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房地產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工程施工企業在經營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也進行了不斷的探索與創新,以適應企業內部的需求和外部環境的變化。文章就企業信用管理在工程施工企業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工程施工企業;信用管理;業主
1、信用管理重要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間經濟活動越來越密切,但是長期以來, 我國一些施工企業飽受拖欠帳款之苦。有的企業的逾期應收帳款居高不下, 大量呆帳、壞帳吞噬了預期的利潤, 這種狀況使這些企業陷入了繼續施工與催要欠款兩難的境地。但是由于我國傳統的信用文化和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社會信用體系發育程度低,信用秩序相當混亂,信用缺失大量存在,如帶資施工逾期不還;業主,施工方,物資企業間的三角債大量存在;偷工減料、欺詐事件屢有發生等。
其實, 信用的治理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運作, 政府應該在構建大的社會信用體系, 尤其是法制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 企業需要在一個健全的法制環境和一個有序的市場中賴以生存。但是政府只能提供服務職能, 而信用風險的控制、信用風險控制體系的構建最終需要依靠施工企業自身的努力。
我國企業由于受傳統的經濟體制和管理模式影響, 內部管理機制不盡合理, 缺乏信用管理職能。由于信用關系的不斷發展、擴大,給交易雙方帶來了不確定性,這就是信用風險。建筑企業客戶信用管理存在的主要風險有:(1)客戶拖欠的風險;(2)客戶賴帳的風險因此, 只有通過加強企業信用管理來降低企業交易成本、促使企業現金良性流動,才能使施工企業獲得良性健康發展
2、國外施工企業信用管理狀況
在歐美國家,信用管理的發展已有近160年的歷史,形成了比較完善的信用管理體系,信用觀念早已深入人心,成為經濟正常運行的潤滑劑,其信用管理體系有如下經驗。
一是完善、齊全的信用管理立法制度無論是大陸法系國家還是英美法系國家,其民法典普遍確立了信用原則,使之成為整個民事活動的基本準則,也是現代民法的最高指導原則。
二是信用文化發達,講究信用蔚然成風建立全社會的信用意識,是奠定守信行為的基礎。在西方國家,信用作為商品已經成為個人和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通行證。講信用已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業主企業以擁有較高的信用等級為榮,以擁有信用為實力和財富的象征,信用已成為參與市場經濟的第一要素。
三是開放、準確、可靠的信息數據西方國家對業主企業信息公開化有較明確的規定,從而保證企業經營的一些數據能以合法的方式為其他企業獲得。
四是優質、周到的信用服務商。在企業以信用方式進行交易全部過程中,均有規范的中介機構為之提供相關服務,這就保證了企業以信用方式進行交易的可靠性。
五是嚴格、有效的信用管理懲罰機制對不遵守信用的企業,可通過完善的網絡和宣傳體系,使之無法同任何其他企業繼續進行交易。
3、我國企業信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3.1施工企業處于信用市場的弱勢地位
盡管近些年來建筑市場得到了逐步規范,但是由于建設單位擁有多種主動權,以及工程業務競爭激烈,致使施工企業在建筑市場中的弱勢地位更為明顯。當前,建設單位普遍要求巨額墊資、大幅壓價、隨意拖欠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施工企業生存發展。
3.2施工企業同時又是信用缺失方
據資料顯示,施工單位信用缺失的現象也很普遍,主要表現在:不計成本低價搶標、不履行投標時對人員、設備、資金的承諾、出借企業的資質、人員資質、向其它單位借用企業的資質、人員資質非法掛靠承攬工程、將工程非法轉包或將工程主體違規分包、將工程分包給不具有相應資質的分包單位、靠賄賂、圍標、串標等手段中標、提供虛假材料,騙取中標、為節約成本、搶工期而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置工程質量與安全生產于不顧等。
3.3業主客戶的信用問題。
業主行為主要體現在合同方面(合同簽訂和合同履行)和經濟方面。一些業主盲目投資,擅自開工,規避招標,拖欠工程款及設計、咨詢等費用,違規收費,強行壓價或要求墊資承包,不辦理質量安全監督手續,不認真履行業主責任等。在建筑市場交易過程中業主處于有利地位,業主的失信行為不僅影響了建筑市場正常秩序,影響了工程建設項目目標的實現,而且造成了建設領域龐大債務鏈的形成。
3.4政府業主客戶的信用問題
施工企業都希望接觸到政府客戶,但是有些地方政府喜歡搞“形象工程”,沒有或缺乏資金盲目上馬,套國家建設資金。如果政府職能部門監管不力,執法不嚴,容易引起制度上、環境上的漏洞和動蕩。隨著建筑市場的繁榮,商業經濟領域的信用管理也變的越來越復雜。
4、加強施工企業信用管理的途徑探討
4.1建立政府主導的工程信用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企業信用管理制度離不開政府的支持,政府對業主企業信用管理制度的實施和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需要建立、健全信用管理的相關法律和制度,通過國家宏觀制度的完善為業主企業信用管理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要加大執法力度,對那些惡意欺詐行為要嚴懲不貸。
4.2建立施工企業間合作組織
建立施工企業間合作組織即是說每個企業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信用缺失的合作伙伴,但是一個公司的力量是弱小的,在談判合作階段由于信息不對稱等原因有可能不了解潛在合作伙伴的信用情況。如果有一個施工企業的合作組織,每個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各種不良信用客戶都可以對客戶建立信用檔案并且在合作組織這個平臺上信息共享,這樣就可以獲得更全面的客戶信用信息。
4.3施工企業內部建立信用部
在施工企業內部架構中建立信用部門,和工程部,財務部等傳統公司的組成部門并列,這樣才能更好的加強信用管理。據研究表明,如果信用部經理由財務部經理兼任,那么呆賬壞賬的控制會傾向于嚴格。如果由市場開發部經理兼任,那么有可能是呆賬壞賬的管理過于寬松。因此也可以采取矩陣管理模式,抽調專門人員擔任信用經理,并且信用部的員工下放到工程項目部,信用經理和項目經理對其進行雙重領導,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人員的作用。
5、結語
信用管理是一門交叉學科,涉及到市場、財務、商法、信息、數學、統計、數據等各個學科部門,要想搞好信用管理,就要認真對待信用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只有培養出了良好的工作人員,建筑施工企業在經營管理中才能夠把企業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沈蕾,卜慶軍,陳戎. 我國建筑施工企業信用管理現狀與發展研究[J]. 消費導刊,2009,02:130-131.
[2]趙志剛. 如何加強施工企業信用管理[J]. 科技資訊,2009,26:183.
[3]任雪梅. 淺析大型通信施工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及效率提升對策——從財務管理角度分析[J]. 現代商業,2010,02:128+127.
[4]張維,彭偉,符開業,別俊容. 施工企業雙向全程信用管理體系研究[J]. 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08:32-33.
[5]吳文忠. 施工企業客戶信用管理問題探析[J]. 東方企業文化,2010,04:164.
[6]吳守東. 施工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初探[J]. 財會研究,2010,13:45-46+55.
[7]孫鵬,施海球,倪立芬. 基于AHP的施工企業信用標準體系研究[J]. 建筑經濟,2006,S1:40-42.
[8]孫恒興. 構筑施工企業信用管理的基石[J]. 中外建筑,2013,12: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