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遺鵬
梁遺鵬/湖北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湖北孝感432000)。
“我國的書法藝術博大精深,凝聚著炎黃子孫的無窮智慧,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在世界藝術領域中,書法以其特有的造型方式和表現力獨樹一幟,被譽為東方藝術的代表。”[1]中國文字、書法文化根深葉茂。將書法視覺元素合理的融入現代平面設計中,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的再創新。
中國當代設計師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試圖從不同的視角去表現以漢字和書法為代表的中國平面藝術,利用漢字和中國書法作為設計元素來表現創意。從漢字所蘊藏的中國文化的深層意義中去探尋一些設計元素和靈感,去表現純正的本土文化特色。在漢字文化中成長起來的中國平面設計師,把握住了中國人的設計智慧與能力中的“優勢基因”,他們對中國文化理解的程度,是外國設計師所不具備的。不脫離世間萬物的“象”和“形”。中國設計師正是把握了漢字書法的這種特征,將作為主題或語言介質的漢字在平面設計作品中發揮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
21世紀,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文化全球性趨勢已逐漸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立足本土,深挖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將中國的書法藝術巧妙地運用于平面設計作品中,其設計語言的民族性,能更好地與各國藝術設計界進行交流、溝通。它適應了當代的審美要求,將會對我國平面藝術設計的發展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
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使全體人民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2]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平面設計中對于書法視覺元素的運用,是對傳統書法藝術另一種方式的繼承發展。如今,我們進入信息社會,面對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蕩、西方文化的如潮涌入以及日益開放的環境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要求,在設計思想和設計觀念上,不斷增強設計師對民族優秀文化的認同和自信,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精神顯得尤為重要。如何讓我們的設計師更好更深入的了解、認同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從中汲取力量,樹立民族意識、國家意識,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由此可見,以書法藝術為切入點,以優秀的民族文化為營養素,立足本土文化特點,做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設計,是我們中國平面設計面向未來走向世界的基礎,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平面設計作品中的書法及其視覺元素的應用,或動或靜,或古或今,“濃妝淡抹總相宜”。它既繼承了傳統書法藝術的基本特征,又融合了字體設計、圖形設計和抽象繪畫藝術的特點,并在傳統書法的基礎上有了新的面貌。竹簡、瓦當、玉器、碑帖、筆、墨、紙、硯等各種藝術元素,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書法及其元素與其有機結合,使平面設計作品更具現代風貌與傳統魅力。書法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大致可以分為四種:
一是直接選用電腦字庫中現成的書法字體。(圖1)《案例》明信片設計。科學技術的發展,電腦的普及,我們可以直接根據具體設計要求,從現成的字庫中提取歷代名家書法字體進行應用,它方便快捷,大大地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
二是名家手書創作及應用。(圖2)《睡虎墨吟》封面設計根據設計的需要,請名家創作書體或自己書寫,富于個性,能增強設計作品的視覺感染力。
三是將書法視覺元素進行智慧的提煉,然后再巧妙地應用。(圖3)《案例》第九屆中師美術教學研討會標志。成功的標志作品提倡用樸素、自然、誠實、貼切的形式語言去與觀眾進行心理上的溝通,從而達到心靈的共鳴。其中飛白圖形在標志設計中運用所呈現出樸素生動、自然和諧、高雅唯美的氣質,讓我們感受到它強大的親和力。
四是“淡形求意”,將書法作品的意蘊與精神內涵進行提煉,然后再巧妙地應用。(圖4)《案例》靳埭強作品。中國的造型藝術承襲了中國傳統美術觀。它有別于西方。強調審美的趣味性,淡化寫實注重傳神,在意境上追求浪漫飄逸境界。

(圖1)【案例】明信片沒計

(圖2)【案例】《睡虎墨吟》封面設計

(圖4)【案例】靳埭強作品
這四種運用形式各有所長,只要運用恰當,都會使設計作品錦上添花,點石成金。
“信息時代的來臨,以計算機和微電子技術為核心的數字化技術已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社會、人類生存方式以及思維方式。”[3]今天的書法藝術已成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其實用性逐漸降低,其藝術審美性卻在逐漸加強,它所具有的精神與文化底蘊,將會影響著人類道德觀念、審美觀念和思維結構的變化,將非物質形態推向新的高度,使書法在平面設計領域的時空觀的發生根本轉變。一方面給書法在平面設計領域應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另一方面也為書法在平面設計領域的拓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書法將打破傳統文字的符號功能,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傳達信號和圖形化的符號。在現代平面設計中體現濃重的中國韻味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它將跳出單調的色彩,傳統工具,技法與村質的限制,實現視覺上的多元化突破,讓書法藝術與周圍環境相和諧,讓書法藝術與時代相和諧,不斷提高書法藝術的文化內涵及應用于平面設計藝術中的實用性與藝術性,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廣泛地享受到書法藝術的美。“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這句話在平面設計中也同樣適用。我們必須承認,由于種種原因,中國書法運用平面設計領域正面臨歷史的壓力和現實的差距。新一代設計師還在不斷地尋找科學有效方法,去努力繼承和弘揚世界上最具特征、最有表現力和生命力的中國文字與書法,在這樣一個強調創新精神的時代,我們有理由相信,書法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所產生的獨特藝術魅力,將會不斷折射出新的時代精神和文化內涵。
[1]歐陽中石,徐無聞.書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2).
[2]江澤民.中國共產黨十六大報告,2002(11).
[3]張勇.廣告創意訓練教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