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在急性肺栓塞診斷中的價值
劉山張晨1張尉華1
(吉林省春光康復醫(yī)院,吉林長春130021)
摘要〔〕目的探討如何利用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常用的輔助檢查結果判斷急性肺動脈血栓栓塞癥(APTE)的患病風險。方法回顧性調查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該院就診的疑診APTE患者425例,以CT肺動脈造影(CTPA)結果分為APTE組確診組(161例)及APTE排除組(264例),分析疑診APTE患者的臨床易患因素以及心電圖異常(V1~V4導聯(lián)T波倒置或SIQIIITIII)和超聲心動圖(右心室內徑增大或三尖瓣中度以上的返流或估測肺動脈收縮壓升高)異常的發(fā)生率,采用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異?;颊叩腁PTE患病風險。結果對于疑診APTE的患者,與排除組比較,確診組中存在APTE或下肢深靜脈血栓(DVT)病史的比例明顯增加,近期手術或制動病史比例明顯增加,咯血比例明顯增加,下肢DVT征象比例明顯增加,心電圖異常比例明顯增加,心臟彩超異常比例明顯增加(均P<0.05)。結論對于疑診APTE的患者,提示右心室負荷增加的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異常具有較高的APTE患病風險。
關鍵詞〔〕急性肺血栓栓塞癥;心電圖;超聲心動圖
中圖分類號〔〕R54〔
基金項目:吉林省科技發(fā)展計劃項目重點科技攻關項目(No.20130206021SF)
通訊作者:張尉華(1974-),男,博士,副教授,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肺栓塞、肺動脈高壓和心力衰竭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1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心血管中心
第一作者:劉山(1970-),男,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內科疾病研究。
急性肺動脈血栓栓塞癥(APTE)的急性期病死率較高。由于APTE的臨床表現(xiàn)和常規(guī)輔助檢查缺乏特異性,常導致診斷的失誤。在診斷流程中,及時準確篩查高度可疑的APTE患者是診斷的關鍵步驟。雖然Wells評分量表在國內外指南中均被廣泛推薦,但在國內實際上并未得到廣泛的應用。本研究探討如何利用患者在門診檢查中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常用的輔助檢查結果判斷APTE的患病風險。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我院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心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診的疑診APTE患者,行CT肺動脈造影(CTPA)檢查者共425例進行回顧性分析。CTPA結果陽性者為APTE確診組161例,其中男94例,女67例,平均年齡(60.8±13.3)歲。CTPA結果陰性者為APTE排除組264例,其中男135例,女129例,平均年齡(63.2±14.3)歲。
1.2臨床資料根據(jù)我院病案查詢系統(tǒng)收集臨床數(shù)據(jù),包括研究對象的一般人口學特征、既往史(APTE或下肢DVT病史、癌癥、糖尿病、近期外傷、手術及各種原因制動史)、接受溶栓治療以前的臨床癥狀與體征、心電圖、超聲心動圖、CTPA等檢查結果。心電圖異常包括(1)SIQIIITIII:Ⅰ導聯(lián)見寬大的S波,Ⅲ導聯(lián)出現(xiàn)Q波和T波倒置;(2)胸前V1~V4導聯(lián)T波倒置。心臟彩超異常包括:(1)右室增大:右室內徑>25 mm;(2)三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的程度根據(jù)反流面積,<4 cm2為輕度,5~10 cm2為中度,≥10 cm2為重度;(3)肺動脈壓力升高:三尖瓣反流最大流速≥280 cm/s估測為肺動脈收縮壓升高。
1.3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采用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
2結果
對于疑診APTE的患者,與排除組比較,確診組中存在APTE或下肢深靜脈血栓(DVT)病史的比例、近期手術或制動病史比例、咯血比例、下肢DVT征象比例、心電圖異常比例和心臟彩超異常比例均明顯增加(均P<0.05)。見表1。
表1 臨床指標在APTE診斷中的風險評估〔 n(%)〕
3討論
APTE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急癥〔1〕。由于臨床表現(xiàn)缺乏特異性,APTE的診斷比較困難,存在發(fā)病率、誤診率、病死率較高的特點。在我國三級甲等醫(yī)院中,住院病人的APTE發(fā)病率為0.1%。APTE的早期、快速診斷是保證患者獲得及時抗凝治療,降低死亡風險,改善預后的重要保障〔2〕。
APTE診斷流程圖包括疑似APTE臨床判斷評分、血漿D-二聚體(D-D)檢測、CTPA三個階段。臨床APTE診斷流程在歐美國家得到大力倡導,但在中國,APTE診斷流程尚未得到廣泛的推廣使用。國內外的指南和專家共識建議應用Wells評分量表對疑似APTE患者進行臨床判斷〔3,4〕。該量表包括六項重要病史和臨床表現(xiàn)特點以及一項基于臨床醫(yī)生主觀性評價的積分,并未包括客觀檢查的結果,由于不同醫(yī)療機構及醫(yī)師水平的差異,使得APTE評分量表在我國應用的規(guī)范性及可重復性較差〔5〕。本研究結果提示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異常有助于APTE的診斷。
2008年歐洲急性肺栓塞診斷和治療指南提出了APTE診斷流程,將用于疑似APTE的診斷方法(包括疑似肺栓塞臨床判斷評分、血漿D-D檢驗、CTPA)按邏輯構建了基于概率的肺栓塞診斷決策模型。我國“急性肺血栓栓塞診斷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也采納了此診斷流程,并建議應用Wells評分量表對疑診肺栓塞患者患病風險進行初步評估。但由于疑似APTE患者臨床判斷評分量表效果評價缺乏大樣本的中國人群數(shù)據(jù)支持,這一診斷流程尚未被廣泛推廣。Wells評分量表以易患因素、臨床癥狀、體征及臨床醫(yī)生基于經(jīng)驗的判斷為指標進行危險積分,但并未涉及任何客觀輔助檢查,也使這一評分量表未能給予中國醫(yī)生在臨床充分發(fā)揮其作用。這可能與國外的醫(yī)療表現(xiàn)政策有關。在國內的臨床實踐中,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的結果容易獲得。由于APTE導致的急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上可表現(xiàn)出急性右心室負荷過重〔6〕。心電圖異常包括V1~V4導聯(lián)T波倒置,或SIQIIITIII;心臟彩超異常包括右心室增大,或三尖瓣中度及以上反流,以及肺動脈壓力升高。因此在APTE的診斷可能性評估上,引入客觀檢查結果更加適用于中國的臨床醫(yī)生,有利于提高診斷的準確率,降低漏診的同時減少不必要的放射性檢查。
本研究疑診APTE患者確診率略高于國外報道的約1/4的確診率,差異可能與不同醫(yī)療機構及醫(yī)師對疑診APTE的診斷策略不同有關〔7〕。
4參考文獻
1張尉華,孫健,佟倩,等.胸痛患者的區(qū)域協(xié)同救治體系——中國“胸痛中心”建設〔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5):4412-4.
2賈衛(wèi)濱,王大軍,付學菊,等.中國不同級別醫(yī)院肺栓塞診治狀況的調查研究〔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09;18(9):903-10.
3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分會肺血管病學組.急性肺血栓栓塞癥診斷治療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內科雜志,2010;49(1):74-81.
4Torbicki A,Perrier A,Konstantinides S,etal.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the task for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J〕.Eur Heart J,2008;29:2276-315.
5葉艷平,李艷彥,陳謹,等.Wells評分和修改的Geneva評分對急性肺栓塞的預測價值〔J〕.中華內科雜志,2012;51(8):626-9.
6程顯聲,程芮,馬秀平.心電圖在急性肺栓塞診斷中的應用〔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29(5):274-6.
7Anderson DR,Kovacs MJ,Dennie C,etal.Use of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contrast angiography and ultrasonography to exclude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J Emerg Med,2005;29(4):399-404.
〔2014-09-13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