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芹
有人說:“播下一種習慣,就可以收獲一種性格。”可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非一朝一夕之功,從始到終,層層遞進,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終生受益。反之壞習慣讓人終生受害,習慣影響每一個人,在經過長期不間斷的實踐中養成的行為方式表現。好習慣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激發學習積極主動,堅持不懈的良好品質,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變為自覺的學習行為,葉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小到大,由簡單到復雜,逐漸形成,持續發展,一點一滴,循序漸進,反復實踐,形成習慣。習慣來自生活,從小學到中學,到工作,習慣伴隨一生,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指導行為。好的習慣決定著正確的行為活動。它不僅僅指某一方面,還包括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勞動習慣、方方面面。兒童時期是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可塑性強,需要我們耐心引導,反復督促,認真檢查,樹立榜樣,以德養習,所以,學生要學會學習,必先從良好學習習慣開始。那如何養成良好的習慣呢?以學習為例:
一、創建良好學習氛圍,家校配合
學生在家要認真完成作業,安心學習,不受外界干擾,減少負面影響,家長以身作則,不玩手機游戲、聊天、電影電視,創造安靜的學習空間,而不是隨意走動,東張西望,吃著東西,玩玩具,邊玩邊寫,走神,注意力渙散。
二、養成及時認真完成家庭作業的習慣,分配學習與玩的時間
通過作業,可以把課堂知識鞏固應用,容易混淆的概念得以區分,加深理解記憶,而且還能夠把事物之間聯系清楚明白,促進知識消化吸收掌握,靈活應用在實踐中。再者,及時檢查作業是對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糾正掌握的最好方式,找到差距,總結經驗,有錯必改。不照抄,不作弊,不養成不懂裝懂,書寫潦草,做題馬虎的不良學習習慣。
三、自己整理檢查作業的習慣
作業能及時反映學生學習情況,找到差異。作業做完,認真檢查,不能草草了事,出現錯誤一大片,隨意涂改,撕本子的現象。其次,檢查第二天所帶學習用具是否準備整齊,作為教師要善于表揚上課認真聽講、作業工整、遵守紀律的學生,使學生之間互相監督、相互學習,引導他們向積極健康、正確良好行為習慣發展。有的學生作業馬虎,應付差事,態度不端正,簡單的會做卻做不對,復雜的做對了卻不細致全面,好高騖遠。自我檢查的習慣能幫助自己從作業中發現錯誤,及時糾正,避免因小失大。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通過教學中與學生接觸,我發現一些成績不好的學生道德行為習慣也較不好,利用一些中外名人故事旁征博引,課堂教學滲透德育,明析道理,辨別是非,分清好壞習慣的差別,轉變提高自身行為方式,多與學生交流溝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反復提醒注意,不斷糾正提高。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會養成一種好的學習習慣。
四、預習的習慣,預習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課前預習明天講課內容,能夠更容易理解接受新授知識重點,記憶會更深刻、更牢固,能夠自己掃除學習中的障礙,提高聽課效果,鞏固知識,是自主學習的體現,是自覺學習獲取知識的一種途徑。
五、認真聽講,積極發言
會聽就會學,上課聽不懂,課下翻書本。聽課時不求甚解,交頭接耳,增加了課后學習負擔,當堂內容不能立刻掌握吸收,影響學習進度,或心不在焉,或走馬觀花,或想入非非,更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被動遲緩,注意力分散,在課堂中專心聽課、積極發言,顯得尤為重要。跟隨老師的思路視線轉移,能抓住問題各抒己見,及時復述回答。甚至發現優秀的同學在專心聽講時,不僅動腦還學會了動手圈勾劃線,標注重點和關鍵內容。這樣,聽的效率就會事半功倍,課堂接受能力快,學習效率高。
六、溫故而知新
學習后遺忘快,及時復習歸納,加深印象,鞏固提高,時間越久不復習,知識就會遺忘殆盡。所以,要培養課后復習的習慣,及時復習,消化內容,加深記憶理解,使原本分散零碎的內容知識點變成完整、規律、簡單化。
七、學習要預先設定計劃,培養有計劃,有目標學習的習慣
學生應對自己的學習任務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安排,能夠堅持不懈,一比不茍,努力完成學習目標的好習慣,做到有的放矢。
八、有些學生,學習效率并不高,看似看書寫作業,卻人在曹營心在漢
時間耗盡,效率收獲卻不高。該學時不抓緊時間,松垮拖沓,該玩時也并沒玩好。應做到該學時好好學,該玩時好好玩的好習慣。
九、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習慣
教師是引路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中只有大量思考,反復分析,舉一反三,以此及彼,不斷完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融會貫通。有些學生學習上一知半解、知識零散、前后不銜接,思考單一,費時費力。所以,培養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習質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啟迪思維,開啟智慧。
十、學習中我們會遇到大量問題要靠自己解決
自覺學習,自主學習是自學的一種體現,需要獨立領會知識內容,通過自覺查找工具書,借助課本把握概念,分析上下聯系,反復琢磨推敲,理解消化,獲取知識,形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善于發揮長處,虛心請教,不斷積累,知識就會儲存在大腦中,用到時,順手攆來,毫不費勁,得心應手,應答自如。所以,要養成善于積累的好習慣。其次,要養成善于觀察,獨立思考,探索解決問題的好習慣。
學習是自己的事,學習好不僅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外,甚至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學習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要想學習好,就必定要花一定時間,信心和決心,不斷克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掌握一定學習方法,堅持不懈,不斷進步。另外,要養成,勤于動手,積極探究,閱讀書籍,認真書寫等好習慣,只有養成了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才會變得輕松懈快,學習效率就會不斷提升。
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認為“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苯逃暮诵牟恢皇莻魇谥R,而是學會做人,培養健康人格,養成良好習慣,做學習的主人翁。我們尊重每個學生個體差異,引導培養他們樹立信心,排除困難,勇往直前,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一蹴而就。因為,良好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日之事,而且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這需要我們的老師在班級中積極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樹立榜樣,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標榜立意,內化行動,促進學生良好習慣、行為的養成,也許一個善意,贊美的語言會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改變他們的學習態度。賞識教育同等重要。善于發揮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也及時提醒學生們存在的小缺點,互相督促,相互制約,互相影響,相互鼓勵,不失表揚,共同努力,向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