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改梅
在新形勢下,地理教師要轉變觀念,要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愛的氛圍為地理教育教學提供理想的育人環境,堅定不移的提高學生地理綜合素質的理念,把地理學科擺在應有的地位,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和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科的濃厚興趣,在教學上要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和網絡環境,同時要有完備的地理教具為地理教學提供最根本的保障,才能不斷地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地理學科的教育教學質量,關鍵的是整合和端正地理學科的學習態度,而更關鍵的是應把地理學科放在同等學科的位置上,地理教育教學質量才能不斷地提高,否則地理教師還是個副職。
一、以學生為主,進行小組合作與交流的自主性學習活動
鑒于這種情況,我在課堂上有效“放手”,將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予學生手中:鼓勵不會的學生向已經學會的同學請教,倡導已經學會的學生將自己的學習心得積極傳授給尚未真正學會的同學,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溝通、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實現對于東北工業基地面臨的問題:資源枯竭、生產結構單一、生產技術落后、生產設備陳舊、環境污染嚴重、產品老化和市場競爭力差以及具體的應對策略:積極轉換體制和機制、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這兩大知識點的更好理解。很顯然,這些有利于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科學探究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地理綜合素質的顯著提升與進步,更有利于素質教育理念所倡導的“高效課堂“這一教學目標的更好貫徹與落實。
對于大多數初中生來說,非常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們的這些特點,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合作的方式來學習地理知識,在相互學習過程中,學生們能夠親切感受到同學們身上的優點,這對很多學生們來說都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這對提高學生們學習地理的興趣起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比如,教師在講“我們臨近的國家”這一章中的“日本”這個國家時,可以將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然后讓這幾個小組去準備有關的材料,在這個準備的過程中,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們才華的發揮,使學生們在相互鼓勵、合作的氛圍中,全身心的投入到對地理知識尋找的過程中,使學生們對這個學習過程中充滿興趣,并且能夠促使學生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進去,這對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分析學情,夯實基礎,培養學生遷移能力
對于教師來說,分析學生的情況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學生關于地理知識的學習起于兒童時期,教師應該抓住這一特點,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如七年級上學期是學生剛剛從小學升入初中的轉折點,也是關鍵點,教師遷移意識的培養要從小學開始。這里的小學是指中學地理教師要對小學科學課程有所了解,明確學生已有的基本知識結構,清楚有哪些知識可以為初中的地理教學服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便可很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明確學生的已有知識,判斷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這種意識的培養需要教師的細心了解和調查,有了這種調查對于學生的幫助是十分巨大的。根據具體情況或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或以復習等方式導入,學生學起來相對會比較輕松且有親切的歸屬感。
基礎知識和基本的技能是進行知識遷移的必備條件,這就要求教師在七年級上學期打好知識結構的構建工作,在此基礎上才能聯系舊知,構建新知識。如七年級下冊開始學習世界地理部分,世界地理部分的學習要以七年級上冊的知識緊密的聯系起來。上冊教材從地球的整體概況談起,放大比例尺到世界的海陸分布,在放大比例尺陸地上的地形類型,在學習世界的居民、氣候。引導學生分析將尺度放大具體到某一大洲,我們如何來認識大洲,學生通過聯系上冊教材的整體知識框架,可以分析出總地形、居民和氣候等方面認識大洲。通過這種夯實基礎的方式,不僅可以減少負遷移的發生,還可以學會將所學的知識運用起來,明確學習的目的,能力便一點一點的培養起來。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意的地理,這是義務教育階段地理學習的終極目標。因此教師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隨時提取生活中的實際案例來解釋或創設情境,將問題、已有知識與新知識聯系起來,升華學生初步具備的遷移能力,讓學生學會在實際生活發現問題、尋找規律從而解決問題。如學習亞洲與歐洲之后,可讓學生利用相似的方式方法去學習分析非洲和美洲。巴西的熱帶雨林的保護與開發問題的案例可以延伸到當地的環境保護問題等。
在案例教學過程中,要實現知識的遷移,就要讓學生通過案例悟出隱含其中的地理基本原理,同時要讓案例學習方式多樣化,從紛繁復雜的案例中抓住核心內容,探索本質特征。如新疆地區的學習,帶動西部地區的相關要素的一般性,從地形、氣候、自然資源、工農業發展等方面提取因素,分析得出新疆地區的特殊之處,得出區域的發展應順應自然規律,因地制宜的可持續的發展。
總之,在新的地理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生發展為本”,“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學習對終身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加強地理課堂教學,堅持“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后”的原則,與時俱進,適應網絡環境下和計算機輔助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學科的教學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理念,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通過互動的地理教學與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識的聯系,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終使學生從“認識地理”到“學會地理”,走身“會學地理”的海闊天空,將是美好的地理課堂教學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