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土地遼闊,地形復雜多樣,雖然部分區域的地質條件較好,巖體堅硬,并且土層較為密實,但是多數地域的地質條件很差,例如軟弱、濕陷等。復雜的地質條件加大了巖土工程勘察的難度,為了使復雜地質下勘察工作質量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本文對復雜地質條件的巖土工程勘察工作進行了探討,希望對相關工作人員能夠起到一定幫助。
【關鍵詞】巖土工程;地質條件;地質勘察
在復雜的地質條件下,開展勘察工作需要對地基進行處理,但無論采取基礎對地基進行處理,都必須要對勘察區域的地質情況進行勘查,不斷的提高巖土工程勘察人員的技能水平,合理的將傳統的巖土工程技術與新工程勘察技術進行合結合,提高巖土工程勘察質量,確保工程的和施工安全。
一、復雜的地質條件
從巖土工程勘察標準分析,可以將地質條件分為三個不同的等級。三級,這個等級的地質條件是最簡單的,指的是評估區域為單一種類的巖土,性質上不會存在明顯變化,工程施工過程中并不會受到地下水的影響。二級,比較常見的地質條件,該等級區域內的巖土種類較多,并且在性質上可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并且在工程開展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地下水環境影響,但如果進行適當的預防,可以避免影響。一級與二級和三級地質條件相比更加復雜,此類地質條件的主要特點在于:地貌與地形復雜程度較高;地質災害較強;巖性會存在較為明顯的變化,并且地質構造較為復雜;水文、工程地質條件差;人類的活動對地質條件產生了較為嚴重的破壞;需要對工程區域內的濕陷性、鹽漬性巖土進行專門的處理。
二、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地基處理技術
(一)強夯法
地基處理過程中,強夯法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法,而且效果明顯。在地基處理過程中,夯錘下落時的巨大能量和沖擊波對地基土進行振實,從而能夠快速、有效的對地基層進行夯實,使地基的穩定性和承載力都能夠得到提高,使地基的濕陷性和壓縮性都能夠得到降低,強夯法施工的最大優點就是操作簡單、速度快、成本低,因此在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地基處理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圖1為強夯法工作示意圖。
圖1強夯法工作示意圖
(二)水墜法
在淺層地基處理過程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粉細砂層對的處理上經常對該方法進行應用。實施過程中,開挖基坑,開挖的深度要得到合理的設計,同時需要設置好基坑兩旁的樣樁,需要對鋪砂層厚度進行合理的控制,確保其厚度要在25厘米以內,在鋪好砂子后,應當向其內部注水,注入的水量需要與砂面向平,然后利用鋼叉在砂子中進行攪拌,進行搖勻,如果在攪拌過程中砂子已經沉實,則應當提出鋼叉,然后在距離攪拌位置10厘米處重新插入鋼叉,再搖勻。
(三)振沖法
振沖法在應用過程中主要是借助水沖和震動對土壤進行加固,振沖法經常被應用在松砂地基上,振沖法對地基加固的原理十分簡單。在應用過程中一方面同歸對振動器的沖力進行利用,從而使松散飽和砂層發生液化,進而使砂粒重新排列,減小砂子之間存在空隙;另一方面,在振動器力作用下回填料,擠壓砂層,在實際施工過程常用的振沖法有以下兩種。1、利用礫石、砂子作為填充料進行使用,該方法被稱作為振沖法。2、不添加填料的情況下進行振密,該方法被稱作振密法。振沖法經常使用在黃土地區,振密法經常使用的較粗或中等的沙礫地基中。圖2為振沖法的工作示意圖。
圖2振沖法工作示意圖
圖2中a表示定位,b表示下沉,c表示調料,d、e表示邊填料邊振沖,f表示振沖結束。1為掉管,2為活接頭,3為振沖器。
三、勘察技術在復雜的地質條件下的應用
為了測量巖土層中的相關指標,并制定出合理的測量指標,測量過程中遵循實用性強、針對性強的遠側,勘察技術在復雜的地質條件以下應經常應用的幾種技術有:巖層鉆探、地質測繪、室內試驗、原位測試等。
(一)巖層鉆探
巖層鉆探過程中應當應用DPP-100型車裝鉆機,或者在工作過程中利用30型臺式鉆機開展工作。鉆探過程中應當采用回轉的方式進行鉆進,利用泥漿進行護壁,對于粘性土巖芯在采取率上應當在90%以上,砂土層巖芯采取率應當超過75%,同時要仔細觀察各個土層宏觀特點,并且要更具觀察結果對巖層特點進行詳細的描述,同時詳細記錄不同土層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產生的變化。這樣可以更好的對地層的結構進行研究,對深度不同的底層進行采樣,然后分析日后的詳細工作,確定與工程勘察工作相關的指標。
(二)地質測繪
地質測繪在復雜的地址工程下的應用,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對地區地形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調查,對該地區的地層、地貌、地質構造,以及地質的不了情況進行深入研究,從而能夠對復雜的地質條件進行更好的劃分。例如巖土形成的原因、年份、分布、土層風化程度的鑒定。
(三)室內試驗
依據巖土工程的實際環境,安排具有針對性的室內試驗,通過室內試驗,科學的對巖土中的物理指標進行確定,從而能夠為更好地分級和評鑒巖土工程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通常物理指標試驗主要有以下幾點:1、測定土層的物理性質;2、通過壓縮試驗判斷圖的壓縮性;3、通過水質判斷地下水的類型。
(四)原位測試實驗
利用原裝液靜力觸探探頭完成靜力觸探試驗,將采集到的信息錄入到電腦中,通過電腦信息進行準確的分析和整理。標準貫入試驗中,應當通過標準錘的自由落地來完成該實驗。在實驗開始之前需要做好清孔工作,落錘速度應當為20次/分鐘。在復雜的質地環境中進行原位測試的一種常用的方法就是動力觸探,通過動力觸探試驗,能夠準確的確定風化基巖的物理學指標。
四、結束語:
工程勘察是現代工程建設前必須要經理的一項工作,尤其是復雜的地質環境施工前,更加要對地質條件進行勘察。而且不論通過什么要的手段對地基進進行處理,地基勘察都是必要的。在進行工程勘察過程中,檢測的工作內容、工作量,必須完全符合相關規定,確保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巖土工程勘察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為我國的基礎建設質量提升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任建喜,賀小儷,劉朝科等.旁壓試驗在西安地鐵巖土工程勘察中的應用研究[J].鐵道工程學報,2013(11):98-101.
[2]楊旭然,蘇航,王宏剛.淺談巖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見問題及其解決方法[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2,(17).
[3]李耕遠.如何做好巖土工程勘察準備工作[J].中國建材資訊,2013,(5).
[4]梁春雷.巖土工程勘察中幾個常見問題的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