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老年腦梗死患者的療效
黎彬如龍佳佳1韋寧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民族醫院神經內科,廣西南寧530001)
摘要〔〕目的探討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用于老年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方法隨機選取在該院就診的老年腦梗死患者10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54例;其中對照組單用依達拉奉,治療組采用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對比兩組臨床總有效率、腦卒中量表(ESS)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評分。結果治療前兩組ESS及AD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均升高(P<0.05);且治療4 d及14 d后治療組的ES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14 d后治療組的ADL評分也高于對照組(P<0.05)。3個月后,對照組總有效率明顯低于治療組(P<0.05)。 治療組出現2例皮疹,未處理患者自行緩解;兩組患者均未發生發熱、顱內出血或胃腸道反應等并發癥;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單用依達拉奉相比,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用于治療老年人腦梗死療效更顯著,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疏血通;依達拉奉;腦梗死
中圖分類號〔〕R743.33〔
基金項目:崇左市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項目(No.12112914)
通訊作者:龍佳佳(1981-),女,碩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腦血管病康復研究。
急性腦梗死多為血栓阻塞血管引發,常常發病急,無前驅癥狀〔1,2〕。結合臨床研究〔3〕,筆者發現聯合疏通血管和神經保護藥物用于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的療效更好,本文就其臨床療效及安全性進行觀察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就診治療的老年腦梗死患者108例,均為發病后2~3 d內住院且均符合全國第9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且均經CT、MRI證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54例,其中對照組男26例,女28例,年齡65~75歲,平均(71.2±2.3)歲;觀察組男28例,女26例,年齡64~77歲,平均(72.4±1.3)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梗死部位、病程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每日頓服阿司匹林100 mg,且根據伴發的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給予對癥治療。對照組單用依達拉奉治療(30 mg依達拉奉溶于100 ml的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疏血通治療(6 ml溶于250 ml生理鹽水中,1次/d)。兩組均藥物治療14 d。
1.3觀察指標及評估標準觀察評定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4〕,按照歐洲腦卒中量表(ESS)積分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評分于治療前、治療4 d及14 d后對兩組患者評分,且在3個月時評定巴氏指數(Barthel指數)。
同時比較兩組治療后療效。評定標準:治愈,ESS積分>96分,Barthel指數100分,且可正常工作勞動;顯效,ESS積分>85分,Barthel指數>90分,生活可自理;有效,ESS積分>50分,Barthel指數>70分,治療后病情顯著改善;無效,ESS積分<50分,Barthel指數<70分,且治療后病情無改善或惡化??傆行?(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同時對比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有無出現發熱、胃腸道反應或皮疹等并發癥。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4.0統計學軟件,各組數據組間比較行t及χ2檢驗。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ESS及ADL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ESS及AD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均升高(P<0.05);且治療4 d及14 d后治療組的ES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t=8.48、7.96,P<0.05);治療14 d后治療組的ADL評分也高于對照組(t=7.83,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ESS、ADL評分比較 ,分)
與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比較:2)P<0.05
1廣西醫科大學附屬民族醫院
第一作者:黎彬如(1980-),女,碩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腦血管疾病研究。
2.2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3個月后對照組總有效率〔85.2%(46/54)〕明顯低于治療組〔96.3%(52/54)〕(χ2=3.967,P<0.05)。其中痊愈24 vs 28例,顯效17 vs 20例,有效5 vs 4例,無效8 vs 2例。
2.3并發癥情況治療組出現2例皮疹,未處理患者自行緩解;兩組患者均無發熱、顱內出血或胃腸道反應等并發癥出現;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急性腦梗死后,中心區的神經細胞缺血缺氧嚴重可迅速死亡,但其周圍的缺血半暗帶為不同程度的缺血狀態,且再灌注損傷不可避免〔6〕。有研究〔7〕表明氧自由基的大量生成是導致神經細胞出現凋亡和水腫的關鍵。早期的藥物干預治療目的除了再通血管外,還要清除氧自由基以保護神經細胞。
依達拉奉作為臨床上常用的自由基清除和抗氧化藥物,其作用機制目前研究較為完善。動物實驗〔8〕結果顯示大鼠在缺血/缺血再灌注后靜脈給予依達拉奉,可阻止腦水腫和腦梗死的進展,并緩解所伴隨的神經癥狀,抑制遲發性神經元死亡。依達拉奉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減輕腦內花生四烯酸等炎癥因子引起的腦水腫,從而抑制腦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神經細胞的氧化損傷〔9〕,最終減少缺血半暗帶的面積,明顯改善急性腦梗死所致的神經癥狀。此外依達拉奉不會影響凝血機制,因此不會增加患者腦出血的風險〔10〕。而疏血通注射液作為我國第一個動物類中藥復方注射制劑,主要成分為水蛭素和蚓激酶,是目前最強的天然凝血酶抑制劑,具有促纖溶、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調節血脂、減少自由基生成、減少細胞凋亡等作用〔11〕。動物試驗〔12〕結果表明本品可延長小鼠凝血時間,抑制大鼠體內、外靜脈和動脈血栓的形成,減輕結扎大鼠大腦中動脈引起的行為障礙。本研究說明聯合用藥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而且聯合用藥更能改善腦缺血范圍,同時加快神經功能損傷修復。
4參考文獻
1曹秀梅,應風博. 依達拉奉、長春西汀、疏血通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0):4515-6.
2王彥榮. 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老年腦梗死患者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9(6):149-50.
3許世偉,豐雪琴,孫學國. 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期腦梗死的臨床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4;6(4):109-10.
4張玲. 疏血通、奧扎格雷、依達拉奉三聯療法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3):155-6.
5楊媛芬,李淑華. 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腦梗死的療效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9):107-8.
6林義忠. 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老年腦梗塞的臨床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2(13):68-9.
7楊俊,張春娟,高永貴. 依達拉奉聯合疏血通的臨床應用〔J〕.哈爾濱醫藥,2013;33(3):234-5.
8馬利萍,孫建國,彭英. 依達拉奉清除自由基機制及臨床應用〔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1;16(3):341-8.
9王靜,汪青松,黃海麗. 依達拉奉聯合高壓氧對CO中毒遲發性腦病小鼠血清MDA水平、SOD活性及海馬神經元凋亡的影響〔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2;47(4):383-7.
10周耀輝. 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腦梗死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0):63.
11殷運收. 疏血通注射液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新進展〔J〕.臨床醫學工程,2011;18(3):472-3.
12李百強,魯仲平,方洪壯,等. 疏血通注射液大樣本臨床使用安全性分析〔J〕.中國藥物警戒,2011;8(10):592-5.
〔2014-09-12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