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成員利益訴求困境模型分析
侯淑霞,林海英
(內蒙古財經大學商務學院,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現狀,尋找西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員利益訴求中面臨的諸多問題,構建困境模型,基于利益訴求視角分析西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員如何做出選擇會獲得更多收益,從而尋找出保障西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員利益聯結機制的支撐體系,以期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員在利益訴求方面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利益訴求;困境模型
[收稿日期]2014-08-23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71163024 );內蒙古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NJSY4114);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創新團隊發展計劃——農產品流通(NMGIRT1306);呼和浩特市科技局項目(2013-農-15)
[作者簡介]侯淑霞(1964-),女,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內蒙古財經大學教授,博士,從事農產品流通、產業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等研究.
[中圖分類號]DF413.8
一、引言
由于西部地區受經濟增長水平、歷史發展等各方面的限制,該地區發展農業合作的主要形式以專業協會居多。統計顯示,西部地區的六個省份寧夏、四川、云南、甘肅、貴州、內蒙古較多,占總數量的21.68%,貴州、云南居中,分別占總數量的80.34%、67.2%,內蒙古等地的專業協會占各地區合作組織總量的比例分別是62.05%、70.49%, 79.62%、80.34%、67.27%、72.44%。其中,在貴州、內蒙古地區發展合作社的比例較低,分別占17.78%、16.19%,甘肅地區發展合作社的比例最低,專業合作社數量占總數量才只有11.09%,而對于每一個地區來說,典型的、組建長久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所占比例則會更低。由此可見,我國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水平明顯偏低。探究其更深入的原因可發現,農戶內在的利益需求是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原因和動力。農民在經營組織時最看重的就是個人利益的分配,因為他們參加組織的最終目的就是能從中獲利。因此他們自主自愿聯合,共同擔任農產品生產經營的提供者和使用者。可見,他們之間聯合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既是一種民主管理形式,更是一種互助性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核心問題就是利益訴求的分配問題,即最終建立“資源共享,利益共分,風險共擔”的機制[1]。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利益訴求機制,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利益分享機制是實現共同富裕和社會公平的必然要求。同時,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過程中,也應注意到農戶內在的利益訴求隨著外在環境的不斷變化和影響也表現出利益訴求的嬗變。
二、西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員利益訴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西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員利益訴求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西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員之間在利益分享過程中自身出現的問題
1.法律保障體系不健全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一種自愿成立的組織,他們的成員之間可以通過自家土地、資金等作為參股形式,隨著經濟和技術的發展,勞動力能力及技術等也作為參股主要形式,形成以產權為紐帶的新型經濟共同體,風險共擔、利益共享,但是這些形式沒有健全的法律保障體系[2-3]。
2.利益分享出現偏失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員間在利益分享過程中通常存在這樣的特征,諸如非公平非均等性及共同利益受損等特征。因此,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員來說,他們的合法利益沒有辦法得到保障,更加嚴重的是利益分配不均衡,但是卻沒有有效的訴求手段,同時有一些經濟組織只對貢獻較大者的利益提供保護,對外圍成員的利益卻視而不見,因此出現了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員之間在利益分享過程中的偏失。
3.內部利益分享機制不健全
由于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內部成員之間出現產權不明晰、章程不規范及合作的基礎比較薄弱等問題,導致了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員在利益分配時出現分歧和不明確性,甚至引起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發展的矛盾和滯后性,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持續快速發展起到了制約的作用[4-5]。
(二)西部地區農民經濟合作組織與社會環境之間在利益分享方面存在的問題
1.農民參與組織積極性較差,農戶企業雙方在利益分享方面矛盾多
一般說農民組織化程度高,經營成本就低。而對于西部地區的農民經濟合作組織來說,農民在組織成立的時候沒有更多的規章制度和組織要求,因此經營過程中成本就很高。農戶如果有很高的積極性參與到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中,但是由于沒有更多的政府保障機制和雙方在合作時候的利益分享的明確性,雙方之間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摩擦和矛盾,從而使得組織不能完全實現最初的計劃目標,農戶的利益也沒有辦法得到保障。
2.農戶在組織中地位低下,農民的發言權被剝奪
在產業化經營過程中,出現農戶地位低下,沒有發言權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組建的根本模式出現了問題,例如很多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只是簡單的買斷關系,而并沒有從維護成員利益或者互助合作出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農民的參與程度不夠。其次,大部分經濟組織在合作期初就表現為生產或技術使用方面的簡單合作,并沒有真正解決農民聯合組織作用的發揮問題,更有許多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出現生產和銷售分開的現象。第三,農民愿意參與到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但是有很多現實問題的出現降低了他們的積極性。例如,很多組織中農民工作被動,許多大的經營業主和大戶會將收益歸入自己,相比之下農民得到的實惠和利益實在是少之又少 。
3.利益分享機制落后,不能完全順應時代的發展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及政府對合作組織的大力支持,目前西部地區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數量已經達到二十多萬,并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但是,大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都存在利益分享機制落后的問題,大部分地區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都只是簡單的形式,并沒有真正實現“利益共享”機制,這樣就導致了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不能完全順應時代的發展,更不能滿足現代化農業的需要,拉大了國際競爭的差距。
4.在利益分享方面,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與外部環境之間出現了偏差
據統計,在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與外部環境之間存在一定偏差,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屬于“投—產—銷”為一體的組織較少;第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大多數依靠龍頭企業帶動、經營大戶帶動及政府帶動的形式,在提高市場占有率或創造自己的品牌方面比較困難;第三,許多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都是跨產業經營,依靠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的較少,甚至會出現副作用。因此,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與外部環境或與產業相結合這方面存著一定偏差,不能很好地發揮優勢產業的帶動作用。
三、建立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成員利益分享訴求嬗變的困境模型分析
(一)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成員利益訴求困境模型的構建
由于西部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的利益共享是在農合企業和農戶基礎上實現農戶的社會一體化和縱向組織關系一體化,因此二者在利益分享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沖突。首先,農企合作化必須要求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完善企業與農戶之間利益聯結機制,這意味著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法律保障機制,使農戶和企業共同抵御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但是這些法律制度如何制定更合理呢?其次,一般來說,農企合作就是要通過兩個個體的利益來實現社會化生產經營,互利互惠,相互合作,最終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歸根結底,企業出資還是農戶出力或技術的這種形式能否滿足市場的需求,能否達到農企在利益分享方面的公平性、合理性?因此,兩個個體在進行談判的時候往往會出現迂回,通常會造成資源和時間的浪費,顯而易見,談判結果也是不容樂觀的。最后,在政府支持方面,由于企業的投資與農戶的經營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兩個個體在收獲效益時存在搭便車的行為,必然導致兩個個體在政府支持方面的利益訴求出現嚴重分歧。那么,如何在統一層面上確定利益分享標準,來共同創建品牌,提高市場占有率[8]?正因如此,每一個結果的實現都需要一項動態的迂回和博弈過程,可見建立一個“農企困境”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個動態模型由農合企業和農戶兩個參與人共同組成。現作如下假定:
1.農合企業、農戶是博弈的兩個參與者,這兩個參與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二者的信息和選擇都是完全透明的,也就是說雙方參與者都可以很容易感知到對方的全部。
2.從雙方受益角度來講,雙方選擇合作與否,雙方參與者的收益是不同的。如表1所示。

表1

農戶和農合企業雙方
3.需要假設參與者在每個階段參與的時間和期望值的大小,因為參與者對時間沒有特別要求或說時間比較充裕的情況下,雙方的博弈趨向于無限次博弈,反之,參與者時間偏好較弱或者說時間比較緊,雙方的博弈就是有限次博弈,最終會實現合作。其中δ為貼現因子(雙方參與者對時間的偏好),p為參與者在每個階段結束的概率。圖1是“農企困境”模型矩陣。

農合企業
圖1“農企”困境模型
(二)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成員利益訴求困境模型分析
1.“農企”間有限次重復博弈

2.“農企”間無限次重復博弈——“對抗抉擇”




因此,無論δ(貼現因子)大小如何,農戶都必須堅持對抗抉擇,從而獲取更多的收益。同理來分析,假定是企業堅持對抗抉擇,即使農戶首先選擇不合作,企業也會獲取更大的收益,因此該對抗抉擇是一個納什均衡。

顯然,只要是第三方政府組織做到兩點,一是管理、監督、協調有力;二是給予雙方合作的時間和條件足夠大,即“重要因子”δ 足夠大,一定會實現帕累托合作均衡,最終使農戶和農合企業能走出“農企困境”。但現實情況并不樂觀,主要問題是在政府監管下雙方參與者農戶和農合企業對永遠合作下去沒有太多信心及內在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等導致“重要因子”δ 達不到最大值,從而導致對抗策略失效。
四、建立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利益聯結機制的保障體系
(一)鼓勵農民積極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不論從農民自身來說,還是從農業現代化角度來說,農民參與了新型農業合作經濟組織,都是有很多益處的。其一可以提高市場地位,縮小經營風險;其二對于農業技術創新、產業化經營及農業現代化的提高和推進具有明顯的效果。具體原因主要是通過前面的困境模型的分析發現農戶選擇合作收益較多,從實際上來說,農戶需要通過合同或者契約的形式來分享利益,使得二者結成了利益聯結體,形成了雙方的利益聯結機制,那么在該組織中農戶簽訂合同并要履行一定的程序,如果農戶退出了該組織,就會使得他的后期收益會減少很多,因此,大部分農戶是不會選擇退出的。可見,農戶在“農企困境”模型中,為了實現雙方利潤最大化,選擇合作是正確的選擇,即農戶應該積極參與到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中來。
(二)建立農企的第三方政府組織,實現有效的監督管理
由于在困境模型中分析得出的很多農戶選擇不合作主要原因是他們覺得政府在農企合作的工作中沒有給他們足夠的信心,也就是說農戶沒有辦法得到來自政府方面的保障,例如,政府加大力度對農企合作過程的全程監管,對企業和農戶雙方都有一定的約束,這樣農戶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都會得到很好的分享,同時企業和農戶也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考慮長久合作,所以政府應該建立超農企的第三方組織,實現企業為農戶提供一些技術支持和原材料的選擇,而政府則需要建立大型農超對接[10],使得農戶的產品能夠順利銷售以獲得更多的收益。2013年,在巴彥淖爾的臨河市就已經建立一家由政府主辦的農超對接大型機構,如員工工資、建造廠房及選址等很多資金是由政府出資并實施強力監管的,這既保證了農戶和企業的利益,同時也實現了政府的主要職能,促進了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順利發展,推動了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三)明晰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利益分配模式
在農戶參與到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過程中,農戶之所以會選擇不合作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沒有很好的利益分配機制,使農戶的利益沒有辦法得到更好的保障,因此,核心問題就是建立并完善利益的合理分配機制。具體做法包括:第一,在合同和契約中明確表明利潤分配制度和雙方在某些情況下的具體利潤返還比例,并明確剩余利潤的用途和積累數額;第二,在股份制形式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中,要明確規定利潤返還是按照交易額多,還是按照股份分紅的比例大一些,不過最好要實行按照交易額分紅多一些,這樣比較合理,同時還能提高農戶參與的積極性。由此可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內部運行保持活力的基礎就是完善的利益聯結機制,從而使得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平穩有效地運行與發展[11]。
(四)加大政府的政策和公共財力的扶持與資助
在困境模型分析中得出政府的參與力量是促進農戶選擇合作的主要力量,同時也是農戶持久合作的有力保障。2013年以來,西部地區政府扶持和資助農戶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力度已經加大了,目前農民參與到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并按照要求生產和養殖農產品并順利出售的,政府愿意給該農戶一定的補償,同時政府還會在組織建立之初給予一定的資金資助和鼓勵,作為該組織的啟動資金。這是一種促進和吸引農戶參與到組織中獲得收益的有效辦法。因為不論什么規模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發展初期都會存在規模較小、實力較弱、財力單薄等問題,只有政府機構的大力扶持和資助,才會使得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辦的持久、農戶受益多多,政府在“三農問題”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經營管理方面少走彎路[12]。因此,加大政府的公共財力投入和資助,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順暢發展,健康持久運行以及經濟快速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五、結論與討論
在西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員利益訴求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問題,例如西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員之間在利益分享過程中自身出現的問題和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與經濟社會環境之間在利益分享方面存在的問題。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著西部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利益訴求的過程,通過建立困境模型可以清楚看到,只有農合企業、農戶二者之間在利益訴求方面達到納什均衡,才能夠滿足當代經濟發展的需要,這是西部農合組織快速發展、西部經濟穩步發展、農民增收的必然選擇,也是農民和農合企業真正走出囚徒困境的有力手段,而建立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利益聯結機制的保障體系為支撐西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員利益訴求嬗變奠定了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藍慧聰.新時期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研究——以福建省漳州市為例[J].新財經(理論版),2011,(12).
[2]孫浩杰,王征兵,汪蘊慧.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利益分配機制[J].安徽農業科學, 2011,(20):21-26.
[3]嚴志欽.我國新農村建設中農業生產組織方式創新探析——恩格斯《法德農民問題》的啟示[J].生產力研究,2012,(9).
[4]余茂輝.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完善與創新——以安徽省為例[A].自主創新與持續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3)[C].2009.
[5]韓俊,秦中春,張云華等.我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現狀與面臨的問題[N].中國經濟時報,2010-08-29.
[6]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7]葉祥松,彭良燕等.廣佛同城化的博弈分析[J].廣東商學院學報,2011,(2).
[8]張毅.我國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農業經濟,2013,(7).
[9]范中喜,石濱,李樂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現狀[J].農民致富之友,2011,(3).
[10]孫崢,羅藝.我國政府采購中采購組織與供應商博弈決策分析[J].商業時代,2014,(2).
[11]侯淑霞.乳品產業鏈縱向組織關系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張曉娟]
Analyze the Interests Demand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Members On the Dilemma Model in Western Areas
HOU Shu-xia,LIN Hai-ying
(Business school,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Hohhot 01007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by looking for the facing problems in the western farmers’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members' interests demand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mutation,to build a dilemma model analysis based on vertical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 of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hange in interests in the western farmers’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members,find out the support system of the benefit coupling mechanism in the western safeguard farmers’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members,so as to have some refer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nge in interests of farmers’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members.
Key words:western areas;farmer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interests demand;dilemma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