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時間:
班級活動或體育課間隙,全班同學一起參與
角色分配:
裁判員:1名,負責掌握游戲時間、判定游戲結果;
壞蛋杰瑞:1名,在草地上抓螞蚱、灑農藥;
螞蚱:30名,在草地上覓食并躲避小鳥的捕食;
小鳥:12名,捕食螞蚱并躲避老鷹的捕食;
老鷹:3名,捕食小鳥。
備注:螞蚱、小鳥和老鷹人數越多越好玩,人數比例應基本維持在2:6:15 。
道具準備:
紅領巾3條、塑料飲料瓶1個、便利貼(雙色,兩種顏色分別為30張和12張)、抽簽用紙條(分別寫上相應數量的三種角色)
游戲規則:
裁判員給大家介紹游戲規則:
抽簽賦予角色,各自歸位;
老鷹頭上須綁上紅領巾,螞蚱和小鳥背后須貼上相應顏色的便利貼;
各自場地須劃分好,所有成員都只能在活動區域內活動,跑出區域即為犯規,須被淘汰出局。
“食物鏈”一詞是英國動物生態學家埃爾頓于1927年首次提出的。生物之間以食物營養關系彼此聯系起來的序列,就像一條鏈子一樣,一環扣一環,在生態學上被稱為食物鏈。我們通過這個小游戲來感受生態系統中的這種關系。
第一局
1.裁判喊:“新的一天到了,小螞蚱出動喝露水啦!”螞蚱可以在草地上蹦跳。
2.裁判喊:“天亮啦,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小鳥們飛出鳥窩抓草地上的螞蚱,拿到螞蚱背后的便利貼即為抓到螞蚱,抓到螞蚱的小鳥帶著便利貼回窩。每只小鳥必須抓到一只螞蚱,否則就會餓死;也不能多抓螞蚱,否則會撐死。此環節裁判適當控制時間,約一分鐘左右。
3.裁判喊:“老鷹來啦,小鳥們快回窩!”老鷹蹲守在鳥窩旁邊抓回窩的小鳥,拿到小鳥背后的便利貼即為抓到小鳥。每只老鷹必須抓到一只小鳥,否則就會餓死;也不能多抓小鳥,否則會撐死。此環節也需控制時間,約一分鐘左右。
4.失去便利貼的螞蚱和小鳥即為“被吃掉”,沒有拿到便利貼的小鳥和老鷹即為“被餓死”,抓到超過一只螞蚱的小鳥以及超過一只小鳥的老鷹會“被撐死”,都要被淘汰出局。
第二局
1.與第一局第1環節相同。
2.與第一局2、3、4環節相同,但是抓螞蚱的群體中多了一個“壞蛋杰瑞”,且杰瑞抓螞蚱的數量不受限制。由于螞蚱大量減少,被餓死的小鳥也會增多。
第三局
1.與第二局1、2環節相同,但是壞蛋杰瑞拿著農藥噴霧劑過來對準螞蚱噴灑農藥(將飲料瓶瓶口對準螞蚱做噴灑狀,瓶口接觸到螞蚱身體,即視為螞蚱被灑到農藥而死去),說:“你們這群害蟲,我要消滅你們!”螞蚱挨個死去,只留下一只。
2.由于螞蚱數量太少,大多數小鳥都被餓死了,或被老鷹吃掉。
3.老鷹守在空蕩蕩的鳥窩前面,漸漸也餓死了。
杰瑞一意孤行,破壞了食物鏈的平衡,導致螞蚱、小鳥、老鷹相繼死去。他終于明白了在生態系統中,如果一個物種受到傷害,其它物種甚至整個生物界的生存都會受到打擊。然而這已經晚了,最后他成了這個小世界里最孤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