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珂
【摘 要】由于教育的對象是人,人有著復雜的心理活動,所以教育學與心理學一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很多心理效應都可以用在教育領域,為教育帶來啟示。筆者雖然只是一名高中生,但基于對教育學的熱愛,研讀了諸多教育學與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有許多收獲。基于此,本文中筆者將結合自己的學習收獲,對羅森塔爾效應(也稱“皮格馬利翁效應”)進行了相關的探索。
【關鍵詞】羅森塔爾效應;教育心理學;教育啟示
出于對教育學的熱愛,筆者課余時間常會閱讀一些教育學、心理學相關的書籍,這些書中經常會提到一個詞——羅森塔爾效應。這到底是一種什么效應呢?這個心理學實驗與教育學有何關聯呢?其對教育學又有何啟示呢?下文將就此展開論述。
一、羅森塔爾效應的內涵
哈佛大學的羅森塔爾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學校做過教育學與心理學領域的一個著名的實驗。在實驗中,羅森塔爾在加州這所學校選取了幾名學生,告訴他們的老師,這些學生都是大器晚成者,將來必定會有大的成就。學期末,再次對這些學生進行智力測驗,發現他們相對于第一次測驗都有了重大的飛躍。筆者對此存疑。羅森塔爾所選取的那幾名學生只是隨機抽取的,并沒有任何依據,那么,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出人意料的效應呢?羅森塔爾對此解釋道:可能是因為老師們認為這些大器晚成的學生有潛力,因此予以特別照顧和關懷,以致使他們的成績得以改善。而這個實驗亦充分證明: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智慧成就的預言會決定另一個人的智慧成就。同時也總結出了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即“羅森塔爾效應”。
二、羅森塔爾效應的心理學釋義
在羅森塔爾所做的這個心理學實驗中,教師與學生一切的改變,實際上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受到強烈的心理暗示,會使人無意識地按照暗示的方式去行動,在行動過程中會不加批評地接受暗示中的意見。人們普遍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信任的、崇拜的、喜歡的人給出的心理暗示,根據這種暗示去下意識地做出一些行為。這種暗示其實是一種不完善的“自我”的一種潛移默化地補充。如果一個人有著比較強大的內心和一定的主見,那么暗示就會作為一種補充和輔助。通常,積極的心理暗示會對人的內心產生積極的影響,被暗示者會有一種“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作用;而消極的心理暗示則會使人產生消極的心理作用,使被暗示者容易受人操控。
三、羅森塔爾效應的教育啟示
羅森塔爾效應主要是一種心理暗示,而應用到教育領域,對教師也有著莫大的啟示。
1.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羅森塔爾在實驗中所選取的學生僅僅是隨意抽取的,卻在一個學期就會有巨大的變化,說明所有的學生都有成功的可能,只要教師對其賦予較大的期望,進行科學的教學與引導,予以關懷與照顧,學生都會有所突破。所以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也許一些學生暫時是落后的,是在某一個方面有缺陷、有漏洞的,但是也許在其他的方面,他們卻有著一些非同尋常的天賦。比如,愛因斯坦在3歲時還不會講話,小學和中學的功課都比較差,但是他卻能夠成為舉世聞名的科學家。因此,教師要清晰認識到“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一教學理念,善于發現每一名學生的優勢與長處,相信他們能夠成功,并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做發現“千里馬”的伯樂。
2.積極的心理暗示富含巨大的教育能量
教育心理學認為,面對同一挑戰和競爭條件,充滿信心的人容易取得成功。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你在任何時候也不要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而學習的信心和成功的歡樂,都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時,筆者數學成績特別差,甚至曾一度認為自己是數學白癡,可能這輩子都學不好數學了。每次數學課上都愁眉緊鎖,數學考試更是一塌糊涂。在一次考試中,最后一道大題是我見過的,于是我輕松地將答案寫在了上面。考試之后,教師把我叫到了辦公室,告訴我:“我發現你真是個數學天才!這個題目這么難,很多學生都沒有做對,但是你不但做了出來,還寫出了兩種解法。老師真是被你震驚了。老師相信,只要好好聽課,好好做題,期末時你的數學成績至少可以拿到班里前十名。”聽到這些鼓勵的話語,我對數學的學習熱情瞬間被點燃了。后面的數學學習中,“過五關斬六將”,在期末考試真的拿到了一個好成績。我暗自為自己的“數學天賦”而竊喜。直到讀到羅森塔爾效應,才了解到老師的良苦用心。老師給了我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在這種積極的心理暗示下,我重拾了學習數學的信心,這種信心支撐我克服重重阻礙,并且在克服阻礙的過程中享受到了學習的樂趣,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悅。由此可見,積極的心理暗示確實是富含著巨大的教育能量,可以使學生不斷朝著教師的心理暗示方向努力,從而達到既定的效果。為此,教師應該給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燃起學生的學習熱情,爆發巨大的能量。
3.肯定學生的進步是學生進步的助推器
學生的進步是來之不易的。因為學生可能經過很大的努力,才會有一點點進步。但是這一點點進步,很多教師都容易忽略不計,這樣的情況會使學生認為自己的努力是徒勞的,自己的進步是微小的、不值得肯定的,逐漸就會對學生產生一種不良的心理暗示,使他們積極性受到打擊和挫傷,創造性遭到抑制。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人最本質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為此,教師應該關注學生,肯定學生每一次細微的進步,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也可以使學生感覺到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感覺到自己還是有提升的空間。在得到了教師的肯定之后,學生會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進而取得更大的進步。由此看來,肯定學生的進步是一種良好的心理暗示,是學生進步的助推器。
羅森塔爾效應主要心理學觀點就是心理暗示對教育者與被教育者有著巨大的作用。雖然其實驗是積極的心理暗示,但是也不排除教育過程中有消極的心理暗示,一些教師埋怨學生學習成績差、領悟能力差、講過的內容記不住、考試總是不理想……這些都是消極的心理暗示,會對學生有著不良的影響,甚至會使學生自暴自棄。因此,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切記要收回這些消極的心理暗示,幫助學生走出這些消極心理暗示的陰影,以陽光的心態和狀態投入到學習中。
四、結語
羅森塔爾效應給我們的啟示有很多。《世界經典教育案例啟示錄》在《羅森塔爾效應》篇的最后給廣大教師提出了建議:“凡是學生能自己辦到的事,老師絕不替代;課堂上能少講的就少講,能不講的就不講;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把學習的自主權交還給學生。”這一點也是羅森塔爾效應對教育的啟示。教師應該根據這些啟示,更科學地組織教學活動,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碗.羅森塔爾效應與邊際原理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教學與管理.2011(36).
[2]孫麗丹.從“羅森塔爾效應”到“相由心生”——漫談教師心態對學生的重要性[J].西藏教育.2013(04).
[3]蘇丹蘭.也談師愛——對羅森塔爾效應的新解讀[J].當代教育科學.2014(14).
[4]王月玲,宋麗萍.“羅森塔爾效應”在教師專業成長中的運用[J].中小學校長.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