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德
【摘 要】小說的敘事視角是小說創作的重要方面,不同的創作者對小說的敘事視角有著不同的認知。小說的敘事視角具有雙重功能,一個是文體功能,一個是藝術功能。本文分析的就是小說敘事視角的雙重功能。
【關鍵詞】小說;敘事視角;雙重功能
小說,是一種重要的文學體裁,小說的敘事視角一直是所有不同類型小說創作者的所關注的焦點。小說的敘事視角在小說創作中有一定的功能,這樣的功能一般都是雙重的,主要是文體功能和藝術功能兩個方面。對于小說敘事視角的雙重功能的研究對小說敘事模式以及審美內涵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
一、小說敘事視角的文體功能
敘述視角是主體在敘述時觀察和感受故事的角度所涉及的視域。對于小說視角的關注并不是起源于小說理論學術界,而是源自于小說創作者,19世紀的著名小說家福樓拜在他的作品《包法利夫人》中就開始進行有意識的有限視角的研究,小說不再像傳統的全知視角的創作,對此福樓拜自己曾說“小說家必須要像上帝一樣,從來不出現在作品中,而同時又要讓讀者感受到他的身影無處不在”。后來越來越多的小說創作者開始開辟獨特的敘事視角,進行不斷的嘗試與探究。19世紀末小說敘事學的興起,使得敘事視角逐漸被納入學術研究的范疇。
小說創作的文體主要是從“功能文體學”層面來看的,這是一個以韓禮德功能語言學為基礎的,韓禮德作為功能文體學的創始人,他把語言的功能分為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這三種功能在一定的情況下互相聯系,互相影響。小說敘事視角是創作者根據不同的審美進行選擇的,而視角的選定又是直接體現了文體功能和文體意義,所以小說中不同的敘事視角能夠表達不同的人際意義、概念意義、以及語篇意義。在人際功能方面,功能文體學家一般從分析語氣、情態、人稱、表達態度的形容詞和副詞等入手探討文本中反映出來的信息的發送者和接受者之間的關系,比如小說創作中就是反應小說作者/敘述者、人物、讀者之間關系問題,以及他們不同的人生價值觀。概念功能在文學文體學中主要是能夠透過文體的研究來進一步揭示與觀察人物生存特點。而語篇功能,在功能文體學家主要探討的是文本中的主位結構、信息結構、句子之間的銜接與文本的主題意義之間的關系等。這些小說中的創作都有一定的反應,這是小說敘事視角在敘事文體學角度的很好的闡釋。任何一部小說作品都能夠從敘事文體學的角度來進行分析與研究,這樣的研究能夠更好的闡釋小說敘事視角功能的價值與意義。從而能夠更深一層的研究小說文體形式的文學價值。
二、小說敘事視角的藝術功能
小說的敘事視角功能除了表現在文體層面,還表現在藝術層面。小說的敘事視角從19世紀開始受到學術界的關注,敘事視角的文體功能被廣泛的研究。小說的敘事視角的藝術功能,主導著小說的審美特性,讓小說在藝術層面得以升華。從小說的文本角度來闡釋其藝術層面的價值。不僅僅是小說,與其他文學體裁一樣,在敘事視角層面的功能上都有著藝術功能的表現。小說作為一種敘事藝術,其主要的敘事視角有全知敘事視角以及有限敘事視角,全知敘事視角,指的是作者是全知全能的,對于所敘述的事情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在作品中,似乎事件、情節、人物以及讀者之間的中介,全知敘事視角,在小說敘事中,是一種較為傳統的敘事模式,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其本身的弱點也是比較明顯的,就是故事的敘述者對于故事的全知全能,會容易讓讀者感到沒有趣味性,感受到一種作者能夠對所有的故事進行控制的壓抑感。
有限敘事視角指的是作者并不是完全游離在作品之外的,而是作品敘述者中的其中一個,作者以其中一個人的視角來講述故事情節的發展,以其中一個主要的敘述者的故事主線來進行展開敘事,這樣的敘事能夠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使得主觀抒情性更加的顯著的同時,藝術的描繪也顯得更加的真實。讀者能夠感受到一種推心置腹的交流,感同身受的體會,作品中有主要敘述者的情緒、情感以及心理的變化,能夠迅速而強烈的感染到讀者。這樣一種敘事模式中第一人稱的展開使用,淋漓精致的抒發故事中的那個“我”,使得小說的結構與情節都顯得更加的緊湊。有限敘事視角還有一種類型是屬于完全脫離開讀者的敘事,這樣的敘事具有一定的真實感,增強了讀者的參與意識,但是也有一定的缺點,就是采用冷眼旁觀式的敘述,這樣一種純客觀的敘事,拉開了與讀者的心理距離,缺乏一定的親切感。
所以總體上說,不管是全知視角的敘事還是有限視角的敘事,其藝術功能層面都有著不同的表現,各有特色,因此在小說敘事中,敘事者能夠采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敘事,取長補短,選擇最佳的敘事模式,就能夠取得最好的敘事結果。
三、結語
小說敘事視角的是從19世紀開始納入理論研究層面的,小說敘事的功能具有雙重性,一個是文體功能,這是從敘事文體學角度來闡釋的,一個是藝術功能,小說敘事的藝術功能,闡釋了作品的審美特征與價值。不管怎樣,小說敘事視角所具有的不同層面的功能都是值得研究的。
參考文獻:
[1]易小斌.試論小說敘事視角的藝術功能[J].鷺江職業大學學報,2002(01).
[2]林明玉.淺論小說敘事視角的雙重功能[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