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如
【摘 要】蘇童是20世紀末新潮小說的代表作家之一。蘇童運用委婉曲折的筆調描寫事物,在江南那樣的柔情下,將江南的柔情與人文自然融和在一起,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與現代小說的構思技巧完美結合,沒有一絲嬌柔做作的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與現代創作的美學氣韻。本文主要針對蘇童小說婉曲細膩詩意敘事的文化淵源進行分析。
【關鍵詞】蘇童小說;詩意敘事;文化淵源
蘇童小說的語言以委婉為主要特征,敘事方式以敘述為主要手法。蘇童擅長在他的小說中構造虛擬的聯系,將現實展現得淋漓精致,這對于語言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創新。他的語言不失語言的本質的感情化,并且富含神秘魔法能力,不需要過多的修飾就擁有一種親和力和一種穿透力,直擊讀者的內深處。從蘇童的語言中,我們品會出了一種優美和寧靜。蘇童小說的婉曲細膩也是有淵源的,主要是由以下兩個因素所影響。
一、對西方作家的詩意風格的傳承
在記者采訪蘇童的過程中,他們非常喜歡問這個問題:在你心中最棒的作家是那幾位?蘇童的回答是福克納、海明威、喬伊斯等等一些西方的大師級作家。的確如此,從蘇童考入大學后他就開始接觸西方的作品,在西方作品的熏陶下,蘇童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文風和特色。西方作家對蘇童的影響的極大的,雖然蘇童形成了自己的文風,但在他的作品中依舊可以看到西方作家的影子。
對蘇童小說細節描寫影響很深的是喬伊斯,蘇童的好多細節描寫上都可以見到喬伊斯的特色。著名俄裔美籍作家納博科夫曾說喬伊斯是個天才,但這個天才卻對令人作嘔的事情卻有一種不尋常的感覺。蘇童對這種事物好像也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感覺。蘇童在《南方的墮落》中這樣寫到:“有一天巷子叫書院弄,我上學的時候每天從那里經過,看見弄堂口一年四季排著一長溜可惡的馬桶,它們在陽光下齜牙咧嘴,散發著難嗅的臭氣。”在《園藝》中更為體現:“街道兩側的木樓破陋雜亂,而且都似乎朝著一個方向傾斜著,石子路下面大概沒有排水道,雨水在路面上積成大大小小的水洼,水洼里漂著垃圾、死鼠甚至人的糞便。”這些黑暗、骯臟、腐敗的意像在蘇童的筆下把握的十分準確到位,這些都是蘇童的創作能力的體現。蘇童和喬伊斯基本上什么不同,并不是對真實的令人作嘔的事物有所喜愛,他們只是去記錄真實的生活,去揭示生活的本來面目。
對蘇童小說框架影響很深的則是海明威。海明威的小說就好像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用直接文字赤裸裸表達出來的只占了很少一部分,而剩下的大部分很重要的卻沒有直接表達出來,這些沒有表達出來的需要靠讀者自己去感悟,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文體”。蘇童在小說的構造上也常常運用這種“冰山文體”,比如《妻妾成群》、《紅粉》、《園藝》、《婦女生活》等等都采用了“冰山文體”,雖然結尾文字不多,但給讀者的留下的卻是無窮的想象和耐人尋味。被省略的內容對讀者對小說的理解并沒有產生什么影響,相反卻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省略掉與部分,使小說簡潔卻不簡單,使小說更加的玄妙。
二、江南姑蘇文化的感染
江蘇的文化是幾千年華夏文化的一朵奇葩,她沒有選擇華夏文化的粗獷和剛毅,而是獨辟蹊徑的選擇了柔美細膩。蘇童的生活在這樣一個柔美細膩的環境下,蘇童的文字自然會流露出一種婉曲細膩的感覺。
蘇童擅長寫小城,尤其擅長寫發生在小城中的真故事,在《妻妾成群》中,無論是建筑風格還是女人們的扮相,都是一種唯美詩意的體現,這是一種江南特有的。在蘇童對小城細致的白描中,我們看到了源遠流長的民間習俗的民間藝術,看到了經歷風吹雨打卻任然浪漫四溢的中華文化。
其實,姑蘇文化影響的事蘇童的寫作態度,用姑蘇文化特有的溫婉、優柔,用姑蘇人的善良、淳樸,蘇童書寫著姑蘇民間的日常生活,雖然文字很簡單,但卻展現出寧靜悠遠真切意味和凄美純潔的詩意美感。
蘇童心一直有一座小城,它是由姑蘇文化的純凈構成的。這座小城中的小巷蜿蜒曲折,耐人尋味,小橋玲瓏秀美,令人向往。當古雅的昆曲在耳邊想起時,一副令人陶醉的江南水鄉美景就展現在眼前,仿佛可以看到一個撐著油紙傘的丁香姑娘在雨中吳儂軟語漸行漸遠。在姑蘇文化這樣的氛圍下,就算你有多么的殘酷冷漠,在書寫時總會時不時的加人些有詩意的成分,用清新淡雅的語言來舒緩敘事和閱讀的緊張感,使讀者的視線由“丑陋”轉向“唯美”,原本骯臟、灰暗的事物在蘇童的筆下卻變得生動、有趣起來,慢慢品讀,還能品出一絲唯美。縱使頹廢和骯臟,在蘇童筆下也能產生一種美感。
參考文獻:
[1]李葦葦,林麗君.人文的注入與女性意識的凸現——試論蘇童小說女性形象的塑造[J].新余高專學報.2003(04)
[2]張叢皞,韓文淑.孤獨的言說與無望的救贖——對蘇童小說的一種解讀[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4)
[3]孫玉君,馬曉楓.置之死地而后生:另一種生存狀態——論蘇童小說中的文化心理[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