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重慶市的住宅產業化發展現狀的調查結果為基礎,分析了重慶住宅產業化發展的特點及其存在的問題。并此基礎之上,提出適合重慶市發展住宅產業化的政策措施。
【關鍵詞】重慶住宅產業化;發展基礎;政策措施
1、研究背景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建立,我的經濟有了快速發展,其中,房地產行業首當其沖。然而,我國的住宅建設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首先,城鎮住宅的供應不能滿足市場需要,新開樓盤哄搶的現象屢見不鮮;其次住宅建設水平不高,科技含量較低;再次住宅行業造成了極大的能源消耗。因此,我國住宅產業化的研究已經迫在眉睫,必須提高建設水平,提高科技含量,減少能源消耗。
推進重慶住宅產業化,有利于促進重慶建筑業的發展,有利于促進重慶建材生產及供應鏈的發展,有利于重慶產業結構的調整,有利于重慶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開展重慶住宅產業化發展基礎研究,是總結重慶住宅產業化發展現狀,繼續推進重慶住宅產業化發展的必然要求[3]。
2、重慶住宅產業化發展現狀研究
重慶在國內對住宅產業化的探索和研究開始較早,但是進展較為緩慢,除了重慶地理條件的原因外,還有就是理論上的研究較多,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較少,形成的示范工程有限。在2010年后,重慶市住宅產業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面臨著很多的問題。
我們選用模糊綜合評價的方法對重慶市住宅產業化發展狀況進行評價,具體評價指標如圖2-1所示。選定評價指標和建立模型之后,選用調查問卷的方法收集數據。我們就重慶市住宅產業化發展現狀向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建筑公司、房地產公司、勘察設計院等相關單位及其相關專家進行調查走訪。通過親友幫助以及訪談的方式發放了眾多紙質問卷,另外還有在相關網站上發放了電子問卷,后經過郵件方式回收問卷,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本次問卷共發放205份問卷,其中紙質問卷89份,收回79份,有效問卷67份,有效率84.8%;電子問卷116份,收回91份,有效問卷70份,有效率76.9%?;厥諗祿峭ㄟ^SPSS軟件整理的。
分析后發現重慶市住宅產業化發展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是著力推動成品住宅建設,以成品住宅為突破口發展住宅產業化;
二是住宅產品標準化、通用化水平較低,建筑材料制品的生產與供應還停留在原材料供應的概念上,形成的產品種類少,經常出現“有材料,無制品;有制品,無產品”的現象;
三是建筑業全員勞動生產率穩步增長,從2006年10.21萬元/人增長到2010年的17.52萬元/人,但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見圖2-2。
四是施工機械化水平仍處于較低水平。
總的來說,十一五期間,重慶市住宅建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住宅數量大幅度增長,機械設備趨于大型化,但是施工機械化水平有所降低。因此,重慶的住宅產業化仍然處于較低的水平。
3、重慶住宅產業化推廣措施政策研究
3.1重慶市住宅產業化推進原則
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和分析,結合相關資料,重慶市住宅產業化發展可按以下原則進行:
3.1.1漸進性原則
住宅產業化的發展除了需要相應的經濟條件,更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然而目前重慶市的經濟水平還不具備大規模發展住宅產業的能力,因此重慶市住宅產業化發展一定要與當地的經濟發展相適應。
3.1.2改造和重建相結合
為了更好的推進重慶的住宅產業化發展,把原有的企業進行重組,將資源集中化,吸收其先進的生產技術、設備和施工工藝,期望在實現最大價值的同時降低成本。另外,應該有意識的建設一些示范工程,加強實際工程的應用,為住宅產業化的發展提供借鑒
3.2重慶市推行產業化住宅的實施步驟
3.2.1發展目標
為了加快重慶市住宅產業化的發展,必須明確發展的目標,然后才能制定相應的策略和措施。根據國家建委和重慶市建委的有關要求,重慶市現階段和今后的發展目標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具體如圖3-1所示。
3.2.2時間步驟
建議重慶推進建設住宅產業化城市的工作分為以下三個階段(如圖5-2)。
3.2.3重慶市住宅產業化的推廣政策
根據重慶市建委的發展要求和方向,結合重慶市住宅產業化發展現階段和今后的發展目標,本文提出了針對重慶市實際情況的住宅產業化推廣的政策框架體系,主要包括技術政策、經濟政策、結構政策、組織政策和布局政策。
1) 技術政策
技術政策是政府為了產業化住宅的興建,對產業化技術進行宏觀調控的政策,在過程中對采用先進的新技術、設備、工藝和管理方法提供支持。技術政策主要包括一下幾個方面:①推進住宅建筑標準化;②住宅部品化和工業化的開發;③先進建筑結構與工藝體系開發推廣;④促進研究開發住宅建筑施工與管理技術;⑤住宅建筑節地節能;⑥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⑦人才培養;⑧住宅產業科技創新。
2) 經濟政策
經濟政策是政府為了加快重慶市住宅產業化的進程,鼓勵建設企業對住宅產業化項目的開展,對企業進行稅收減免和銀行貸款利率優惠等政策。主要從財政、金融、稅收和保險四個方面開展。
3) 結構政策
結構政策是為了實現住宅產業結構的合理化,確定住宅產業的分布和比例以及發展先后關系而采用的政策。通過對住宅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加快重慶市住宅產業化的發展進程。采用的結構政策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①保障住宅產業優先發展地位;②確定住宅產業內各企業的發展次序;③引導住宅產業主體從相關行業分離;④促使產業主體專業化、規?;l展。
結論
(1)深入分析了重慶市住宅產業現代化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的主要問題,并進行了評價,得出重慶市住宅產業化發展現狀較差,接近于一般,但還沒達到一般水平,同時具備一定的發展基礎,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
(2)構建了以技術管理體系、組織管理體系及產業化動力機制組成的住宅產業化管理體系框架,為推動重慶市住宅產業化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
(3)參照重慶市現階段住宅產業化的定位和今后的發展目標,制定了重慶市發展住宅產業化的推廣政策措施。
參考文獻
[1]李世蓉.國外住宅產業化發展及啟示[J].建筑科技,2004(2)
[2]聶梅生.我國住宅產業化的必由之路[J].房地產世界,2004(3)
[3]姜陣劍.國內外住宅產業化的對比分析[J].建筑經濟,2004.9
作者簡介:鄧瓊(1969~),女,重慶市永川人,大專,工程師,主要從事建筑施工質量技術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