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馬酸比索洛爾治療老年高血壓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臨床療效
陳剛吳旭庭王鎮波吳志堅1
(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廣東從化510900)
摘要〔〕目的探討富馬酸比索洛爾治療老年血壓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給予常規治療;比索洛爾治療組50例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比索洛爾,療程8 w。觀察其治療前后血壓、心率、左室質量指數(LVMI)、室間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WP)、左室舒張末期容量(LVEDV)、左室收縮末期容量(LVESV)、射血分數(EF)和舒張功能指標(E/A)及血漿腦鈉素(BNP)、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和高敏C-反應蛋白(hs-CRP)、肝腎功能等血液生化指標。結果治療組(比索洛爾組)患者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1),且治療后的心功能各指標(除NYHAⅣ級)均優于治療前(P<0.05),其中LVEDV、LVESV、LVMI、EF和E/A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治療后BNP、VEGF及hs-CRP水平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1),且治療組BNP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P<0.01)。兩組患者血常規及肝腎功能檢查治療前后均在正常范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比索洛爾治療高血壓伴心功能不全療效確切且安全可靠。
關鍵詞〔〕比索洛爾;高血壓;心功能不全
中圖分類號〔〕R544〔
通訊作者:吳志堅(1967-),男,博士,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研究。
1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心內科
第一作者:陳剛(1975-),男,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冠心病防治研究。
心功能不全是老年高血壓患者嚴重的并發癥之一。β-受體阻滯劑可明顯改善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左室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降低病死率〔1〕。其中比索洛爾已較廣泛應用于抗高血壓治療,但其治療老年高血壓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臨床療效報道較少。本文使用比索洛爾治療老年高血壓伴心功能不全患者,并對其療效進行了臨床觀察。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確診為高血壓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100例,均有心電圖、胸片和超聲心動圖等檢查。納入標準:符合原發性高血壓病的診斷標準(血壓≥140/90 mmHg),心功能達到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Ⅲ級。心功能不全診斷以左心室高峰充盈率(LVPFR)<2.50和(或)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50%為準〔2〕。未服或停服β-受體阻滯劑超過洗脫期。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心律失常、嚴重先心病、瓣膜病、內分泌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不符合診斷標準者;生命體征不穩定及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凡未按或不能按規定用藥、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和安全性判定者;過敏體質者。隨機分為治療組(比索洛爾)和對照組(常規治療)。治療組50例,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56.6±14.7)歲;對照組50例,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齡(57.3±13.5)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高血壓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癥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案治療組在常規治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利尿劑+地高辛)基礎上,給予比索洛爾5 mg/d(商品名博蘇,北京四環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5 mg/片);對照組為常規治療組。兩組用藥以4 w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
1.3觀察項目
1.3.1一般情況檢測包括血壓、心率和不良反應等,治療前3 d內每天測量血壓和心率,治療后隨訪至少2~3次/w。
1.3.2超聲心動圖檢查使用多維彩色多普勒超聲儀(美國GE公司LOGIQ-500型),觀察治療前后室間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WP),左室質量指數(LVMI),左室收縮末期容量(LVESV),左室舒張末期容量(LVEDV),射血分數(EF)和舒張功能指標(E/A)。
1.3.3血漿腦鈉素(BNP)、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及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檢測所有入選患者均在治療前后采取空腹肘部靜脈血5 ml(次日晨起靜臥1 h后),離心取血清,分裝于-80℃冰箱保存。采用德國BN-100特定蛋白分析儀檢測VEGF、BNP及hs-CRP,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以及激光散射比濁法測定,并采用廠家配套試劑測定。
1.3.4安全性觀察治療前后檢查血常規和肝腎功能指標。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6.0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和心率比較兩組治療后血壓及心率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1)。對照組治療前后的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間的血壓及心率在治療前與治療后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壓和心率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1)P<0.05,2)P<0.0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的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心功能各指標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組治療后的心功能各指標(除NYHAⅣ級)與治療前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P<0.01)。在治療后,治療組LVEDV、LVESV、LVMI、EF和E/A低于對照組(P<0.05,P<0.01);兩組患者的NYHA分級、LVS及LVWP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的比較 ± s, n=50)
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1)P<0.05,2)P<0.01;與治療前比較:3)P<0.05,4)P<0.01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NP、VEGF及hs-CRP的比較治療前兩組BNP、VEGF及hs-CRP無統計學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顯著降低(P<0.01)。而在治療后,治療組BNP含量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兩組間的VEGF和hs-CRP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BNP、VEGF及
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1)P<0.01;與治療前比較:2)P<0.01
2.4安全性觀察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常規及肝腎功能均在正常范圍,均無明顯不良反應。
3討論
比索洛爾是一種對心臟β1受體具有特異拮抗作用的高度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具有減慢心率、降低血壓、減少心臟后負荷、減少心肌耗氧量的作用〔3〕。比索洛爾對心肌有保護作用,可阻斷腎上腺素能系統導致的心室肥厚,逆轉左室順應性的降低,從而改善心室重塑,防止心力衰竭的發生,尤其適用于高血壓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4〕。
大量研究表明β-受體阻滯劑明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構與臨床癥狀,降低病死率〔5〕。彭曉玲等〔6〕的研究提示比索洛爾治療原發性高血壓伴心力衰竭患者,可使其心臟體積明顯減少,并通過血流動力學效應進一步改善心功能。本研究說明比索洛爾降壓療效確切,能明顯改善心功能。其機制可能主要為:通過降低心率,可延長舒張充盈期,減少耗能,同時增加冠狀動脈血流的灌注,改善心肌缺血缺氧;通過降低血壓,減輕心臟后負荷,改善心肌耗氧量;抑制交感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及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激活,延緩心室肥厚,改善舒張功能,降低心臟負荷〔7~9〕。
血清BNP是一個可以反映機體代償改變和恢復循環穩定能力的生物學指標,有助于心功能不全的診斷、治療效果的判斷以及預后評價〔10〕。研究表明〔11〕高血壓與心功能不全患者的VEGF及hs-CRP水平升高,部分學者認為其機制可能與組織缺氧、內皮功能受損、一氧化氮水平的變化、炎癥細胞因子的作用及血液高凝狀態等有關〔12〕。說明比索洛爾可抑制神經內分泌因子的激活,改善內皮功能障礙。
4參考文獻
1陳強,黃黨生,沈東,等.腦鈉肽和D二聚體對老年心功能不全嚴重程度的關系及預后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33):6496-9.
2王吉耀.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90-1.
3CIBIS-Ⅱ Investigators and Committees.The cardiac insufficiency bisoprplol study Ⅱ(CIBIS-Ⅱ):a randomized trial〔J〕.Lancet,1999;353(9146):9-13.
4齊幟,蔣長亮.比索洛爾對高血壓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管內皮系統的影響〔J〕.中國醫藥,2013;8(10):1385.
5俞文萍,羅明,鄧兵,等.比索洛爾治療心力衰竭療效和β1-受體多態性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6;34(9):776-80.
6彭曉玲,林澤鵬,張榮奎,等.靶劑量比索洛爾治療明顯改善原發性高血壓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臟重構與心功能〔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2;20(1):81-3.
7顧復生.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治療心力衰竭的評價〔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1;3(3):147-9.
8Seazaki H,Paolocci N,Gluzband YA,etal.β-blockade prevents sustained metalloproteinase activation and diastolic stiffening induced by angiotensin Ⅱ combined with evolving cardiac dysfunction〔J〕.Circ Res,2000;86(9):807-15.
9Kingwell BA,Waddell TK,Medley TL,etal.Large artery stiff-ness predicts ischemic threshold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 Am Coll Cardiol,2002;40(4):773-9.
10邢運利,賈三慶.BNP可作為心衰診斷和預后的新指標〔N〕.中國醫學論壇報,2002;25:14.
11Zile MR,Brutsaert DL.New concepts in diastolic dysfunction and diastolic heart failure〔J〕.Circulation,2002;105(11):1387-93.
12李海霞,趙志宏,宋慶橋.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和富馬酸比索洛爾聯合治療青年高血壓〔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4):324-8.
〔2014-04-15修回〕
(編輯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