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制定措施,構建學習交流平臺,確保安排部署落地見效,讓“第一書記”到村工作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
“這次被選派到村任‘第一書記’,感謝組織給我提供了一次鍛煉成長的好機會,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負眾望。”在旌陽區召開選派機關優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動員會后,從旌陽區林業局選派到黃許鎮雙原村任“第一書記”的郭義頗有感觸地說。
沒有城市寬敞的瀝青混凝土道路,沒有招之即來的出租車,只有彎曲的田間小道和無垠的土地。當前,我省各地派駐的“第一書記”扎根農村、貼近生活,他們將自己的城市模式切換為農村基層模式。在各級部門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切實推動了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集體經濟、為民服務等事業發展進步。同時,從機關走進基層,在他們的人生歷程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廣袤的田間地頭也成為“第一書記”進步成長的大舞臺。
“權力清單”賦權 激勵保障創業

“第一書記”駐村做哪些事?在“第一書記”上任之前,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措施,確保安排部署落地見效,增強其做好工作的信心,賦予其權責,激發其活力,保證“第一書記”到村工作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
眉山市為“第一書記”開出了“權力清單”,給予“第一書記”統領扶貧攻堅的實權?!皺嗔η鍐巍泵鞔_“第一書記”9項權力,特別是著眼資金、項目、人力等扶貧攻堅關鍵要素,重點賦予“第一書記”4項實權,其中包括整合村級相關資金的權力、申報和安排扶貧項目的權力、調配扶貧力量的權力和決策扶貧事務的權力。
“2015年20戶60人脫貧,2016年32戶68人脫貧、整村脫貧‘摘帽’?!鼻嗌窨h委辦干部、白果鄉羅灣村“第一書記”邵茂桓在全縣“第一書記”集中培訓后,把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目標責任書的核心內容牢牢記在心中。
“嚴規扶真貧、真脫貧,全脫產在村上工作,幫助老百姓脫貧致富,自己一定會有提高和收獲?!泵忌绞辛謽I局主任科員、青神縣瑞峰鎮尖山村“第一書記”彭波說。
我省各地出臺的制度措施不僅為“第一書記”指引方向,更為“第一書記”駐村落地生根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記者采訪的當天,德陽市工商局旌陽分局派駐到中江縣桃花店村的“第一書記”曾春剛向組織遞交了他在村上第一年工作的“十項承諾”。其中一項是“解決村組斷頭路”的難題,他所在單位德陽市工商局已經召開了黨委會,為他提供了8萬元的資金支持。
今年,德陽市出臺《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管理辦法(試行)》,從職責定位、工作要求、日常管理、工作紀律、考核獎懲、保障措施等方面為“第一書記”提供了工作框架和標準。其中就要求“第一書記”年初根據本村年度目標任務,提出不少于十項承諾事項,由村黨組織對其承諾事項進行審核把關,并報鄉鎮黨委備案。“第一書記”踐行“十項承諾”的背后,還有所在單位、各級部門的鼎力支持。
“與傳統的掛職不同,作為村里的第一責任人,既要兌現每年的年度承諾,又要交出一份任期答卷,身上的擔子更重了、責任也更大了?!秉S許鎮雙原村“第一書記”郭義表示,嚴格的制度和考評使自己既覺得壓力很大,又給了自己很大的動力。
搭建學習平臺 強化實用真招
“發的這些內容,供‘第一書記’們參考,便于大家創造性開展工作?!痹跒o定縣“壯志奔小康”微信群上,縣委書記、組織部長隨時關注群內動態,提出指導意見,發送學習鏈接到群內供群成員學習,根據群內成員對話和交流情況,對“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隨時提出指導意見。
為拓寬瀘定縣“第一書記”成長平臺,縣委書記親自指導成立了“壯志奔小康”微信群,將38個貧困村“第一書記”、農林水等職能部門、受援鄉鎮及駐村工作組成員加入該群,探索出學習在微信、交流在微信、直播在微信的“微管理”模式,隨時指導督導,促使“第一書記”不斷學習提升能力。
8月26日,中江縣開展了基層黨組織書記集中培訓,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參與培訓的千名基層黨組織書記中還有一群“不同的書記”——256名市、縣選派的“第一書記”。
“為我們講課的有縣委書記,省委、市委黨校老師以及村鎮致富能人。同時,還組織產業園區負責人為我們面對面進行培訓,參加這次培訓讓我更系統地掌握了農村基層工作要領和豐富內涵,真是受益匪淺?!敝薪h地稅局干部、繼光鎮白寨村“第一書記”戴雨村告訴記者。
當前,我省各地紛紛出實招,為“第一書記”打造成長平臺,精心組織各類專題教育,加強對“第一書記”的農村法規政策、新農村建設、農業現代化、鄉村旅游、農村改革、扶貧開發等知識培訓,不斷提升其推動經濟發展、帶領脫貧致富的能力與水平,助推“第一書記”在農村扶貧一線成長成才。
“昨天我們剛結束了一場實地培訓,走訪了三個村(社區),學習到很多實用的工作方法?!碧一ǖ甏濉暗谝粫洝痹赫f,鑒于目前桃花店村黨組織凝聚力不強的問題,他現學現用,通過交心談心、以心換心的方式,激發村里黨員干部的干事熱情,目前班子凝聚力正在增強,“下一步,通過村黨組織帶領發展村集體經濟,相信我們也能像先進村一樣發展好。”他對此信心滿滿。
在挑戰中提升自我
在入駐白寨村之前,生于城市長于城市的戴雨村從來沒有過農村體驗和基層經驗。為了做好“第一書記”工作,他每天開車到鎮上,然后再騎5公里自行車到村上走訪群眾,短短數日,繼光鎮黨委書記李金勇向群眾詢問“第一書記”情況時,個個都豎起大拇指稱贊:“這個小伙子可以,做事踏實!”
“上次在市上開會,有句話令我印象深刻,一位領導說,‘能夠當好一名村支書,其他工作也都能做好了!’”戴雨村告訴記者,以前在機關是按照條條框框來做事,現在不同,需要主動作為、隨機應變,做事需要思考更多,思考自己要做什么事,怎么才能做好。“每天晚上睡覺都要考慮村上的工作,感覺充滿挑戰又非常充實,農村是個鍛煉人的大舞臺?!?/p>
“作為‘第一書記’,我會始終保持工作精力不轉移、勁頭不減弱、工作不松懈?!奔P鎮何家山村“第一書記”曾俊力說,“既要當好學生又要當好老師,學習老村干部們處理農村工作的方法;同時也要通過自身努力,對老村干部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達到新老書記共同進步,努力成為一個村民信得過的‘第一書記’?!?/p>
當前,四川還有一大批像戴雨村這樣的“第一書記”,他們在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思考生產發展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成熟成長。
責任編輯:史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