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一種建筑風格讓人銘記于心的,不會是一個細節地方,往往是整個外立面效果。住宅,商業項目在客戶心中的成與敗,好與壞,外立面的第一印象就決定了。
【關鍵詞】建筑外立面;設計;石材幕墻;應用
引言:在早期的建筑設計中,石材就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我國社會經濟深化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對于生活有著更高的品質要求,愈發重視居住環境的安全舒適以及美觀大方問題,為實現大都市單調景觀的優化改善,更多的人嘗試將石材豐富巖理以及顏色特點應用在建筑外立面設計,所獲得的成效較為顯著,為城市景觀增添一抹新的色彩。
1、建筑外立面設計的造型手法有哪些
加法——將基本的幾何形體進行各種組合,從而產生抽象而又豐富的立面形式。
減法——將基本的幾何形體,按照形式構成規律進行消減,對建筑進行切割,減去原形體中不足的地方,使之成為新的形態。
凹凸——使建筑產生虛實變化。重復——將有個性的單體更加突出。
穿插——是一種相交的形態,將面與體相交、體與體的穿插相交,也可以是虛實兩部分的穿插,構成新的形態
旋轉——將一個或幾個部分圍繞一個中心運動的概念性過程,改變形式空間的方向,以適應不同的環境對應關系。
斷裂——有意識的將形態進行斷裂破壞,激發觀者的藝術參與性.可以突破過分的完整形態的封閉和沉悶。
拉伸——可以使建筑的某一部分成為重點突出。
錯位——移動的方向保持不變。
仿生——不是簡單的模仿動物\植物,而是吸收他們生長的機理及自然生態的規律,結合建筑自身的特點進行一種新的創作方法.其中包括:形態仿生,結構放生,功能仿生材料仿生。
2、哪些設計原則是所要遵循的
2.1時代性
在進行建筑外立面設計的時候需立足于時代特征,由先進社會時尚潮流出發,尋找相對應的設計靈感,同時把握時尚的內在本質,從時尚中獲取設計作品的靈感。就現在的情況而言,建筑外立面設計的時代特征通常是由兩個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即經典時尚的建筑外立面設計與傳統意義上的建筑外立面設計,但是,無論所實施的建筑外立面設計有多么完美,若是其跟時代總發展趨勢相背離,則自身所具備的觀賞價值將消失殆盡。經典、傳統的藝術對于現代的建筑設計有著豐富的經驗可以借鑒,同時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這是現代設計理念和思想觀念的一種重要體現。
2.2地域性
每個民族的建筑都有著自身大的特征特色,正可謂是將建筑的地域性充分突顯出來。地域性原則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開放性的態度,對地區內的資源進行有效的配置和運用,如自然資源、氣候資源、人文資源等。在實施建筑外立面裝飾設計的進程當中,需結合實際的地域特征,將各個民族所具備的顯著特色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只有這樣的設計才能夠體現出不同地區的地域特色,也能夠使人們通過建筑物的外立面從感官上獲得一種歸屬感和認同感。
2.3大眾性
第一,建筑立面裝飾不應是設計師個性化的體現和實驗性的產物,而是綜合社會、經濟、技術、文化等諸多因素的設計。第二,建筑立面裝飾應該注意到人們的生活經驗和審美習慣,創造出能夠為廣大群眾所理解和認同的裝飾,做到“雅俗共賞”。
3、使用的具體范圍
《金屬與石材幕墻工程技術規范》( JGJ 133—2001) 規定該規范適合的工程:(1)建筑高度不大于150m 的民用建筑金屬幕墻。(2)建筑高度不大于100 m、設防烈度不大于8 度的民用建筑石材幕墻工程。
4、石材幕墻有哪些部分組成
較為正規化的石材幕墻一般是由橫梁以及立柱、面板所組合而成的,則擁有框幕墻,石板邊框則是由立柱跟橫梁組合而成的,橫梁能夠在立柱結構上進行連接,而立柱則是運用螺栓跟角碼被連接在預埋件上的,有著較強的三方調整能力。一般情況下,石板外裝修有濕貼法與干掛法兩種裝修方式。濕貼法指在建筑主體結構的墻面上將石材貼于其上或者使用砂漿。干掛法指建筑主體結構的墻上使用螺栓固定石材。面板、立柱以及橫梁是較為正規石材幕墻的組成部分,屬于有框幕墻,石材龍骨是由橫梁與立柱組合而成。幕墻本身是一套獨立且較完整的結構性系統,在建筑主體的結構上幕墻進行懸掛,同時能夠與建筑主體的結構產生位移。支撐龍骨的價格大約為300~400/m2,石材具體的價格與所選擇的石材息息相關,通常把大概價格與顏色確定后,可讓石材的供應商提供石材的樣品。石材幕墻常用的面板連接方式包括鋼銷式、短槽式、通槽式、小單元式、背栓式以及組合式。
5、建筑外立面裝飾石材幕墻的合理設計
外觀和掛件安裝形式包括不銹鋼T型掛件式、鋁合金掛件式、背栓式。通常選擇使用火成巖也就是花崗巖作為主要的石材幕墻材料,這在上一部分中提到過,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石材吸水率需控制在小于百分之零點八的范圍內,在進行一般石材加工處理的過程當中,需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在建筑外立面設計中,相關法定檢測機構需針對所選用的花崗石板材的實際玩去強度實施有效檢測與確定,確保其彎曲強度大于等于8.0MPa;用于建筑外立面裝飾設計的石材幕墻材料應該保證不存在有較為明顯的色差情況,且沒有裂縫跟暗傷。材料選擇——花崗石以及砂巖、大理石等等均可以被用作石材幕墻,建筑外立面幕墻則通常選用花崗石。針對毛面石材,荔枝面則是采用人工鑿毛跟點狀紋理的方法,線形紋理則是用于斬毛面,對于火燒板來說,則是采用的在進行加熱以后實施水冷措施,表面爆毛;針對光面石材來說,在切割完成石材之后,需做好相應的磨光處理措施,若是需要更高的鏡面度則會產生更高的加工費用,在進行不同鏡面度石材選擇時候需結合相應的設計需求,通常選擇使用85度的鏡面石材。對材料進行選擇,大理石、砂巖、花崗石等都可以用作石材幕墻,而花崗石是建筑外立面幕墻較好的選擇。具體的石材用途以及所處的環境決定加工石材表面的處理。
6、分割縫較為合理的設計
建筑外立面幕墻運用的石材具有開放式與密封式兩種拼縫方式。依據相關設計的需求,建筑外立面幕墻石材的局部位置可以采用密縫拼接,在相鄰兩塊石材的側面位置涂抹專用密封膠,保證石材緊密的粘結。石材板材間縫隙應該控制于8~16mm,進行石材板材間密封縫隙。對骨架與石板進行連接,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背栓式、通槽式、鋼銷式、結構裝配式、短槽式。依據具體設計要求進行鉆孔措施的實施與有效定位。如果運用一個螺栓,應該注意螺孔中心位置帶面板實際的距離應該小于300mm。如果運用兩個螺栓,應該注意螺孔中心距板端實際的距離小于400mm,而距離兩邊距離應該小于300mm。不銹鋼掛件與建筑外立面石材幕墻后面橫框的縫隙距離應該大于5mm。石材幕墻的養護對石材幕墻進行養護,要注意不可直接用水進行沖洗,不可使其與非中性物品接觸,不可亂用非中性清潔劑,還要定期采取防護處理的措施。為了有效延長石材的壽命,應該嚴格阻隔水份以及污染源對其的滲透,依據石材種類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品質的防護劑,并且1~3年內實施2次以內的有效處理。
7、結語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快速的發展,石材的外部裝飾成為流行趨勢,我國廣泛的運用石材幕墻,其成效也較為顯著。建筑外立面裝飾將建筑設計以及藝術美學、環境等等多方專業知識集于一身,學科綜合性較強,所進行的設計能夠起到進行城市環改善的作用,實現人們生活環境的優化改善。
參考文獻:
[1]范曙光.試論建筑外立面設計中石材幕墻的應用[J].門窗,2013(2).
[2]陳書桃.石材幕墻用于建筑外立面的設計[J].上海建設科技,2012.
[3]雷正文.建筑立面設計的發展和演變[J].現代裝飾(理論),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