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云,姚海盈,高其歡
(蘭州石化總醫院,甘肅 蘭州 730060)
護士長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方法探討
劉世云,姚海盈,高其歡
(蘭州石化總醫院,甘肅 蘭州 730060)
目的 探討在護士長培訓中采用傳統培訓法和案例分析法對護士長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方法采用整群抽樣法選取我院40名護士長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0人。實驗組采用傳統培訓法結合案例分析法,對照組采取傳統培訓法。培訓前及培訓結束時分別用中文版評判性思維量表測量兩組評判性思維能力。結果 培訓前,兩組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評分無明顯差異;培訓結束時,實驗組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且實驗組評分提高程度高于對照組。結論以案例分析法為主的綜合培訓能有效提高護士長評判性思維能力,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在職培訓方法。
案例分析法;護士長;評判性思維能力
評判性思維是指在確定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時所進行的合理而成熟的思考[1]。護士長作為基層決策者和執行者,管理水平和能力直接關系到整個醫院護理質量和護士整體素質[2]。在解決、處理臨床護理問題時,評判性思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培養和提高護士長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成為管理培訓中需要研究的課題。我國對護理管理者的評判性思維研究較少[3~5]。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一次調查中,對案例教學、課堂講授、研討會、角色扮演、自學及影視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比較,結果表明在提高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及觀念培養上,案例教學效果排名第一[6]。因此,本研究將案例分析法應用于護士長培訓中,比較不同培訓方法對護士長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以期為護理管理者的相關培訓提供參考和依據。
1.1 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法,將我院40名護士長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8~50歲,平均(38.00±7.80)歲,均為女性。
1.2 方法
1.2.1 研究設計 采用類實驗性研究,用前后設立對照的方法,測量指標為護士長在實驗期間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得分變化。先將40名護士長隨機編號,應用計算機隨機分組法[7]得出對應隨機數值,將最小的20個隨機數所對應的護士長列為實驗組,最大的20個隨機數所對應的護士長列為對照組。兩組在年齡、性別、學歷、資歷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對照組接受傳統培訓法,實驗組除接受傳統培訓法外,還參加以案例分析為主體的培訓。
1.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以香港理工大學彭美慈等[8]翻譯和修訂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為測量工具。CTDI-CV共有70個條目,分別測試評判性思維的7個特質:尋找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求知欲、認知成熟度;選項從“非常贊同”到“非常不贊同”分為6級,正性條目依次賦值為6、5、4、3、2、1分,負性條目反向賦值。每個特質有10個條目,分值為10~60分。各特質相應評判性思維能力的最小認可分為40分;≥40分表示正性的特質表現,≥50分表示強的特質表現。CTDI-CV總分為70~420分,≥280分表明有正性評判性思維能力;≥350分表明評判性思維能力強。CTDI-CV的綜合效度系數為0.90,各特質效度系數分別為0.55~0.77。
1.2.3 案例分析培訓(1)培訓師資:在護理部領導下,由我院護理教學管理小組負責實施,成員均為我院科研、教學能力強的護理管理人員,共6人。
(2)培訓周期:培訓周期為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傳統培訓兩組均參加,每次20~30分鐘,每月1次,內容以管理知識和核心制度為主;案例分析法培訓僅限于實驗組參加,每月提供典型案例1個,共12個。
(3)案例的選擇及設計:管理小組精選我院或其他醫院與護理管理工作有關的真實案例資料或聯系實際自行設計案例,要求案例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涉及護理管理的難點和重點。
(4)培訓方法:①第1周:提供案例資料。管理小組提供給實驗組相關護理管理案例,要求護士長閱讀、分析,撰寫分析報告。為提高實驗組參與興趣,激發其評判性思維,管理小組針對案例提出若干問題,鼓勵護士長通過報紙、書刊、網絡等查閱資料,拓寬思路,大膽質疑,以循證的觀點看待問題。例如,在優質護理服務案例中提供有爭議的觀點,要求護士長發表自己的看法;針對醫院管理流程中的案例讓護士長辨析關鍵環節;在緊急狀態下護理人員的調配案例中提供實際困難讓護士長解決。
②第2周:獨立分析。管理小組建議實驗組借鑒李飛誠的“8W”案例分析法[9]進行分析,即分析在什么地方、發生了什么事情、涉及到什么人、焦點問題是什么、有什么不同的觀點及依據、涉及到什么理論知識、你的判斷是什么、你的依據是什么等。護士長根據上述方法,運用自身經驗和理論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做出自己的判斷,并歸納總結,形成案例分析報告,通過院內電子郵箱反饋至管理小組。
1.2.4 資料的收集 于2013年4月和2014年5月,即培訓開始和結束時集中發放問卷。由研究人員統一說明調查目的和填寫方法,被調查人員自行填寫。兩次調查各發放問卷40份,回收有效問卷40份,有效回收率100.00%。
1.2.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1 兩組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評分比較
培訓前,兩組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評分差異無顯著性(P>0.05),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為(288.18±24.42)分和(286.11± 24.23)分,均具有正性評判性思維能力。培訓結束后,兩組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評分均有提高,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2.2 兩組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各維度得分情況
培訓前,兩組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各維度得分無明顯差異,培訓后,兩組得分均有提高,且實驗組各維度得分增值明顯高于對照組,尤其是系統化能力和尋求真相維度得分,實驗組均大于50分。培訓后兩組各項指標得分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得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得分比較(±s,分)
項目總分尋求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評判性思維自信心求知欲認知成熟度實驗組培訓前2 8 6.1 1 ± 2 4.2 3 4 1.2 4 ± 6.0 2 3 9.8 9 ± 6.7 3 4 0.6 2 ± 5.6 2 4 2.8 2 ± 6.9 9 3 9.1 8 ± 8.4 2 4 2.2 4 ± 5.3 2 4 0.1 2 ± 9.0 5培訓后 P 培訓前對照組 t值3 4 1.1 0 ± 3 0.9 7 5 1.2 0 ± 6.2 4 4 7.8 3 ± 4.7 2 4 7.6 2 ± 4.2 8 5 1.0 4 ± 4.4 7 5 0.3 6 ± 5.8 1 4 6.2 1 ± 9.4 8 4 7.0 4 ± 5.4 5 2 8 8.1 8 ± 2 4.4 2 4 1.8 4 ± 5.6 9 4 0.4 9 ± 3.5 8 4 0.7 2 ± 3.7 5 4 1.5 2 ± 5.1 4 4 0.5 8 ± 4.3 4 4 1.3 9 ± 6.4 3 4 1.6 4 ± 3.6 0培訓后3 2 1.0 6 ± 1 6.2 8 4 5.6 2 ± 6.0 8 4 5.9 6 ± 1.6 6 4 5.2 2 ± 5.6 8 4 5.8 0 ± 6.6 3 4 6.9 8 ± 6.4 4 4 5.6 8 ± 4.8 2 4 4.8 0 ± 3.1 7 2.5 7 6 1.3 4 9 1.8 7 4 2.8 2 0 1.5 2 0 2.1 3 9 0.9 6 5 2.8 6 6<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
3.1 案例分析法有助于提高護士長評判性思維能力
(1)案例分析法基于情景學習,以學習者為主體,有助于引導學習者進行探索和反思[10]。傳統護理管理培訓偏重于管理知識和核心制度的講授,容易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護士長面對實際臨床護理管理問題時,難以快速合理地整合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在管理崗位工作年限較短的護士長尤為突出,導致培訓成本高,效果不理想。以案例分析法為主體的綜合培訓,提供了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的典型案例,通過獨立研究和相互討論方式,提高了護士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在案例中,有些問題并沒有統一的答案,需要護士長通過查找相關信息進行判斷、決策,有效訓練了護士長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同時,書寫案例分析報告有利于護士長整合所學知識,構建全面系統的思維空間。從表1可以看出,培訓后兩組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實驗組培訓前后得分亦有顯著性差異(P<0.05),從循證角度進一步證明了以案例分析法為主的綜合培訓能有效提高護士長評判性思維能力。
(2)案例分析法重在培養護士長的分析判斷能力,能夠有效提升護士長管理水平。長期以來,護理工作處于被動、從屬、依附地位,護理管理工作一般都是在護理部主任和科室主任雙重領導下執行,導致護士長主動獲取知識能力不強,缺乏開拓創新意識和能力。傳統培訓強調的是知識的積累,經驗的傳承。而案例分析培訓一方面強調的是改變護士長思維方式,打破因循守舊的慣性思維,跳出固有的管理思路,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另一方面對于篩選出的好的管理思路給予積極反饋,培養護士長求真、求證、獨立思考、不懼權威的思維態度和職業信心。李惠萍等[11]在護理管理者批判性思維與領導能力相關性研究中,經過分析得出:領導才能與評判性思維能力呈正相關,且與評判性思維7個特質中系統化能力、尋求真相和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呈正相關。從表1可以看出,兩組培訓前評判性思維7個特質中,系統化能力、尋求真相和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維度得分均小于50分;培訓結束時,實驗組這三個維度得分均大于50分,且明顯高于實驗前,提示案例分析培訓較傳統培訓更能有效提高護士長領導能力。
(3)案例分析法有助于護士長獲得信息、知識的掌控權,為創新提供平臺。在為期一年的培訓中,實驗組完成案例分析報告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質量有了很大變化,由最初機械地完成任務、內容簡單、缺乏深度、討論也并不積極逐漸過渡到積極主動上交案例分析報告且觀點突出。提示在相同培訓模式下,案例分析報告的書寫與討論,不僅有利于護士長對案例事件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還有利于護士長審視自己在工作中的思維技能和價值取向,使其不但懂得評判性思維,而且學會運用評判性思維所包含的質疑、辨析和推理等技能,對信息、知識的質量進行鑒別與篩選,從而獲得信息、知識的掌控權,為護理創新提供平臺。
3.2 案例的選擇是保證培訓效果的基礎,應明確培訓目標,確定案例選擇方向
為培養護士長評判性思維能力、提升管理能力,案例選擇應圍繞護理管理工作進行,包括人力資源管理、物資管理、應急管理、護理質量控制、流程控制、績效考核、團隊協作等方面。此外,選擇的案例應緊密聯系臨床實際,管理小組提供的案例有的就是實際護理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每個人的理解和處理方式不同。護士長參與到這樣的案例分析中,一方面能夠了解其他護士長的工作思路,另一方面也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提供案例時,一定要明確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供護士長分析、討論。
3.3 對案例分析培訓過程進行控制,確保培訓進度和效果
3.3.1 制訂培訓計劃 為保證培訓效果,應制訂培訓計劃,確定項目負責人以及具體實施方案,包括每月進行管理知識培訓和提供管理案例。確保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及案例的可行性。
3.3.2 撰寫案例分析報告 在進行案例分析工作之前,要指導護士長掌握案例分析方法和工具,嘗試并逐步適應案例分析法。提供案例后,鼓勵并督促實驗組及時進行分析,不強求書寫格式和答案是否準確,養成分析問題習慣和意識。及時收回案例分析報告。
3.3.3 及時審閱評價案例分析報告 管理小組必須保證審閱所有案例分析報告,無論撰寫內容好壞,集中所有成員的意見,組織護士長進行討論,分享不同觀點和思路。
3.4 本研究的不足
由于受到醫院管理的限制,一些好的創意沒有積極實踐驗證,這在一定程度上挫傷參與者的積極性。同時,由于參加研究的對象僅限于一個醫院,所得結果可能有局限性。
總之,在護理管理培訓中應用案例分析法不僅能調動護士長尋求真相、勇于探索的熱情,而且能激發護士長進行深入思考,提高評判性思維能力、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這將對護理事業的發展起到良好作用,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在職培訓方法。
[1]張梅.批判性思維:研究生開啟科學創新之門的鑰匙[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9):29-32.
[2]彭秋芬,徐惠蘭.護士長量化考核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3,19(6):68.
[3]麻春英,陶建雙,侯銘.我院護理管理者批判性思維能力的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2011,25(34):3136-3137.
[4]李惠萍,宋江艷.護理管理者評判性思維傾向的調查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3):174-175.
[5]邵輝,史瑞芬.137名護士長評判性思維能力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0,17(19):12-15.
[6]丁永霞,張培莉.案例教學法在護理管理教學中運用的探討[J].護理研究,2008,22(15):1400-1401.
[7]王燦楠.計算機隨機分組法在營養學實驗研究中的應用[J].營養學報,2001,23(4):380-382.
[8]彭美慈,汪國成,陳基樂,等.批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的信效度測試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9):644-647.
[9]李飛誠.“8W”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的一種基本方法[J].職業,2012(24):71.
[10]姚曉紅,姚梅琪.《護理管理學》案例教學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醫學版,2007,27(3):186-187.
[11]李惠萍,宋江艷.護理管理者批判性思維與領導能力相關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4):2213-2215.
R192.6
A
1671-1246(2015)07-01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