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國內外智能電網發展情況,明確了智能電網對于電力營銷工作各個環節的影響,并結合鄂爾多斯地區實際情況,提出了智能電網環境下適于鄂爾多斯電業局的電力營銷工作方法及營銷策略。
【關鍵詞】智能電網,鄂爾多斯,電力,營銷,策略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智能電網的發展,傳統的電網技術將發生根本性變革,并對電力營銷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本文就是要通過研究智能電網技術對傳統電力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影響,找出適于智能電網技術平臺的營銷工作新方法及電力營銷新策略。
2 智能電網簡介
2.1 智能電網的概念
智能電網在全世界都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沒有統一而規范的技術標準,因此各國對于智能電網的定義不盡相同。
2.2 智能電網的特點
雖然各國對于智能電網的定義有所不同,但是究其核心,不論哪國在發展智能電網時都著重突出新一代電網的自愈性、經濟性、兼容性、互動性等特點。
2.3 國外智能電網發展概況
(1)縱觀國內外智能電網的發展思路,我們可以看到智能電網并不是一項既定的技術發展模式,它在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側重點。
(2)發達國家目前大多采用發、輸、供電完全分離的市場運營體制,而其中只有高壓輸電網由國家統一經營管理,其余部分則完全向市場開放。
(3)國外電網運營的開放性雖然不利于智能電網的建設,但對于電力行業的服務要求卻更高,其電力營銷的重點在于為電力用戶提供更加可靠的電力供應和更加靈活多樣的電價形式,而這與智能電網的要求是很接近的。
3 智能電網對電力生產經營模式及營銷工作方式的影響
3.1 智能電網對電力生產經營模式的影響
3.1.1 智能電網對發電環節的影響
近年來,伴隨著環境污染問題的加劇和化石能源的日漸匱乏,在智能電網系統中,借助高級的雙向監控、測量元件及智能控制技術,電網調度系統可以實時掌握電網的運行狀態,并通過虛擬發電廠技術實現清潔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接入。
3.1.2 智能電網對輸電環節的影響
中國式智能電網的核心便是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主干、各級電網協同發展的堅強電網。特高壓電網較傳統電網的優勢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是可以大幅的降低電能跨區域、遠距離輸送的損耗率。
二是可實現電網的實時狀態監測和智能調度控制,從而有效的預測故障點,及時切除故障元件,最大限度的提升供電可靠性及供電質量。
3.1.3 智能電網對配電環節的影響
(1)智能計量
智能電網中的智能電能計量裝置將具備計量與通訊兩大主要功能。
首先,作為計量裝置它必然能夠準確的計量客戶的用電信息,但與傳統電表不同的是,智能電能計量裝置記錄的不僅僅是電力用戶的用電量,還包括多項數據。
其次,智能電能計量裝置相較傳統電表具備了更加強大的通訊功能。
(2)智能配電
借助智能配網技術,電力企業可以實現對配網運行狀況的實時監控與優化,可以有效的降低系統的容載比,提高電網的負荷率,使系統容量能夠獲得充分利用,從而延緩或減少電網一次設備的建設投資,實現配電網的最優運行。
3.1.4 智能電網對用電環節的影響
(1)智能家電(家居)
智能電網系統中,電能計量裝置的功能不再局限于計量電力用戶的用電信息,它將成為一個獨立的數據通訊終端,用以構建電力用戶與電力企業及互聯網、通信網絡之間的通訊通道。
(2)電動汽車
在智能電網中,電動汽車不再是一種單純的交通工具,它將成為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用電設備,又是可移動的儲能設備。
(3)實時電價
以實時電價作為管理手段,電力企業可以以此引導客戶合理用電,達到降低運營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3.2 智能電網對電力營銷工作方式的影響
3.2.1 對業擴報裝工作方式的影響
在智能電網中,傳統業擴報裝工作的流程與內容并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所不同的是增加了分布式新能源發電項目并網的業務。分布式新能源發電項目并網業務的受理流程與傳統業擴報裝業務的受理流程基本一致,只是在申請受理、制定方案、竣工驗收、裝拆計量裝置、簽訂合同等幾個環節有所區別。
3.2.2 對抄表發行工作方式的影響
智能電網中,每個居民家都可能安裝有分布式發電(儲能)設備并向電力企業反向送電,電動汽車也可以作為移動式的儲能設備向電網反向送電,這就導致電力企業與電力用戶間的結算關系由單向變為雙向。相應的,電力企業在抄錄用戶電能計量裝置時也要同時抄錄雙向的表碼值,從而準確的結算用戶的用網電費及上網電費。
3.2.3 對電費結算(收費)工作方式的影響
在智能電網中,智能電能計量裝置能夠按照電力企業下發的電價實時計算電費,當用戶的預存電費耗盡時計量裝置會自動斷電。這一功能大大的降低了電力企業的經營風險,有效避免了因大額欠費而產生的呆壞賬。
3.2.4 對用電檢查工作方式的影響
在智能電網中,智能電能計量裝置可以在電壓、電流異常時自動向系統主站發出告警信息。而用電檢查人員只需要在主站端查看告警信息便可以準確的掌握何時在何處哪個設備發了異常,并有針對性的對異常點進行檢查。依此,用電檢查人員可以足額的追補漏計的電量,從而避免了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及與用戶間不必要的糾紛。
3.2.5 對線損管理工作方式的影響
借助智能電能計量裝置的實時數據采集功能,電力企業可以統計任意時段內任一區域的供售電量,并以此實現分層分段的線損統計。借助智能電網的遠程控制功能,電力企業還可以根據電網的實時運行狀態合理的投退電壓調整和無功補償設備。從而更好的保證電網的供電質量,降低因功率因數過低造成的線路高損。
3.3 智能電網對電力營銷工作方式的影響
3.3.1 分布式發電對現有電力市場造成分割
伴隨著智能電網的建設,分布式能源發電設備和集中式清潔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的并網技術日趨成熟,未來將有更多的分布式能源發電、清潔可再生能源發電電廠實現并網。
3.3.2 加油站與電力企業爭奪電動汽車充電市場
雖然電動汽車的發展要依托于智能電網的建設,其削峰填谷、調節地區負荷的功能要依靠電力企業才能更好的發揮功效。
4 智能電網環境下鄂爾多斯電業局的營銷策略
4.1 智能電網營銷環境的SWOT分析
伴隨著智能電網技術的推廣,電力市場正在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型,無論是分布式能源、集中式清潔能源發電對市場的分割或是加油站對電動汽車充電市場的爭奪都將在電力市場中引入競爭的機制,傳統的電力營銷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下及未來的市場環境,單純的注重“增供擴銷”只會導致市場占有率和利潤的下滑,加強市場競爭力已成為當前電力企業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價格、質量和附加值等方面,所以在討論營銷策略時我們可以圍繞價格、質量和附加值而展開。
5 結束語
本文通過分析比較國外智能電網的發展現狀,得出了各國在發展智能電網時存在的優勢與劣勢,并從中找出了對我們的啟示。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研究智能電網對電力生產經營各個環節、電力營銷各項工作以及電力市場格局的影響,明確了智能電網環境下,業擴報裝、抄表發行、電費結算、用電檢查、線損管理、客戶服務等各項工作出現的新變化。
參考文獻
[1]王躍梅.服務營銷[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12.
[2]國網能源研究院.2011國內外智能電網發展分析報告[M].中國電力出版社,2011.7.
[3]劉振亞.智能電網知識讀本[M].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