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們所居住的住宅,購物的商店、商場,觀看體育比賽的看臺及體育館,還有辦公樓等等,這些人們賴以生活、學習、工作的場所即建筑物,無論是簡單還是復雜,其中都包含有基礎、柱、樓蓋及屋蓋等結構構件,它們組成房屋的骨架,支撐著建筑,承受著各種外部作用,因此,在建筑設計中,結構的設計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的,本文就建筑結構設計談談看法。
【關鍵字】建筑結構 功能 鋼結構 開裂
一、建筑結構的功能要求
結構在規定的設計使用年限內,應滿足安全性、適用性、耐久性等各項功能要求。
1.結構安全要性要求
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時,能承受可能出現的各種作用。
在設計規定的偶然事件發生時及發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體穩定性。所謂整體穩定性,是指在偶然事件發生時和發生后,建筑結構僅僅產生局部的損壞而不致發生連續倒塌。正確的結構計算時保證建筑物安全的前提,除對建筑結構、構件進行必要的計算外,對陽臺欄桿、樓梯扶手、構件接縫等,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證其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和可靠。
2.結構耐久性要求
結構在正常維護下具有足夠的耐久性能,所謂足夠的耐久性能,是指結構在規定的工作環境中,在預定時期內,其材料性能的惡化不致導致結構出現不可接受的失效概率。從工程概念上講,就是指在正常維護條件下結構能夠正常使用到規定的設計使用年限。
3.結構適用性要求
結構在正常使用時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如受彎構件在正常使用時不出現過大的撓度等。由于建筑物所處的環境和使用性質不同,除滿足空間尺寸要求外,還要滿足某些建筑物的特殊要求,如保溫、通風、隔熱、吸聲等,在構造設計時要綜合相關專業的技術知識,優化設計,選擇經濟合理的構造措施,滿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二、地基與基礎設計
基礎的設計是指基礎底面積計算、基礎結構選型以及材料、構造措施的確定等一系列工作,地基承載力是基礎設計的重要參數,它是指在地基穩定的條件下,地基單位面積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力,也稱為耐力,如果基礎對地基的壓力小于地基承載力,地基將是安全和穩定的。反之,地基將會出現較大的沉降變形,甚至是更嚴重的破壞。
2.地基與基礎的設計要求
(1)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
基礎是建筑物的底部構件,對建筑物的安全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基礎需具有足夠的強度來承擔和傳遞整個建筑物的上部荷載,為保證建筑物的正常工作,還應保證基礎和上部結構有足夠的剛度。
(2)具有較高的經濟合理性
基礎工程量、造價和工期在整個建筑物中占有相當的比重,基礎工程的造價可占工程造價的1/3,應選擇良好的地基場地,合理的構造方案,價廉物優的建筑材料等,以減少基礎工程的投資。
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3)由于基礎埋設在地下土層中,給建成后的檢修和加固帶來了不便,因此,在選擇基礎的構造形式與材料時,要充分考慮建筑物的耐久年限,防止提前破壞影響建筑物。
三、鋼結構設計
鋼結構是指用熱軋型鋼、鋼板、鋼管或冷加工的薄壁型鋼等鋼材通過焊接、螺栓連接成鉚接等方式制造的結構。設計鋼結構時,應從工程實際出發,合理的選用材料、結構方案和制造措施,滿足結構構件在運輸、安裝和使用過程中的強度、穩定性很熱剛性要求,并符合防火、防腐蝕的要求。宜優先采用通用和標準化的結構和構件,減少制作和安裝工作量。
鋼結構的特點
組成鋼結構的鋼材,由于其內部組織均勻,各向同性,是較理想的勻質材料,因而與其他結構材料相比有一系列優點。
(1)鋼材的強度高,抗拉和抗壓性能都好,因此,采用鋼結構可以大大減輕自重。例如,與同樣跨度、同樣受力的鋼筋混凝土屋架相比,剛屋架的重量僅為鋼筋混凝土屋架的1/3——1/4。
(2)鋼結構加工制造簡便、構件精確度高,施工周期短。鋼材在冶煉和軋制過程中的質量易于控制,材質的波動范圍小。
(3)鋼材的塑性好、抗沖擊韌性強,適宜于承受動力荷載和對抗震能力要求高的結構。
與其他結構構件的受力相同,鋼結構構件按受力形式分為軸心受力、偏心受力和受彎構件,其設計計算方法是以概率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法,由于鋼結構構件強度高、截面小,因此,應對其長細比進行限制,對受彎構件尚應進行撓度驗算。
鋼結構構件的焊接是基本的連接方法,螺栓連接在安裝連接中應用較多,按焊縫的截面形狀分為對接焊縫金額角焊縫,前者的受力性能好,主要是用于工廠的接料和重要部位連接,后者便于加工,是最常見的焊接形式,焊接應進行強度計算并應滿足有關構造要求,螺栓連接應滿足構造要求并應按不同受力形式進行強度計算。
四、混合結構房屋的結構構造
混合結構房屋的墻體布置,可分為縱墻承重、橫墻承重、縱橫墻混合承重、內框架承重等布置方案。根據房屋的空間受力性能(主要是抗側移剛度的大小),可分為三種靜力計算方案:剛性方案、剛彈性方案、彈性方案。其劃分主要依據是剛性橫墻的間距及樓蓋屋蓋的類型,大量的多層民用建筑一般都屬于剛性方案。
墻、柱應進行高厚比驗算,其目的是保證使用階段和施工階段的穩定性。對于帶壁柱的墻,除進行整片墻的高厚比驗算外,還應進行壁柱間墻的驗算。
圈梁、過梁和挑梁是混合結構房屋中經常遇到的構件,圈梁應按規定設置,過梁上的荷載與過梁上的砌體的高度有關系,當超過一定高度時,由于拱的卸荷作用,上部的荷載可直接傳到支座或洞口兩側的墻體上。挑梁的抗傾斜驗算,關鍵在于確定傾覆點位置和抗傾覆力矩,在設計中應予以重視。
剛性方案房屋的墻體、柱的計算實際上是受壓構件的計算,在豎向荷載作用下,各層墻體可視為上部偏心受壓、下部軸心受壓的構件,荷載由上向下傳遞,在風荷載的作用下,滿足一定條件時可不考慮其影響。
墻體裂開是混合結構房屋中常見的現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在結構設計中進行計算外,考慮構造上的要求采取適當的措施十不可缺少的,設計和施工中都應重視。以下是防止墻體開裂的措施:
1.防止溫差和墻體干縮引起的裂縫
由于溫差和墻體干縮等原因,可能引起房屋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出現墻體豎向開裂。為此,應在墻中設置伸縮縫,伸縮縫應設在因溫度和收縮變形可能引起應力集中,砌體產生裂縫可能性最大的地方。溫度伸縮縫的間距可按表中確定。
2.防止或減輕房屋頂層墻體裂縫的措施
屋面應設置保溫、隔熱層;屋面保溫層或屋面剛性面層及砂漿找平層設置分隔縫(間距不大于6m并與女兒墻隔開,縫寬不小于30mm);
在鋼筋混凝土屋面板與墻體圈梁的接觸面處設置滑動層,對于長縱墻,可只在其兩端的2——3個開間內設置,對于橫墻可只在其兩端各l/4范圍內設置(l為橫墻長度);
頂層屋面板下設置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內外墻拉通,房屋兩端圈梁下的墻體內宜適當設置水平鋼筋;
頂層及女兒墻砂漿強度等級不低于M5,女兒墻應設置間距不大于4m的構造柱,構造柱應伸至女兒墻頂并與現澆鋼筋混凝土壓頂整澆在一起,在房屋頂層端部墻體內適當增設構造柱。
結束語:在建筑設計中,要清楚的了解建筑構造設計的重要性,建筑類型很多,各類建筑使用性質和組成類型也不相同,在設計中應當充分的考慮到各個方面的問題,以避免設計中出現不必要的失誤。
參考文獻:
1.熊丹安,建筑結構,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2.宋占海,宋東,賈建東建筑結構設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