成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桃花视频|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综合天天色|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一级黄色网站在线免费看| 91美女视频在线|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 久久国产黑丝袜视频| 亚洲成人77777|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精品三级在线|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欧美有码在线观看| 91在线日韩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