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屆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以下簡稱非遺節)于9月11日—20日在成都舉行。65個國家(地區)應邀參加論壇、博覽會以及演出活動,400多個非遺項目亮相博覽會,使本屆非遺節成為世界范圍內規模最大的非遺主題展覽。
在“傳承文脈·創造未來”的主題下,本屆非遺節以中國傳統手工技藝為重點,聚焦“現代化進程中的非遺保護”問題,探索“互聯網+非遺”、“文化+雙創”的融合發展路徑。非遺節期間舉辦了國際非遺博覽會、非遺國際論壇、非遺大戲臺、非遺進萬家、印道·第二屆中國篆刻藝術雙年展等5大項節會活動,以及各類非遺展示、展演、展銷和交流活動400多場。
此外,“四川省非遺保護成果展”、“全國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非遺展”重點展示了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保護成果。非遺節首次推出的臺灣非遺展,展示了臺灣地區利用非遺資源轉化為文創產業的經驗和做法。
據統計,應邀參加國際論壇活動的國家(地區)達33個,參加博覽會的國家達32個,參加演出活動的國家14個,總計有65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的數百名外賓參加,并吸引了來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400多個項目、近500個傳承人參展,加上博覽園常態展的展示項目,參展項目超過了1000項,展覽面積近5萬平方米,成為一場名副其實的國際盛會、文化盛典和民眾節日。
(文/本刊綜合 圖/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