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的問題這么快就得到了解決,而且在辦理中邀請村民一起參與,大家提出的建議也被鎮上采納,這讓我們有了‘當家’的感覺。”談起當前隆昌縣在農村治理中的新變化,郭家祠村村民鄒明海贊不絕口,“小事急事就打‘黨群110’服務熱線,大事難事就通過‘黨群議政’商量著辦,村民關心的事和政府想干的事結合在了一起,就能辦成事、辦好事。”
2011年,隆昌縣各鄉鎮相繼開通了“黨群110”服務熱線,高效處理了許多村民反映的問題,但其模式單一,僅僅停留在“反映問題—解決問題”層面的“弊端”也逐漸顯現。今年5月,“黨群110”全面升級改良,除了深化及時為民排憂解難的服務能力外,更加注重“結果運用”:分析研判群眾關心的共性、難點問題,以“黨群議政”形式,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參與到問題處置當中,發揚基層民主,探尋基層治理新模式。
“黨群110”服務在身邊
走在龍市鎮龍市河邊的石板路上,微風拂面,當地村民王茂良感到說不出的愜意。“吃完晚飯,我們有散步消食的習慣,多了這12條石凳,走累了可以坐一下,方便多了。”
前段時間,正在鎮民情收集室值班的工作人員接到了王茂良的電話,希望政府在龍市河邊增加一些板凳,方便群眾讀書看報和休息。
“打了電話第二天,鎮領導就邀請村民一起查看了現場。”王茂良說,“板凳安裝在哪兒、安裝多少、什么樣式等一系列問題,都現場征求了我們的意見。”鎮領導當場指派由城管辦牽頭負責落實,并要求限期辦理完畢。“不到一周時間,12條石凳就安裝好了,方便了村民生活。”
在隆昌,群眾有困難就撥打“黨群110”已成為常態,各項機制也逐步完善。龍市鎮黨委書記李成剛說,熱線24小時開通并有四人輪流值班,反映的個人問題限時一對一解決;共性問題指定部門分管領導來解決;疑難問題分類提交給縣上來解決。同時,建立考核通報制,邀請群眾全程參與問題辦理和進行評分,嚴格考核獎懲。“要讓群眾知道反映的問題誰在辦、什么時候辦、怎么樣辦、辦到什么程度,全程與群眾有溝通、有聯系。”
當前,隆昌正積極開展土地流轉,土地是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林峰村村民李德兵就反映自家流轉土地面積“有問題”。鎮上農口部門人員隨即進行了核查,發現之前在統計時的確存在偏差,將一部分土地流轉面積統計到了其哥李德友家里,當即進行了更正。李德兵說:“土地重測時我們兄弟倆都在現場,事情解決得這么快,也沒出現什么矛盾,我特別滿意。”
提高村民“活躍度”
如果說龍市鎮對“黨群110”深化的著力點是在“前端”服務的高質量,那么黃家鎮則更加注重“后端”的深度開發利用。
黃家鎮將群眾反映的問題全部建立臺賬,并每月進行分析研判,將群眾反映集中的共性、難點問題,以“黨群議政”的形式,發動村民,問題一起議、事情一起辦,提高村民參與“活躍度”,將村鎮治理推向縱深。
黃家鎮“黨群議政”的首個議題是“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參會村民提出了包括居民房前屋后的環境保護,垃圾坑的填埋治理以及增設垃圾站等建議,會后不僅鎮黨委會經過研討制定出臺了相關文件,村民提出評選“衛生星級示范村”的建議也被采納。
熊家林村和張施村被評為黃家鎮首批衛生星級示范村,熊家林村村支書鄭興建說:“被評為示范村大家很高興,我感到組織對我們村工作的肯定,我們將再接再厲保住示范村的牌子。”
通過“黨群議政”,村民不僅在行動上保護了環境,還在思想上提高了認識,實現了由治標到治本的轉變。“群眾智慧不可小覷。”談及隆昌開展的“黨群議政”,內江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莫冬虎表示,在農村基層治理中,需要更多傾聽來自群眾的“好聲音”,才能將政府治理與群眾自治有機結合,執政行為與群眾期盼有效統一。
說到點子上 辦到心坎里
在實踐過程中“黨群議政”也不斷進行改良,前期是每月一次,群眾反映太頻繁。“議題提出到群眾參與商討,得出結論,實施解決需要一個過程,后期經鎮黨委會討論決定改為兩月一次。”黃家鎮黨委書記呂宏說。
今年9月,經過改良的“黨群議政”再次亮相,在議政流程上更加明確規范。9月5日,黃家鎮發布了“農村壩壩宴及食品安全”的議題公告,村民都可以去現場表達觀點。9月10日,“黨群議政”院壩會如期召開,10多個村組村民匯聚一堂。
“辦壩壩宴的各類食物要分類存放,這樣能避免交叉污染和食物中毒。”九龍村三組的肖順高提議。
“每一樣食品做好留樣,將燒開水的人也納入管理。工作人員有危機意識,我們吃飯也放心。”酒谷村八組的袁兆良說。
“生火做飯也要格外注意,灶臺要合理選址,規范火源水源的利用。”何家村村民何烺坤說。
有過前兩次的“經驗”,群眾發言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參會村民也達到100多人。9月20日,“黨群議政”商議會召開,村民代表與村“兩委”、鎮政府人員一起,商議并匯總由群眾提出的有建設性、代表性、可操作性意見。9月30日,由鎮黨委牽頭各部門召開了“黨群議政”會診會,研究制定解決方案。
參與了此次議政的郭家祠村村民劉思和發現,村務公開欄上及時貼出了鎮黨委針對食品安全管理下發的文件。而前幾天,村“兩委”也找到劉思和等村民代表,一起商議準備將“崇尚節約、節儉辦宴”的新風尚寫進“村規民約”,目前正在商議一些條文的細節,“議政硬是議到了點子上,辦事辦到了村民的心坎里!”
責任編輯:馮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