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沙市寧鄉(xiāng)縣第四中學
社會實踐獻禮成人禮
——關于十八歲成人宣誓儀式模式的思考
文長沙市寧鄉(xiāng)縣第四中學楊子睿


當代中學生多數積極向上,努力追求人生價值,但也有不少目標缺失,變得迷茫、自私,他們的精神面貌、性格心理、人生觀、價值觀等不容樂觀,給全社會敲響了警鐘,加強和改進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緩。于是,許多學校開始了舉行成人禮儀式的一些探索。
2004年,中央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指出,要利用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義的重要教育契機,集中開展思想道德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弘揚民族精神,增進愛國情感,提高道德素養(yǎng)。《意見》下發(fā)后,全社會掀起了一股關心、重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新高潮。
在學校開展成人宣誓儀式具備適宜條件:高中生組織嚴密、人群集中,便于動員參與;五四青年節(jié)前后,既是春暖花開的美好季節(jié),也是高三課堂學習相對輕松的時期,有利于青少年進行大型活動,使成人儀式教育的內容、場地、人員得到保障,組織工作得到落實。
筆者認為,對于十八歲成人宣誓儀式教育活動,很多學校僅是戴戴帽子、宣宣誓,2至3個小時活動后即算完成,只注重抓具體活動的環(huán)節(jié)和轟轟烈烈的形式,缺乏系統(tǒng)性,存在片面化、泛政治化、理想化、絕對化等弊端。
例如,活動模式雷同、活動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對志愿服務環(huán)節(jié)和素質拓展訓練環(huán)節(jié)重視不夠,缺乏整體活動的長效運行機制;不注重活動的向前、向后延伸,沒有形成成人儀式教育活動的系列化,忽視了教育活動重在過程的客觀規(guī)律,沒有從根本上觸及成人意識、明確社會責任,也沒有形成成人的神圣感、使命感,更沒有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因此,十八歲成人宣誓儀式教育活動,需要設計新的操作流程,運用新的方式,構建觸及深層思想道德的模式。
針對開展成人宣誓儀式教育活動的不足,我設想加強活動的向前、向后延伸:學校成立十八歲成人教育活動指導委員會,加強對活動的指導和協調;根據成人儀式教育活動的目標、《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編寫成人儀式教育讀本,作為校本教材在各班開講成人儀式教育課程;成人宣誓儀式則突出神圣、莊嚴的特點。
因地制宜抓好成人預備期內的志愿實踐服務活動,讓高二每位學生為學校提供為期一周的自愿實踐與服務,幫助他們在勞動、實踐與服務中提高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思想品德和生存技能。
1.組織系統(tǒng)模式
活動首先必須引起領導重視,協調各方關系,籌措資金,組織考核評估等。由校長牽頭,德育副校長主抓的學校行政組成員和家長委員會主席團成員組成“活動”指導委員會,下屬學生科等科室組織高二學生,均對委員會、高二年級組、高二班主任負責,如圖1。

圖1組織系統(tǒng)模式
2.小組配置模式
在班主任的具體組織下,高二每個班級的學生均參加活動,按照自愿選擇、競爭上崗的原則,參加下列7個小組中的一個校園志愿實踐服務活動,如圖2。

圖2小組配置模式
這些小組由后勤科統(tǒng)一設定人員配置崗位,獎勵標準為衛(wèi)生組、圖書組、洗碗組、廢品組及商店組45元/天/人;飼養(yǎng)組、提水組50元/天/人。
以上7個小組需要54人,崗位職責、崗位操作流程、注意事項、獎懲制度及實施細則等均由后勤科制定,學生競聘上崗。
3.崗前培訓模式
校園實踐服務小組的組建,在活動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由后勤科管理人員模仿市場招聘會的模式進行,如圖3。

圖3崗前培訓模式
(1)星期天的第一節(jié)晚自習,每班學生競聘崗位:后勤科的相關管理人員設置7個展臺,每個展臺張貼招聘啟事、崗位招聘人數、崗位職責、崗位操作流程、崗位獎懲制度及具體實施細則等,做好招聘動員和相關工作說明。所有學生均可參加競聘;實施雙向自愿選擇;最后簽訂勞動合同。雙向選擇不成功的,由班主任統(tǒng)籌安排。
(2)星期天第二節(jié)晚自習,由后勤科的相關管理人員帶領擬聘人員到崗位指定區(qū)域進行崗前培訓。
(3)星期天第三節(jié)晚自習,各個崗位擬聘人員在后勤科管理人員的監(jiān)管下到崗位上實習,做好第二天正式上崗的準備。
4.崗位考核模式
班主任協助后勤科的相關管理人員,每天按照7個崗位的不同職責,記錄當天的勞動紀律和勞動效果,嚴格按照獎懲制度的具體實施細則落實到組、到人,如圖4。

圖4崗位考核模式
崗位考核是整個校園實踐服務活動成敗的關鍵,是同學們身心是否得到有效鍛煉和升華的難點,所以,要求管理人員必須協同班主任,公正公平,嚴明紀律,嚴格按照獎懲制度具體實施細則量化到組,落實到人。
考核分為三等:評比量化得分在80分以上的,定為優(yōu)秀;得分在60至79分的,定為合格;得分在60分以下的,定為不合格。考核每天一次,結果公布在教室黑板上。活動結束后,考核總分最后定為優(yōu)秀和合格的,在湖南省學業(yè)水平考查中記“社會實踐活動”6學分;不合格小組應繼續(xù)增加實踐服務時間,最后要達到考核合格標準。
可按班級的序列,從小到大,每個班的同學均參加一周的校園內志愿實踐服務活動。我校有18個班,每周1個班(每個月扣除放月假的那周),一個月能安排3個班,6個月(半年)即可全部結束。
后勤科管理人員對每個崗位每天一次考核,結果由班主任匯總,當天晚自習公布在教室黑板上。不合格小組的組長要寫當天的總結給班主任,班主任第二天重點督查這個小組。
校園實踐服務活動的經費目前只能靠辭退學校相關崗位的臨時工以及學校辦公經費來支持。
在領導支持下,我將上述模式在空閑時間對7個不同崗位進行了試運行,結果發(fā)現同學們熱情很高,我精心構建的高二成人預備期志愿實踐服務活動模式運行良好。(指導老師:謝延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