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態設計是建筑行業不斷發展與進步的產物,生態建筑具有一定的環保意義,也是目前我國建筑施工單位較為常用的設計方法。高層建筑的生態設計不但對建筑行業有著重要的影響,還會社會生態環境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這種設計可以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還可以美化生態環境。高層建筑可以緩解我國由于人口過多而帶來了住房緊張問題,而生態設計可以使人類與自然環境的相處更加和諧。本文分析了生態設計的概念,討論了高層建筑生態設計的具體措施以及對形態的影響。
【關鍵字】高層建筑; 生態設計; 形態; 影響
高層建筑可以緩解人口帶來的住房壓力,還可以使我國的建設更加現代化,隨著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發,生態環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壞,為了改善這一問題,建筑行業也采取了積極措施,高層建筑的生態設計是一項先進的技術,其是建筑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也指引著建筑設計的發展方向。高層建筑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比較常見,這類城市的生態環境問題也由于人口數量的增多而日益嚴重,通過高層建筑生態設計,可以有效的改善生態環境問題,提高建筑行業的發展水平。
一、生態設計的概念
高層建筑的生態設計是一項較為前衛的理念,其主要作用是通過多種有效的措施減少建筑材料的消耗與浪費,以及對周圍環境的破壞。建筑設計中,建筑保溫與隔熱是較大的能耗項目,通過減少這兩種施工項目的能耗,則可以有效的達到節能減耗的目的。我國對建筑設計的生態研究起步比較晚,很多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將生態設計很好的應用在建筑設計中,而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高層建筑的施工難度相對較大,而且在施工的過程中也存在很大問題,常見有的通風效果差、自然光較少、能耗大以及隔音效果不好等等。通過生態設計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而且經過實踐發現,這些生態設計的方式也會對建筑的形態帶來一些影響,很多生態設計的建筑物形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生態設計需要遵循一些原則,首先要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條件改善建筑的通風以及隔熱效果,要通過改變建筑的結構,增強建筑的自然風以及自然光,其次,還要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過度利用,要減少能耗,避免對建筑材料的浪費,實現生態與建筑的平衡發展。
二、高層建筑的生態設計以及對形態的影響
1、高層建筑屋頂的生態設計
高層建筑在施工的過程中,對質量與安全有著較高的要求,這類建筑的屋頂一般采用的是圓柱體以及立方體的建筑材料,這種建筑結構類型比較單一,而且缺乏創意,在社會中辨識度很低,無法滿足人們對個性化的追求,框架結構的建筑設計由于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受到了建筑單位的青睞。屋頂是建筑施工的重點項目,屋頂的生態設計可以滿足人們對個性的追求,還能提高建筑的美觀性。屋頂的材料對建筑的隔熱效果有著一定影響,生態設計中,一般采用屋頂架空板以及綠化平臺來提高屋頂的隔熱能力,同時屋頂材料應用選用蓄熱低、反射率高的材質,或者,早屋頂建立太陽能板,這也是利用可再生的資源的一種環保方式。
2、外墻設計要點
雙層維護結構,稱為“可呼吸的皮膚”,通過設置雙層外墻,使空氣在“雙層”間自由流動,并通過空氣動力學的作用,迅速帶走熱空氣,形成自然對流。還可以利用文丘里管喇叭口的抽吸作用,將熱空氣由下而上抽吸,形成強制對流,達到良好的降溫作用。而在冬季,雙層外墻將可以形成一個溫室。有利于節約采暖,同時還可以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由于高層建筑的直接開窗會造成局部紊流,不易控制,而雙層維護結構可以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3、遮陽要求的設計模式
外墻遮陽板設計,并根據不同地區冬夏兩季的太陽照射角度來進行設計遮陽板的角度。采用精心設計的固定遮陽板,夏季遮避太陽輻射,冬季卻能把熱量帶進室內。還可采用各種材料、形式的遮陽板,以及不同的分格方式,從而形成千姿百態、各不相同的建筑立面,豐富了建筑的體形并構成了建筑細部,形成建筑的造型語言。建筑外墻遮陽的生態設計,可以提高建筑的隔熱性,增加建筑的功能,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這也可以提高建筑的舒適度,滿足人們對建筑的新要求。
4、綠化平臺
空中庭院的創造通過這些平臺綠化,可以減輕高層建筑的綠島效應。同時可作為綠化和景觀設計,作為休憩和公共空間。雖然建筑的使用空間相對減少,但這種方法為整座大廈提供了大量的休息和綠色的自由空間,使人更加方便的接近自然,使得大廈成為一個生態小城市,同時也為城市綠地、公共空間減輕了壓力。而人在建筑中產生舒適感,無形中也提高了建筑的商業價值。在立面景觀上,可以避免以往高層建筑那種只能在豎線條、橫線條上做文章的限制。由于局部地挖空,使得建筑由整體的實而產生巨大的虛實對照,并且由于凹凸產生了光影變化,形成獨特的建筑語言,從而極大豐富了建筑形象。
5、通風和采光設計
采用自然通風的高層建筑,應該從形狀上最大限度的面向所需要的(夏季)風向展開,并設計成進深相對淺的平面,使流動的空氣容易穿過建筑。自然通風能依靠空氣的自然流動,減少對機械通風和空調的需求,節省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并獲得了新鮮空氣,增加了舒適感。自然采光同樣需要減小樓面的進深。如果不能滿足自然通風和采光要求,則可采取中庭作為緩沖空間,解決自然通風和采光問題??諝馔ㄟ^沿中庭上升而形成對流,并可通過中庭進行輔助自然采光。同時中庭設置也是建筑中的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場所,是一個富有情趣和魅力的空間。
6、表面綠化設計要求
植物能夠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同時能夠清除甲醛、苯和空氣中的細菌,遮擋灰塵,形成健康的室內環境。它通過新陳代謝的蒸發作用可以蒸發水分,從而控制和保持環境的溫濕度。如一棵大樹每天增發450升水,相當于5臺每小時耗能2500千卡的空調每天工作19小時才能完成。而且空調是將熱量從室內轉至室外,并且消耗電能,使城市的溫度增加,形成城市熱島,而樹的蒸發就不會有這些負面作用。
由綠色植被的墻體,可以通過葉片的吸收和反射作用降低燥熱。在夏季輻射很強時,有綠色植被的墻體(西墻)平均溫度比無植被的墻體平均溫度可以低12.7℃。
三、結語
通過實踐發現,在高層建筑工程中運用生態設計可以有效的提高設計的質量,促進建筑行業的發展。生態設計主張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資源以及自然條件,減少對能源的消耗,這種方式具有環保的作用,而且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我國的人口數量比較多,為了緩解住房的壓力,高層建筑的數量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越來越多,其在施工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而通過生態設計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生態設計是建筑行業未來的趨勢,其對建筑的形態也有一定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賀向群.與居住環境和諧發展的高層建筑生態設計分析探討[J].中外建筑. 2009(06)
[2]高振華;王軍;關于居住區商業建筑空間設計手法的探討[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4卷)[C];2010年
[3]田真.高層建筑的生態設計及對形態的影響[J].中外建筑. 2002(02)
[4] 高梅.生態設計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淺析[J].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