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高層建筑施工技術也應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本文主要就高層建筑施工的特點、高層建筑的基礎工程的施工技術、轉換層施工、應用后澆帶施工等展開討論,并提出一些完善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建議。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探討
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高層建筑在城鎮里隨處可見。高層建筑不僅可以節約土地資源,而且對于緩解土地和住房緊張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高層建筑在施工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例如:工期長、工序多、地基埋置深、高空作業風險大。由于高層建筑施工中存在項目繁多、工程量多、工期長、結構復雜等一系列的特點,因此對其施工技術有更高的要求。目前常用的技術固然是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但如何在現有施工技術上的基礎上進行完善,也是直接影響著工程的順利進行。本文在分析高層建筑的施工特點和常用的幾種施工技術后,對完善施工技術提出看法,謹供大家略做參考。
一、高層建筑施工特點
高層建筑無論從高度、面積還是構造方面來說,其都與普通高度的建筑物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高層建筑在施工過程中也存在不一樣的特點。
(一)地基埋置深
為了保證高層建筑整體的穩固性和,其地基的埋置深度應大于建筑物高度的十二分之一,在地基深的情況下進行施工,有一定的處理難度。高層建筑的地基對承載力的要求很高,對不均勻沉降比較敏感,不僅成本花費高,也會延長工期。因此,地基的深埋處理,是高層建筑施工的重點之一。
(二)高空作業風險大
高層建筑本身的高度很高,在進行高空作業時,需要垂直運輸大量的材料、工具及設備。高空作業主要包括洞口、臨邊、懸空、交叉、攀登等五種基本類型,施工人員所冒的風險大,可能被落下的物體砸傷,也可能墜落摔傷。此外,如果不注意防火、防水,容易發生傷亡事故。
(三)施工工程量大
高層建筑層數多、工作面大、結構復雜、項目多、工程量大,因此也需要許多相關單位、部門進行協調,甚至對于一些超大型建筑,還要求多個步驟同時進行,這就為高層建筑施工的設計、組織、協管等工作增加了工程量,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四)施工時間長
高層建筑由于其本身結構復雜,高度高,體積大,項目繁多,因此有很大的工程量。這就決定了其施工的時間必然較長。工期的長短還與當地的氣候環境、施工技術、施工工程量(是否包含室內裝修和室外綠化等)、地質條件、等很多方面有很大的關系。
二、常見的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探討
(一)高層建筑的基礎工程的施工技術
我國目前高層建筑地基基礎的工程施工情況存在缺陷,例如,施工部門為了縮減工期,盡早完成任務,在不適合施工的情況下并沒有采取措施來確保施工質量,造成建筑物后期出現諸多問題。測量放線是保障高層建筑基礎工程施工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嚴密準確的測量能提供必要的技術保障,使工程按設計圖紙順利進行。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能很大程度上影響工程施工質量。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工程測量方面也出發明出很多高新技術,這就要求測量人員與時俱進,學習全新的科學知識,熟練掌握新設備的使用方法。
基樁和聯接于樁頂的承臺構成樁基礎。建筑樁基通常為低承臺樁基礎,低承臺樁基指的是樁身全部埋于土中,承臺底面與土體接觸。樁基礎被應用廣泛在高層建筑中。鉆孔灌注技術影響著樁基的質量,而鉆孔、灌注這兩個工序更是整個基礎工程的關鍵。并且在施工時,必須要通過動態測試測得樁基礎的承載力,以保證整個建筑的穩固性。
(二)高層建筑轉換層施工技術
在高層建筑中,由于其一定層數以下和以上的功能及結構不同,例如:承重構件的布置不同,豎向管道的位置不一樣,這都需要在這里進行轉換,所以特別設置一個轉換層。可以通過比較大的梁來改變承重柱的位置,將上層承重柱的力傳遞到下層不對應的承重構件上,還可以通過管道的走向來改變豎向管道的位置。比如在一些低層商用、上層住宿的高層建筑中,為了滿足建筑多功能的要求,往往需要采用一定的結構形式進行轉換處理,也就是設置所謂的“轉換層”。轉換層常用的結構形式包括斜桿桁架式、板式、空腹桁架式、箱形和梁式。
(三)高層建筑后澆帶施工技術
在高層建筑中,低層裙樓和高層主樓之間會產生差異沉降、鋼筋混凝土的溫度應力及收縮等問題,這需要通過后澆帶進行處理。后澆帶指的是在梁、板(包括基礎底板)、墻等結構中預留的具有一定寬度且經過一定時間后再澆筑的混凝土帶,其目的是解決高層建筑的混凝土收縮、溫度應力、結構不均勻沉降等問題。按照后澆帶的不同作用,可將其劃分為三種:后澆降帶應用于解決主樓和裙樓的差異沉降問題;對于鋼筋混凝土的收縮變形,需要后澆收縮帶來處理;而能夠解決混凝土溫度應力的則稱為后澆溫度帶。高層建筑后澆帶的施工應該根據設計圖紙、規范要求和實際情況合理的進行設置,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確保后澆帶質量的安全可靠性。
三、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完善措施
(一)有序協調各施工單位
由于高層建筑工程量大,項目繁多,所以在施工過程中通常需要多個部門的工作同時配合進行配合,例如:建筑、電氣、暖通、供水、室內裝潢。如果不能充分全面的協調各單位的工作,尤其在一些交叉施工的細節問題上,很容易出現失誤,嚴重影響工程進度和質量,造成甚至造成安全隱患。由此可見,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各部門的有序協調是至關重要的。
(二)嚴格控制施工條件
高層建筑無論在使用功能還是質量方面,都需要達到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施工前要確立完整可行的施工方案,從施工環境、條件限制、技術要求、施工時間等多個方面綜合分析,縱觀大局,明確各單位的具體責任。還應組織成立質量監管小組,確保建筑物的質量由專業技術人才嚴格把關。施工過程中的器械設備要根據高層建筑施工的具體情況來確定,正確并熟練掌握機械設備的使用方法。如果施工時出現意外狀況,則應對施工方案做出及時的調整,保證高層建筑施工質量的可靠。
(三)注重必要的養護措施
泵送混凝土由于具有縮短施工周期、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等特點,被廣泛用于高層建筑施工當中。但也會出現混凝土強度不足的問題這大多是由施工人員過度追求工期的縮短而忽視了對混凝土的養護造成的。施工人員應本著大局意識,對養護工作提起足夠的重視。養護應注意其時間、水量、是否需要覆蓋、氣候條件等問題,良好的養護是高層建筑施工質量過關的必然要求。
(四)勇于進行技術革新
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十分復雜,傳統的施工技術已經逐漸不再適用于用戶現代化的理念,也難以滿足建筑物自身對于抗性和耐性的嚴格要求。這就需要相關技術人員及時學習新的科學理念,敢于革新技術,運用新的施工方法,簡化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為用戶創造更多的便利。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高層建筑越來越多的投入使用,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變化,對住房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尤其是對于高層建筑,其建筑質量直接影響住戶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在今天,高層建筑有利于解決我國人口眾多、土地緊缺、住房緊張的問題。目前的高層建筑施工存在結構復雜、功能多樣、要求高、施工難度大、工期長等特點,因此,必須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使高層建筑的結構及功能更為完善。
【參考文獻】
1.周麗娜、董英輝.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控制分析[J].科技促進發展.2011年04期.
2.傘國濤、高玉龍.高層建筑施工質量控制措施淺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年17期.
3.戴標兵、范慶國、趙錫宏.深基坑工程逆作法的實測研究.工業建筑.2005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