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建筑工程行業(yè)也得到了一定的進步,在房建工程中挖孔樁施工技術被廣泛應用。挖孔樁技術相對來說,施工較為簡單,不需要較大的施工機器設備,單樁承載力高,對環(huán)境沒有污染,樁受力性能安全可靠。本文將主要介紹挖孔樁施工技術在房建工程中的應用。
【關鍵詞】挖孔樁;房建工程;技術運用
1.挖孔樁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開工前,工作人員申請領取相關的建筑物基礎施工圖紙、工程地質勘查報告;組織施工管理人員熟悉圖紙,領會設計意圖,研究地質、水文資料,找出施工中可能發(fā)生的問題;組織施工管理人員,研究地勘資料,并以單樁為管理單位,對樁四周土層分布、樁孔深度、鋼筋數(shù)量等量化指標分析,明確質量和安全要求;工程安全和技術交底以單樁為管理單位,針對單樁具體地層及相關環(huán)境情況,逐級從工程負責人到施工管理人員到施工班組人員,以及到施工操作人員進行逐人交底,并定期組織質量安全學習;積極準備施工機具,做到每孔一套模板,一套施工機具,每棟樓配備四個潛水泵,并檢查施工機具性能,以保證施工安全和施工工期;根據(jù)有關資料和現(xiàn)場情況,仔細分析研究可能出現(xiàn)的安全隱患,提前作好防范工作。
2.人工挖孔樁技術的具體運用
2.1人工挖孔樁的成孔施工
人工挖孔成孔施工在保證設計尺寸的前提下,嚴格控制樁身垂直度和平面位置,在施工中遇到問題應及時向建設、監(jiān)理及設計單位匯報,待共同討論并提出施工方案后,方可繼續(xù)進行施工,以保證人工挖孔樁的成孔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樁孔開挖前,應根據(jù)具體地層、周邊臨近建筑物和土方開挖施工的需要,制定準確合理的樁孔施工方案,確定挖孔順序、開挖深度、分項工程施工進度計劃等。挑選挖孔樁施工經驗豐富的工人進行挖孔作業(yè),現(xiàn)場管理人員隨時監(jiān)督檢查施工情況,嚴格按制定的施工方案施工。在開挖時,相鄰樁的高差不應大于相鄰樁的中心距,當樁的擴大頭之間的凈距小于1米時,施工時應采用跳挖方式開挖;小于0.5米時,需先澆筑任一樁的砼,7天后方可施工另一樁。挖孔樁開孔前,每孔護壁圈上作十字形標志,以控制樁位平面位置和樁身垂直度。人工挖孔樁施工中采用孔內抽排水時,一定要每日檢查施工電纜,并且每臺泵需配置漏電開關,保證施工用電的安全。為了防止地面水進入孔內造成質量、安全隱患,采取設置排水溝、蓋孔等措施,以保證施工質量。在樁孔成型后及時進行驗收和澆灌樁身混凝土,防止出現(xiàn)地面積水滲入孔內,導致孔壁垮塌。
2.2人工挖孔樁中鋼筋籠的施工
人工挖孔樁開挖至設計標高后,及時請建設、監(jiān)理單位對成孔情況進行逐一檢查,并作好成孔隱蔽驗收資料,待確認孔底虛土已清除而且成孔尺寸滿足設計的要求之后,方進行鋼筋籠的綁扎施工,以保證人工挖孔樁的施工質量。鋼筋力學試驗和鋼筋焊件送試驗站試驗合格后,并經過監(jiān)理認可才能進行鋼筋籠的制作。鋼筋籠的制作應按設計圖紙和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分段制作的鋼筋籠分段焊接時,同一截面的搭接數(shù)目不大于主筋數(shù)目的50%。鋼筋籠直徑需按設計要求制作,保證50毫米的保護層厚度,并在籠邊和孔壁中間加混凝土墊塊或鋼筋耳環(huán),以滿足形成一定厚度的保護層的要求。樁身鋼筋籠采用孔內現(xiàn)場綁扎,主筋焊接搭接,鋼筋籠頂部錨入梁長度不小于35d,每間隔2000mm設Φ14加勁箍。鋼筋籠綁扎時,頂標高根據(jù)第一節(jié)護壁上的標高標志進行標高,嚴格自檢校核,復核無誤后,方可進行箍筋綁扎施工。鋼筋籠在孔內制作時,綁扎措施固定鋼筋籠的位置,防止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出現(xiàn)下沉和水平位移。鋼筋籠制作完畢后,經建設、監(jiān)理單位驗收確認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注,并辦理隱蔽工程的驗收手續(xù)。
2.3混凝土灌注施工工藝
護壁混凝土為現(xiàn)場攪拌,其材料:砂、石、水泥,統(tǒng)一由監(jiān)理現(xiàn)場旁站見證抽樣,并送建筑工程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檢驗合格后使用,同時做護壁混凝土配合比試驗。現(xiàn)場攪拌應嚴格按照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提供的配合比,準確計量由專人執(zhí)行,并且掛牌施工,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攪拌時間,保證混凝土的工作度、和易性。護壁混凝土澆筑時,用敲擊、震動模板或用鋼筋插實的方法進行,以保證護壁混凝質量。施工人員應對樁孔的進尺情況和樁孔側壁土層走向,定時檢查核對,對穩(wěn)定性較差的孔預先進行交底并采取施工措施;并在混凝土中加入適量速凝劑,以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和孔內施工的安全。
樁芯混凝土澆筑時,應分層澆筑,每層澆筑高度不超過0.4m-0.8m,澆筑完一層,由操作工人下到孔底進行密實振搗,然后再繼續(xù)澆筑混凝土,如此逐層振搗,直至樁頂。樁身混凝土的標高由澆筑前抄平時綁扎的Φ14橫向鋼筋為準,嚴格控制樁頂?shù)臉烁摺渡砘炷猎诒O(jiān)理旁站見證的情況下,留取試件,按每50立方米混凝土留試樣一組和一樁一組取其量小者,試樣規(guī)格一般為15*15*15立方厘米。單樁灌注結束,應在12小時內對樁頂進行覆蓋、澆水養(yǎng)護,保證混凝土表面足夠濕潤。待樁澆筑完成,其強度達到80%后,系檢測單位進行低應變或超聲波透視法檢測,待檢測合格后進入下一道工序。
2.4挖孔樁中砼土澆筑
在澆筑護壁砼時一定進行振搗密實,拆模后質量員對護壁砼質量進行檢查,若發(fā)現(xiàn)蜂窩麻面的質量問題,應采取施工技術進行加固處理后才進行下一道工序。成樁砼質量樁身完整,無斷樁、澆筑砼密實度好,樁頭砼無疏松現(xiàn)象。對主要工序設置管理點,嚴格按工序質量控制體系和工序控制點要求進行運轉。實行三級質量驗收制度,每道工序班組100%要自檢,質量員100%檢驗,工地技術負責人30%抽查。在鉆孔灌注樁鋪開施工前,以科學檢測結果充分保證各種材料的材質,鋪開后嚴格按設計要求布孔、測孔;灌注砼前先作級配試驗,按試配單要求調整好施工配合比,每盤砼質量嚴格把關,認真負責進行級配計量;樁孔灌滿后,在進入承臺、樁帽施工時,打掉樁帽多余砼,確保基礎質量達到并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規(guī)定的要求。最后,組織有專業(yè)資質的檢測機構對樁檢測(如超聲波和小應變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
2.5樁基礎施工的安全措施
施工場地內的一切電源、電路的安裝和拆除必須由持證電工操作,電器必須嚴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電保護器。在孔樁內必須使用36V安全電壓作照明。護壁要高出地表面20~30cm,對護壁周圍土方及時運送出場,以防多余的土方和雜物滾入孔內。挖孔時要時刻注意是否含有害氣體,應采取良好的通風措施后方可施工;對挖到二米以上深的樁孔繼續(xù)開挖時,應用送風設備送風10~15分鐘再下孔進行操作。加強對孔壁土層涌水情況的觀察,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措施,處理好后才準予繼續(xù)施工。現(xiàn)場應設置專職安全員,在施工前和施工中應進行認真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待消除隱患后再作業(yè),對于違章作業(yè)有權進行制止。
結束語
人工挖孔樁技術不僅能在房建工作中能夠廣泛應用,并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施工技術的完善,在有淤泥質土質、流砂層、地下水的地質中也得到了應用與發(fā)展。但具體施工時應重點勘探施工場地的地質情況,地質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應該使用其他的基礎施工技術進行施工,進而保證建筑施工工程的質量及人員的安全。
參考文獻
[1]何元斌.大直徑人工挖孔樁在軟質基巖中的設計及應用探討[J].地學前緣,2010年02期.
[2]楊建國,張軍.不良地質條件下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工藝[J].廣東建材,2011年02期.
[3]張曉平,周濤.人工挖孔樁施工工藝及在地基處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