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貿物流城是近幾年在商貿城、物流園區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型商業綜合體形式,本文通過對商貿物流城發展特征、新興功能等的分析,以江蘇太倉華東環球商貿物流城概念規劃為案例,提出大型商貿物流城的空間布局方法,以期為今后商貿物流城的規劃設計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商貿物流城;功能;空間布局
商貿城、物流園區作為一種專業化、規模化的產業集聚場所,在我國的出現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在城市、區域經濟發展中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近年來,隨著商貿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張和大宗物品市場交易形式的逐步變化,商貿城與物流園區出現了相互融合的發展趨勢,形成了一種新型的商業綜合體形式——商貿物流城。
一、發展特征
相比以前的商貿城、物流園區等,商貿物流城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1、功能配套趨向完善化
商貿物流城仍然以商品展示交易、貨物倉儲流通兩大功能為主體。但在此基礎上,大多數商貿物流城還配套有金融服務、信息處理、咨詢、結算、融資促進、產品設計、加工包裝、商務辦公、生活配套等服務功能,使得各個功能之間形成良好的商業生態系統,實現了創新的產業融合方式。
2、規模等級趨向大型化
商貿物流城的前身是商貿城,它的功能較為簡單、規模也較小。商貿城以營業、倉儲功能為主,通常由一個或多個大型建筑物構成,建筑面積從幾萬平方米到上百萬平方米不等,占地面積一般在100畝以內,個別大型商貿城的占地也不會超過一平方公里。而商貿物流城由于考慮了商貿功能和物流功能的融合,以及信息、金融、辦公、生活等各種配套服務功能的融入,其規模極易達到幾平方公里甚至幾十平方公里。
3、建設選址趨向城市外圍
以往的商貿城,由于產業規模較小,投資金額不大,其配套服務功能需要由周邊城區、鄉鎮來解決,因此通常選址在靠近城市近郊或大型集鎮周邊的位置。近幾年規劃建設的商貿物流城,其投資規模相對較大,動輒幾十億的投資規模使其有足夠能力進行各項產業、生活服務設施的配套建設。商貿、物流產業規模的擴大,也能夠吸引金融、檢測、信息等服務部門主動在商貿物流城內設立辦事機構。因此,近幾年的商貿物流城選址,通常都在距離城市十幾公里以外的遠郊地區,依靠良好的對外交通條件和與城區之間的便捷交通聯系,憑借巨大的產業規模和完善的配套服務設施進行發展。
4、交通依托趨向高端化
產業規模的擴大,也使商貿物流城對交通設施的依賴更加強烈,以往依靠國道、省道、城市交通性主干道就能滿足的交通需求,現在則需要更加高端的高速公路、鐵路、水運(海運)、航空等支撐。
5、輻射范圍趨向更大區域
依托龐大的產業規模和便利的交通網絡系統,商貿物流城普遍將輻射本區域(經濟圈)作為基本的發展目標。個別商貿物流城如華南國際工業原料城、東北物流城、義烏國際商貿城更是將輻射范圍擴大到全國,甚至影響到周邊國家乃至全球范圍。
二、新興功能
除了傳統商貿城和物流園區的基本功能外,商貿物流城因為自身規模和交易方式等的改變,一些新興功能(或傳統功能的新形式)也逐漸出現以適應其發展需求。
1、看樣訂貨中心
看樣訂貨中心有展覽和展示兩大功能,是商貿物流城的核心功能之一。其中,展覽功能通過展覽館建筑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各專業商品博覽會,更好地促進商品展覽及流通。展示功能則通過展位展示各產品制造企業的產品,各采購商通過展示中心超大規模的同類商品比較,與意象中的企業談判達成訂單交易。看樣訂貨中心通常還需要配套交易結算中心、信息處理中心、會議談判中心、公證機構、質檢中心等設施。
2、現貨交易中心
現貨交易中心也是商貿物流城的核心功能之一,提供各種專業商品的區域一級批發服務。它根據市場調查、區域商品流通現狀,結合逐步建設的看樣訂貨中心運營所形成的人流和品牌,健全的商貿服務及電子商務平臺支撐,以強勢整合區域以及批發業務。
3、商務辦公及生活配套區
商貿物流城規模的擴大,必然會吸引大量商貿、物流、金融服務、信息處理、電子商務等企業的入駐。商務辦公區正是為這些企業、機構提供商務辦公場所,并為各種類型的商務活動配套餐飲、住宿、會議等服務功能。其所聚集的大量商戶、管理人員、辦公人員需要就近配套可供生活居住的住宅區,并考慮一定數量的商業、教育、醫療及文化娛樂等公共服務設施。
4、綜合信息處理中心
綜合信息處理中心是為商貿物流服務的信息采集、發布、電子商務的場所,是大型商貿物流城發展的重要依托。它將傳統的商貿、物流、金融服務集為一體,為體系內的企業提供信息發布、展示、交易、結算、物流配送、咨詢、融資促進等一攬子服務。
三、空間布局原則
1、功能協調
商貿物流城規模不斷擴大的發展趨勢,使得其包含的基本功能和配套服務功能也越來越多,各種功能既要保持相互獨立,又要有必要的聯系,這就需要在分析各項功能間相互聯系的基礎上,把關聯性較強的功能組合劃分在同一個功能分區內,使劃分出來的功能區相互協調,并最好地發揮該功能區的綜合效益。
2、交通優先
交通系統是商貿物流城的營運基礎,因此,便捷的交通設施也成為大型商貿物流城發展的重要依托。在商貿物流城的空間布局中,應當將各功能區(尤其是配送、物流功能區)與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有緊密的交通聯系,使大量的人流、物流能夠便捷到達、快速集散。
3、符合要求
大型商貿物流城動則幾平方公里甚至幾十平方公里的用地規模,以及越來越完善的配套服務功能,已經儼然是一個獨立的城市片區。但是,其規劃布局仍然應與上位規劃和地方政策相適應,并對城市總體規劃、城市交通規劃、物流發展規劃等的要求進行落實。
四、空間布局規劃
本文結合華東環球商貿物流城的規劃設計,以便更好地探討商貿物流城的空間布局規劃方法。
華東環球商貿物流城選址于江蘇省太倉市東部,靠近長江的入海口,緊鄰蘇州港太倉港區,距上海市中心不超過50公里,規劃范圍約26平方公里。概念規劃借助中物聯投資集團研發推出的新型流通體系——“中國式物流與采購一體化創新工程”,以其設定的“三網合一,四流聯動,五大體系”總體架構為基礎,結合規劃區域的用地條件、周邊交通、上位規劃要求等實際情況,在規劃范圍內將“中國式物流與采購一體化創新工程”進行具體空間落實。方案結合商貿物流城的功能運作流程,按照貨物進入—倉儲—加工—配送—展示—交易的流通順序,沿蘇昆太高速公路自東至西布置物流倉儲、加工包裝、配送中心、展覽展示、現貨交易等功能區,這種布局方式將人員、設備和貨物所需要的空間作最適當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組合,有利于貨物的對外運輸、方便貨物流通,減少貨物的迂回。
五、結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持續改進,類似商業街區、文化藝術中心、商貿物流城這樣的城市實體必然會在外在形態、功能構成、交易方式、用地布局等方面都發生不斷變化。城市規劃作為對城市空間進行合理布局的重要手段,必然需要對這些城市實體的發展趨勢和功能變化有深入了解,以使規劃過程中能夠將新空間、新功能加以落實,更好地適應其當前發展和未來需求。
參考文獻
1、王庭建,物流園區及其建設發展研究,物流科技,2005,28(2);
2、汪劉英、唐國安, 淺談城市商貿城規劃設計方法,山西建筑,2008(5);
3、梁浩棟、白光潤等, 城市土地利用思想與物流園區布局規劃研究, 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4(4);
4、胡禮蓉, 商貿型物流園區建設發展規劃研究, 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