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路徑對老年支氣管哮喘病人認知能力的影響
楊淑梅鄭春麗羅燁王玉鳳王秀清孫瑜
(齊齊哈爾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41)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路徑護理措施對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認知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該院住院的老年性哮喘患者12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采取自行設計的臨床路徑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的一般護理和加強呼吸鍛煉。分別在護理的0、30、60、90 d進行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評價患者的認知能力,同時比較兩組患者認知能力。結果觀察組MMSE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0、30 d時MMSE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60、90 d時MMSE量表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結論臨床路徑護理可有效改善老年哮喘患者的認知能力,且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臨床路徑護理;支氣管哮喘;認知能力
中圖分類號〔〕R562.2+5〔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項目(No.12531815)
第一作者:楊淑梅(1972-),女,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學研究。
臨床護理路徑對疾病的病種無要求〔1〕,具有縮短住院時間、降低醫療費用及提高患者生命質量等特點〔2〕。支氣管哮喘發病反復、治愈困難。老年性哮喘是最常見的支氣管哮喘,原因在于老年人的免疫力低下、各器官功能降低。支氣管哮喘患者發作常因呼吸困難而瀕臨死亡〔3〕。本研究通過對老年性哮喘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觀察老年患者的認知能力,評價臨床路徑護理的有效性。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性哮喘患者12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均符合老年性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標準,肺功能檢測最大呼氣中段流量(MMEF)、瞬間流量(FEF)、1 s用力呼氣容積(FEV1)均低于正常值,且均有典型支氣管哮喘癥狀〔4〕。觀察組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齡(79.3±8.5)歲,平均病程(7.3±1.7)年,有13例由呼吸道感染誘發,27例由環境因素誘發,20例由食物或藥物刺激誘發;對照組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齡(80.1±9.1)歲,平均病程(7.2±1.6)年,有17例由呼吸道感染誘發,24例由環境因素誘發,19例由食物或藥物刺激誘發。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均衡可比性。
1.2方法觀察組采用臨床路徑護理措施:(1)患者入院時,對患者介紹醫院環境,同時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2)入院第2天,醫護人員陪同患者進行相應的輔助檢查,對患者講解支氣管哮喘的發病原因、誘發因素以及治療該病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同時對患者進行心理教育,改善患者的緊張恐懼情緒。(3)患者住院期間,保證老年性支氣管哮喘患者病房清潔,保持空氣流通,避免患者接觸誘發因素,為患者提供清淡、易消化、足夠熱量的飲食,由于老年患者的消化功能降低,應鼓勵患者少食多餐。與此同時醫護人員對患者講解支氣管哮喘的發病過程,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由于老年性哮喘不能治愈,因此要增強患者的信心,向病人講述老年性支氣管哮喘經過適當、長期的治療是可以控制的。(4)患者出院時,陪同患者辦理出院手續,叮囑患者加強鍛煉、定期健康檢查。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方式:(1)一般護理,保持老年性支氣管哮喘患者病房清潔、安靜、無塵、無刺激性氣體、空氣新鮮流通。老年性支氣管哮喘患者的飲食應為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飲食。(2)加強呼吸鍛煉,鍛煉3次/d,15 min/次,采用縮唇式呼吸法或腹式呼吸法,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內斂,加強膈肌運動,減輕呼吸肌疲勞,可以幫助老年性哮喘患者改善呼吸苦難。
1.3評價指標分別在護理的0、30、60、90 d采用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評價患者的認知能力,包括對定向能力、注意力和計算能力三個方面。延遲回憶,評分0~30分,得分越高表明認知功能越好。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9.0軟件,計量資料組間比較用t檢驗及方差分析;計量資料組間比較用χ2檢驗。
2結果
觀察組MMSE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0、30 d時MMSE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60、90 d時MMSE量表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MMSE量表認知能力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1)P<0.05
3討論
支氣管哮喘是呼吸系統常見疾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5〕。老年性支氣管哮喘是支氣管哮喘的一種,具有反復發作、不可徹底治愈等特點,其誘發因素較多,如煩躁、焦慮等,臨床上治療老年性哮喘的同時需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措施〔6〕。臨床路徑護理是一種比較經濟有效的護理方式,能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已經在多個臨床科室中應用,且效果顯著〔7〕。本研究通過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有關疾病的知識,使患者對自身疾病有更高的認識,保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積極配合,從而提高老年性支氣管哮喘的臨床護理效果和質量。研究結果說明臨床路徑護理經過一段時間可有效改善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認知能力。對該病的治療及預后提供新思路。
4參考文獻
1梁鳳儀.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支氣管哮喘中的應用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6):110-1.
2孔超萍,王蕓香.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及思考〔J〕.當代醫學,2010;16(14):125-6.
3王克平.臨床護理路徑在支氣管哮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1;8(14):104-5.
4鐘南山.支氣管哮喘:基礎與臨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
5張曉剛.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慢性支氣管哮喘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6):14-5.
6湯雪琴.臨床路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研究,2008;5(4):12-3.
7崔靖.老年性支氣管哮喘臨床治療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6):32-3.
〔2013-09-15修回〕
(編輯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