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新發與城市老年人虛弱關系
左群陳首英劉輝王德超1蔡耘1紀愛兵劉芳李翠石玥朱越2張玉森2李勝博2
(河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系,河北保定071000)
關鍵詞〔〕慢性病;虛弱指數;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
中圖分類號〔〕R195.1〔
基金項目:河北省科學技術研究與發展計劃項目(No.12276104D-3);保定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No.201002010);河北大學醫學學科專項基金建設項目(No.2013A2003)
1河北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
2河北大學2007級預防醫學本科專業學生
第一作者:左群(1967-),女,博士,教授,主要從事慢性病流行病學研究。
虛弱程度是一項新的評估老年人軀體、功能、心理、營養和社會維度的綜合指標〔1,2〕。老年人虛弱被認為是我國未來10年社會老齡化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3〕。虛弱不僅與年齡、衰老有關,也與疾病狀態密切相關,虛弱水平可有效預測老年人口健康、死亡風險及社會服務需求等〔1,4〕。本研究探討城市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新發與虛弱程度的關系。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整群抽取某市7個生活小區65歲以上老年人349例,其中男162例,女187例,平均年齡(72.8±6.4)歲。60~69歲121人,70~79歲159人,80歲及以上69人;在婚266人,離異10人,喪偶64人,未婚9人;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者117人,中學及中專164人,大專及以上68人;既往主要從事體力勞動工作的216人,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兼有45人,主要從事腦力勞動88人;人均月收入<1 200元的84人,1 200~2 400元186人,2 401~3 600元37人,>3 600元42人。對目前居住條件感到非常滿意的64人,比較滿意138人, 一般134人,不很滿意11人,非常不滿意2人;子女沒有進行照料的有86人,子女每周平均照料時間<4 h 219人,4~10 h 33人,>10 h 11人;老人對子女贍養感到很滿意的有141人,較滿意74人,還可以69人,不滿意47人,很不滿意18人。
1.2方法問卷內容包括一般情況、居家養老情況、慢性病患病狀況、軀體健康狀況、精神健康狀況等。軀體健康狀況和精神健康狀況的調查問題采用曾毅等〔4〕設計的調查問卷,其中軀體健康變量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肢體功能狀況等28個問題組成,精神健康變量由心理健康、情緒狀態、認知功能以及社會參與等10個問題組成,其余部分為自行設計。采取匿名自填式結構問卷調查。共發出問卷367份,回收349份。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AS9.0軟件進行χ2檢驗、秩和檢驗和Logistic多元回歸分析。
2結果
2.1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半年發病率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患病率分別為40.4%、20.3%和14.9%,無慢性病91例(26.1%),調查前半年上述三種慢性病發病率依次為16.5%、10.6%和6.9%。
2.2慢性病新發與虛弱單因素分析各組人群PHYFI和MNTFI比較結果見表1。

表1 各組人群虛弱指數中位數比較
1)與無慢性病比較,2)與高血壓比較,3)與糖尿病比較:均P<0.05
2.3慢性病新發與虛弱多因素分析以PHYFI為因變量,按其四分位點分為四個等級;以人口學變量、居家養老情況、MNTFI和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新發等作為自變量,擬合多分類有序變量Logistic多元回歸模型,顯示高血壓、糖尿病新發與PHYFI無關。冠心病新發與PHYFI有關。見表2。
以MNTFI為因變量,按其四分位點分為四個等級;以人口學變量、居家養老情況、PHYFI和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新發等作為自變量,擬合多分類有序變量Logistic多元回歸模型,結果見表3,顯示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新發與MNTFI無關。

表2 不同慢性病新發自變量的PHYFI
1)P<0.05,2)P<0.01,下表同

表3 不同慢性病新發自變量的MNTFI
3討論
虛弱是由機體退行性改變和慢性疾病所引起,是老年人群的重要特征〔3〕。在慢性病新發的疾病早期,慢性病患病是否獨立影響老年人健康水平及影響作用大小,這對于研究慢性病與老年人綜合健康關系具有重要意義。慢性病患病對老年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產生負面影響〔5~7〕,然而關注這種負面影響作用隨患病時間變化的研究不多。
本研究結果提示不同病種慢性病對城市老年人虛弱水平的作用開始時間存在差異,同時,慢性病患病對老年人虛弱的影響首先是對軀體健康產生影響,其后再發生精神虛弱的影響作用,并結合國內對慢性病患病與老年人生命質量的研究結果〔5~7〕,可能與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病早期,患病時間短,并發癥嚴重情況還未顯現,疾病危害尚未對患者的生理功能、生活能力及心理情緒、社會參與等產生顯著性負面影響有關。而對于冠心病等,患病早期即影響他們的軀體健康水平。本研究還顯示除了慢性病新發因素外,婚姻狀況、經濟收入、與子女同住情況、子女照護時間、對子女照護的滿意度等也是影響老年人軀體虛弱、精神虛弱的重要因素,這與國內外研究結果一致〔8,9〕。
4參考文獻
1Goggins WB,Woo J,Sham A,etal.Frailty index as a measure of biological age in a Chinese population〔J〕.J Gerontol Biol Sci Med Sci,2005;60(8):1046-51.
2顧大男,曾毅,柳玉芝,等.中國老年人虛弱指數及其與痛苦死亡的關系研究〔J〕.人口研究,2007;31(5):35-9.
3梁蔭基.虛弱指數在老年人健康評估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2):1144-6.
4曾毅.老年人口家庭、健康與照料需求成本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83-4.
5吳敏,李士雪,Ning Jackie Zhang,等.濟南市65歲以上老年人精神健康狀況影響因素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49(1):120-3.
6曾憲新.我國老年人口健康狀況的綜合分析〔J〕.人口與經濟,2010;15(5):80-5.
7賈麗娜,袁平,莊海林,等.社區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現狀及與生命質量關系〔J〕.中國公共衛生,2011;27(11):1361-4.
8石來彬,方五一.我國老齡人口精神健康問題探析〔J〕.廣西社會科學,2002;8(1):201-3.
9Molarius A,Berglund K,Eriksson C,etal.Mental health symptoms in relation to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and lifestyle factors-a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Sweden〔J〕.BMC Public Health,2009;9(9):302.
〔2013-10-26修回〕
(編輯安冉冉/張慧)
《中國老年學雜志》被國內數家數據庫、檢索性期刊檢索機構收錄情況
《中國老年學雜志》被評為第二屆北方期刊優秀期刊,吉林省雙十佳期刊,以國家重大課題和省部級課題研究成果為主要報道內容的基礎研究欄目被評為吉林省學術期刊名欄,被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研究課題組列為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北大圖書館·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列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生物學文獻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解放軍醫學圖書館數據庫及中國數字圖書館示范工程超星數字圖書館收錄及列為統計源期刊,并被《中國醫學文摘·老年學分冊》、《中國醫學文摘·皮膚科學分冊》、《中國生物學文摘》、《中文科技資料目錄》(中草藥)、《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等檢索性期刊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