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琴
【摘 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語文閱讀教學成了高中語文改革的重點。但是在現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還存在著課堂主體地位不明確,閱讀教學拘泥于形式等問題。因此,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宜采用問題式閱讀、體悟式閱讀和探究式閱讀,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設身處地地感受體驗文學作品中的藝術形象與情感。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閱讀;體悟閱讀;探究閱讀
在當前高中教學中,教師用統一的教材和單一的思維方式,用講授和訓練的方法向學生傳播語文知識、培養學生的語文技能和語文智力,關注的只是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技能訓練達到的水平等客觀因素,至于學生個性的發展、特長的培養、主體意識的形成則被認為根本不關語文老師的事,根本不是閱讀教學的目標,把學生雕琢成一個模樣,泯滅了學生獨特的個性和真實的自我,直至完全喪失了作為人的主體意識和個性發展的欲望。那么,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組織課堂呢?
首先,教師要重視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因為在閱讀教學中,存在著多重對話關系,包括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教師與作者的對話等,這些都為學生的個體閱讀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但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所以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意義要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
其次,教師要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因為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個性氣質都不一樣,就應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作出個性的反應,如對文本中自己特別喜愛的部分作出反映,確認自己認為特別重要的問題,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映甚至是“突發奇想”,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作者的意圖進行比較,為文本的內容和表達另作設計等。在文學作品的閱讀教學中,不要去追求“標準答案”。薩特說:“閱讀是一種被引導的創造?!睂W生在閱讀中,不是消極地接受、索取意義,而是積極主動地發現、建構意義,甚至創造意義。
最后,教師要掌握幾種常見的閱讀教學模式。
一、問題式閱讀
語文教學通過一篇篇文質優美的文章對學生的理解力、想象力、感受力和審美力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每一篇文章都蘊含著作者鮮明的個人風格和獨特的創造力,每一篇文章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無限廣闊的想象空間。在閱讀教學中,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體驗,對課文文本的解讀也是不同的。對于同一個問題可以有無數個不同的答案,而且每個答案也無所謂對錯,只有合理與不合理。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能以平等、合作、交流的態度對待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和觀點,而不以一己之好惡輕率地否定,那么,課堂教學氣氛、師生之間的關系就會變得輕松活躍,從而激發學生創造性地多方位思考問題,積極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二、體悟式閱讀
1.設置一些“障礙”
我們所謂的“障礙”是指在學生的交流匯報中,教師精心地捕捉課堂隨即生成的資源或將一些預設重點話題拋出,使學生認識沖突,激發學生深入思考的欲望。
2.提供一個平臺
閱讀教學中,教師和學生處于同等的地位,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引導學生一分為二辨證的看問題,引導學生不唯書、不唯師,敢于發表自己的獨到見解,建立起師生、生生、學生和書本之間的對話。教會學生學會借鑒和反思,引領心靈與心靈的對話。促進思維的健康發展。
3.指明一個方向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對于課堂教學的調控應有明確的方向。對于學生交流中出現的各種偏頗,應及時的引導,指明一個準確的方向。
三、探究式閱讀
讓學生在課內外閱讀中自己尋找答案。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設計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在學生想知道而不知道,口欲言而又無可言時,提出問題,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意識。 在教學《雨霖鈴》時,可與學生一起探究了以下問題:
(1)明代詞評家賀裳稱柳永這首詞中有一“千古俊句”,你認為是哪一句?請說說理由。(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2)“霸橋折柳”是什么意思?學生小組討論后,明確:“楊柳”和別情有關,“年年柳色,灞陵傷別”。自灞橋折柳的故事產生后,楊柳和離別似乎已成為具有必然的聯系了。
(3)歷來詞評家贊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二句。請你說說其妙處。學生品評、交流如下:此二句歷來為人傳誦,妙在集中了那么多最能觸動離愁的東西:離人飲酒消愁,酒醒無異愁醒,愁醒更叫人難受?!白蛞垢@酒醒,春愁過卻病?!贝似湟?。曉風殘月,天未亮時特別凄清,古時趕遠程常在此時動身?!般皭潟扎L殘月,傷別?!保f莊)此其二。
(4)本詞好在哪里?哪幾句話能引起你的共鳴?學生交流如下:“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薄敖裣菩押翁帲織盍叮瑫燥L殘月?!边@三句是膾炙人口的名句。
此外,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和探究意識,單純依靠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改變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依靠環境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學生自身的感悟。在一個群體中,人們互相影響導致的同化力量,能使環境和氛圍形成一種無形的力量,讓置身于該群體的個人通過日久天長的耳濡目染,感染上這個群體共同的風尚與氣質。因此,有意識培養營造一個整體優化的環境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合作意識、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