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基坑支護指的是為了保證地下結構施工及基坑周邊環境的安全,對深基坑側壁及周邊環境采用的支擋、加固與保護的措施,如果該支護工程做的不合規范極易導致發生深基坑工程施工事故,產生的后果相當嚴重。本文中筆者通過分析自己在深基坑支護工程中的經驗,總結了在深基坑支護工程中的施工監理方法。
【關鍵詞】深基坑支護 施工監理
一、施工前的準備
(一)、排降水工程的建設
在施工前應該根據該工程的施工要求和地質報告建設排降水工程,在基坑坡頂、坑底布置排水明溝和集水井,形成排水系統。排水溝縱坡宜控制在1‰-2‰。根據間距要求在基坑坡面上設置設泄水孔,以便能夠及時排出土體內的地下水。
(二)、施工技術準備
首先,提前讓現場施工人員熟悉施工圖紙和相關的技術措施并對其進行審核。然后,技術人員必須編制有關實施方案,并且將工程概況、施工方案、技術措施及特殊部位的施工要點、注意事項等告知全體施工人員,保證安全、透明的施工,另外對于工程測量及有關施工技術要進行交底和審核。最后,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圖布置施工機械,確保施工場地的水電暢通,并對各種施工機械做好維護和保養。
(三)、施工工具的準備
為了不影響工程的正常施工,需對施工工具提前做好維護保養,使施工機械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才能讓施工順利進行。另外需準備測量儀器及相關工具,比如J2經緯儀、DS1.5水準儀、全站儀、防銹防水鋼尺、塔尺、卷尺、線墜、墨水、線盒、鐵釘等。
(四)、考察地質情況
基坑支護最重要的兩點就是防止塌方和對外圍的安全防護,直接影響其的是地質條件,因此對地質情況的考察就顯得特別重要,在工程開始之前就必須要進行考察并做好報告,比如土質條件和地質層情況。
二、深基坑支護工程施工方法
(一)、進行施工測量放線
首先在整平的工作頂面上測放出控制樁,依據建設單位提供的場地內控制坐標和標高位置,測放坐標、高程控制樁。根據工程實際情況設置通視基準控制樁,控制樁采用砼基礎,刻劃十字交點為坐標點,在交點釘上鐵釘。然后依照施工圖要求,測放出基坑邊線、邊坡樁、旋噴樁、攪拌樁、排水溝等的位置。其次根據施工現場的基準控制樁,在周邊測放出臨時控制樁,并跟據臨時控制樁測放出基坑各邊線、攪拌樁、微型樁、排水溝等位置。最后,在施工過程中要隨時觀察坡度和位置并及時調整,確保位置正確。構建測量控制網包括控制基線、軸線和水準基點。使場地平整才能進行方格網樁的布置和標高測設,還需計算挖填土方量,對建筑物做好定位軸線的控制測量和校核并經檢查復核無誤后,作為施工控制的依據。
(二)、灌注樁排樁墻支護施工
鉆孔灌注樁圍護墻是排樁式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其多用于坑深7-15m的基坑工程。其基本施工工藝流程是: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樁機移位→樁養護→破樁→冠梁施工。剛開始時鉆機就位必須準確平穩,確保機座處在穩固的地坪上,為防止斜孔必須保證鉆機鉆盤水平,同時施工時,每班要用水準儀至少校核轉盤、鉆機水平一次,發現鉆機傾斜應及時采取糾正措施,另外合理安排好施工順序,做到間隔施工,相鄰樁施工需距4倍樁徑以上或間隔36h以上。鉆進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的土層采用合理轉速和轉壓。當鉆孔深度達到設計要求時,對孔深、孔徑進行檢查,為保證鉆孔深度的準確性一定要認真記錄樁具的總長度與樁架底梁的水平位置,進而為校驗孔深提供可靠的依據,滿足設計要求后進行清孔,經清孔后孔底沉渣厚度滿足規范要求,清孔后要及時吊放鋼筋籠,在搬運吊放過程中應防止變形,吊放入孔時避免碰撞孔壁,就位后對鋼筋籠固定要牢靠以防墜落或灌注時上浮。下導管時應注意檢查導管是否滲漏,同時底口距孔底距離控制在25-40cm,保證澆灌首批混凝土時能埋住導管1.0m。灌注混凝土要連續進行,要勤測混凝土面上升高度,隨時掌握導管埋深深度,保證導管始終埋入混凝土內2-6M內,要杜絕不經計算和測量盲目提拔導管。
(三)、樁頂冠梁澆注混凝土
對每段邊坡樁進行施工后,根據樁頂冠梁和支撐的寬度要求進行放線挖槽,對冠梁不靠基坑一側采用磚胎模外,其余的則采用木模板施工。在鋼筋加工現場包括除銹、調直、切斷、彎曲成形綁扎;鋼筋型號、類別、物理性能必須在經過嚴格預檢合格后才可以使用;將鋼筋接頭處必須錯開,箍筋開口位置不能在相同的位置;節點處要避免存在接頭;鋼筋綁扎時,按圖紙要求預埋好預埋件。在澆注混凝土時:應根據現場施工條件進行分段支模分段澆注,采用插入分段振搗密實。
(四)、采用掛鋼筋網噴射砼護面
在噴射砼護面時應采用性能穩定良好的砼噴射機,最好選用9m3以上的空壓機。對于輸料管的要求是能承受0.8Mpa以上的壓力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供水設施應保證噴頭處有足夠的水壓,一般為0.2Mpa。另外水泥與砂石的比重一般在1:4與1:4.5之間,砂率為45%—55%,混合料應該攪拌均勻,其攪和時間不能少于2分,隨拌隨用。在不摻速凝劑的情況時的存放時間不應超過2小時。當坡面土體濕度大時,應摻入適當的速凝劑,一般速凝劑不能和混合料一起大量拌制,隨需要臨時加入。進行噴射砼作業前,需對機械設備、風、水管路和電線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試運行,清理受噴面,埋設好控制噴射砼厚度標志,確保噴射厚度符合設計要求,同時也必須保證鐵絲網在噴漿后不外露。噴射砼體應分段分片依次進行,同一分段內噴射順序自上而下進行,噴射時應控制好水灰比,保持砼面平整,呈濕潤光澤,無干斑或滑移流淌現象。噴射砼完成時應凝結2小時之后應噴水保養24小時,然后才可進行下層土方開挖。
【結束語】
對深基坑支護工程的監測是基坑工程施工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組織良好的監測才能夠將施工中各方面信息進行及時的反饋,才能掌握基坑工程圍護體系變形及穩定狀態,才能預測進一步施工后的狀態,并對此情況做出正確的決策,才能保證安全順利的施工。
【參考文獻】
[1]、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深基坑支護技術指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