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老年骨關節炎的患病情況及相關因素
鄭永智陳飛飛王上增孫永強
(河南省中醫院骨傷科診療中心骨關節科,河南鄭州450002)
摘要〔〕目的探討鄭州市老年骨關節炎的患病情況及相關因素。方法采用由衛生部《骨關節炎的干預控制研究》課題組編制的《骨關節炎健康狀況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并對有癥狀調查對象拍攝頸、腰、膝、手 4個部位的X 線平片。結果骨關節炎患病率49.72%,腰椎患病率占19.22%。農村居民腰椎部位患病率明顯高于城鎮居民(P<0.05)。女性膝關節部位和手關節部位患病率顯著高于男性(P<0.05)。合并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骨質疏松患者骨關節炎患病率均顯著高于非并發癥患者(P<0.01)。結論骨關節炎與年齡、性別、城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和骨質疏松等因素相關,應當加強骨關節炎知識的普及與正確鍛煉方式的宣教。
關鍵詞〔〕骨關節炎;腰椎;動脈粥樣硬化;骨質疏松
中圖分類號〔〕R181.3〔
基金項目:2012年河南省科技廳科技攻關項目(122102310183)
第一作者:鄭永智(1978-),男,主治醫師,碩士,主要從事復雜的人工髖膝關節置換、膝關節疾病的關節鏡微創治療研究。
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病變,系由于增齡、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1〕。骨關節炎患者檢查受累關節可見關節腫脹、壓痛,活動時有摩擦感或“咔嗒”聲,病情嚴重者可有肌肉萎縮及關節畸形。本文擬分析鄭州市老年骨關節炎患者情況及相關因素。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采用多階段隨機抽樣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在鄭州市各醫院中隨機抽選1 587例(男779例/女808例),年齡60~80歲。60~65歲526例,66~70歲390例,71~75歲359例,>75歲312例。農村居民729例,城鎮居民858例。
1.2方法均采用由衛生部《骨關節炎的干預控制研究》課題組編制的《骨關節炎健康狀況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一般情況、疾病史(醫生確診疾病)、運動功能等。由專業醫務人員進行臨床檢查,包括身高、體重、專科檢查。并對有癥狀調查對象拍攝頸、腰、膝、手 4個部位的X 線平片。
1.3質量控制與評定符合骨關節炎診斷標準〔2〕,取最嚴重節段、部位為基準。根據問卷內容確實有臨床癥狀,且放射學X 線片顯示 Kellgren & lawrence分級≥Ⅱ級。通過預調查統一操作方案和方法,并對調查員進行統一培訓。定期抽樣監督隨訪,要求調查樣本整體應答率在90%以上;復查30例已被調查對象,復查調查表的符合率在95%以上。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χ2檢驗。
2結果
2.1一般人口學特征共檢出789例骨關節炎患者,占49.72%。60~65歲患病率占17.58%(279/1 587),66~70歲12.67%(201/1 587),71~75歲11.15%(177/1 587),>75歲8.32%(132/1 587)。患病部位:腰椎患病率占19.22%(305/1 587),其次為頸椎15.82%(251/1 587)、膝關節11.09%(176/1 587),手關節3.59%(57/1 587)。
2.2城鎮與農村患病率及患病部位比較城鎮居民患病率(48.60%)與農村居民(51.03%)差異不顯著(P>0.05)。農村居民腰椎患病率(21.81%)顯著高于城鎮居民(17.02%)(P<0.05),見表1。
2.3不同性別患病率及患病部位比較男性患病率與女性,差異不顯著(P>0.05)。女性膝關節部位和手關節部位患病率明顯高于男性(P<0.05),見表1。
2.4有無并發癥患者骨關節炎患病率比較合并高血壓 〔63.80%(215/337) vs 45.92%(574/1 250)〕、動脈粥樣硬化〔67.74%(168/248) vs 46.38%(621/1 339)〕、糖尿病〔68.55%(109/159) vs 47.62%(680/1 428)〕、骨質疏松患者〔59.88%(409/683) vs 42.04%(380/904)〕骨關節炎患病率均高于無并發癥患者(P<0.01)。

表1 城鎮與農村、不同性別患病率及患病部位比較〔 n(%)〕
3討論
骨關節炎是以軟骨退變為主要病理表現的骨骼運動系統疾病〔3〕。臨床表現為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壓痛、僵硬、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4〕。全膝關節置換術以及關節鏡下清理術是目前老年骨關節炎患者較可靠的治療辦法〔5〕。向珍蛹等〔6〕對浦東上鋼社區中老年人群膝骨關節炎患病率及相關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結論認為上海市浦東新區中老年人群的膝骨關節炎呈高患病率狀態,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大呈升高趨勢。高齡、女性、超重/肥胖、大量家務勞動、骨關節炎家族史、膝外傷、寒冷環境、長時間站立和步行是膝骨關節炎患病的危險因素〔7,8〕。骨關節炎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呈增高趨勢,這可能與隨著年齡的增加,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變有關。
胡曉琴等〔9〕等對四川省中老年居民骨關節炎流行現況進行調查,比較不同特征人群骨關節炎的患病率,分析骨關節炎發病的相關影響因素,結果發現城市居民頸椎患病率高于農村居民,而腰椎患病率低于農村居民,女性膝關節和手關節患病率均高于男性。城鄉居民的勞動狀態不同。城鎮居民以伏案久坐為主,農村居民以體力勞動為主。女性多從事手部勞作的職業。且女性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卵巢功能逐漸減退,雌激素水平下降,關節軟骨代謝減弱,易出現退行性改變,這也是導致男女骨關節炎患病率差異的可能原因〔10〕。研究還發現體質指數與骨關節炎患病率呈遞增趨勢〔11〕。這可能是由于肥胖患者體內激素水平異常,軟骨代謝功能失調,同時患者膝關節負荷較大,引起解剖學上的改變,導致膝關節表面受力不均,加速軟骨丟失,骨刺的形成,最終導致骨性關節炎的發生〔12~14〕。
隨著時間的延長,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患者血管病變后受到影響,導致動脈缺血或靜脈淤滯,致使局部血流不暢,缺血缺氧及代謝廢物無法排除,引發局部炎癥反應及水腫,更加重缺血缺氧而形成惡性循環。而關節軟骨及軟骨下骨都處于血管營養的終末端,導致血供不佳從而引起病變。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缺乏,鈣、磷、鎂代謝障礙及維生素D合成減少,從而造成骨量丟失以及糖尿病性微血管病變及骨血流量降低,導致骨關節營養障礙,骨丟失,骨脆性增加〔15〕。
4參考文獻
1Blagojevic M,Jinks C,Jeffery A,etal.Risk factors for onset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in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Osteoarth Cartil,2010;18(1):24-33.
2梁正洋,王友,康一凡,等.滑液中IL-1Ra/IL-1β比率與骨關節炎臨床癥狀相關性分析〔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1;32(4):257-60.
3蘇陽,朱志剛,蔡裕興,等.廣州地區中老年人癥狀性膝關節骨關節炎流行病學的調查研究〔J〕.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2010;4(4):438-44.
4賈海波,袁曙光,董素亭,等.中醫治療骨關節炎的研究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34):3867-9.
5新蘇雅拉圖,張虎雄,劉峰,等.老年骨關節炎患者全膝關節置換術后關節功能的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2):2915-6.
6向珍蛹,茅建春,曲環汝,等.浦東上鋼社區中老年人群膝骨關節炎危險因素的流行病學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3(3):318-22.
7劉華,李化光.膝關節骨關節炎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3;21(5):482-5.
8朱才興,郭燕梅,陳蔚,等.老年膝骨關節炎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1;17(11):1052-5.
9胡曉琴,楊靜,侯豐蘇,等.四川省中老年居民骨關節炎流行現況調查〔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1;19(1):20-2.
10趙學剛,李愛華,李麗.中老年女性膝骨關節炎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22):5333-5.
11安丙辰,戴尅戎.影響膝骨關節炎發病及進展的生物力學因素〔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2;33(3):153-6.
12辛大偉,岳振雙,全仁夫.肥胖與骨關節炎關系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0;16(4):567-9.
13Hochberg MC,Yerges-Armstrong L,Yau M,etal.Genetic epidemiology of osteoarthritis: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directions〔J〕.Curr Opin Rheumatol,2013;25(2):192-7.
14Jiang L,Tian W,Wang Y,etal.Body mass index and susceptibility to knee osteoart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oint Bone Spine,2012;79(3):291-7.
15楊靜,孫官軍,裴福興,等.四川省部分地區漢族中老年人骨關節炎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0;25(8):693-6.
〔2013-07-23修回〕
(編輯苑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