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工程實例,介紹后張法預應力箱梁施工工藝、施工質量控制。
【關鍵詞】后張法 預應力 預制箱梁 施工
一、工程概況:
本項目為328國道(揚州南繞城段)A3標,橋梁上部結構為5×35m預應力混凝土組合箱梁,梁高1.8m,先簡支后連續結構。橋梁寬度45m,全長183m,共計70片預制箱梁。
二、預制場地設置
本工程設了10套底座,存梁區按堆放兩層,每層20片,總計40片考慮。底座采用在硬化的場地上澆筑長35m,寬92cm,高30cm混凝土,表面再鋪設5mm鋼板,底座邊嵌5*5cm角鐵,以利于支模,在梁底座每隔1.2m設拉筋孔一道,便于支模。在離底座兩頭120厘米處設長30cm的活動底座(斷開,上鋪鋼板)作為吊點。
三、三、箱梁的施工工藝及方法
1箱梁施工工藝流程
底模修整――底板、腹板鋼筋的焊接綁扎――埋設波紋管――外模板、內模板安裝――頂板鋼筋綁扎――安裝負彎矩波紋管――澆注底板砼――澆注腹板、頂板砼――拆模養護――穿束――鋼絞線張拉――孔道壓漿――封錨
2鋼筋加工及綁扎
(1)鋼筋加工的尺寸、規格嚴格按照圖紙及規范要求進行。
(2)鋼筋安裝工藝流程:綁扎底板和腹板鋼筋――布設正彎矩波紋管――安裝側模、內模――綁扎頂板鋼筋――布設負彎矩波紋管
(3)頂板鋼筋定位:由于本工程頂板鋼筋設計成類似長矩形形狀,且在混凝土外留有預埋長度,不便于定位綁扎。本工程在頂板兩側采用高度與頂板厚度等同,厚度為5mm,每片長約2米(方便人工安裝),按照圖紙設計的鋼筋間距切割缺口,形似梳子的鋼板,與外模板點焊,然后將頂板鋼筋依次放入缺口中,這樣既保證了鋼筋間距均勻,準確定位,還節省了人工,提高了效率。
3預應力孔道及錨墊板設置
預應力孔道采用金屬波紋管,波紋管可根據需要在工地按設計實際尺寸加工、下料,波紋管安裝要嚴格按照圖紙設計坐標布設,利用定位鋼筋點焊在鋼筋骨架上。
為了保證孔道暢通及防止砼漿堵管,采用措施如下:
(1)孔道接頭處用膠帶纏繞,加強接頭嚴密性。
(2)在波紋管附近電焊鋼筋時應對波紋管加以保護。焊接完備后再仔細檢查。
(3)澆注砼前用塑料管穿入波紋管中,并在澆注過程中來回抽動,防止振搗棒將波紋管擠壓變形。
4錨墊板的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并連同錨固鋼筋、加強鋼筋、螺旋鋼筋可靠地固定在箱梁兩端的模板和鋼筋網上,特別是錨墊板與端模緊密貼合,不得平移或轉動,可將錨墊板和端模用螺帽連接,為了防止錨墊板壓漿孔被水泥漿堵塞,可在安裝錨墊板前用土工布堵住。 四、模板
1外模
外模板采用5mm厚的鋼板,面板加勁肋及支架均采用5*5角鐵焊接,每塊模板長約6m,各塊模板之間用螺絲聯結。外模與底座之間嵌有橡膠條,以防底部漏漿。底部拉桿每1.2m一根,為了保證模板就位后支撐穩固滿足受力要求,模板支架每隔5m設兩根可調絲桿作為就位后的支撐。立模時用龍門吊逐塊吊到待用處,上緊拉桿及可調螺桿。
2內模
內模由特制組合鋼模拼裝而成,每節長2~2.5米,為便于澆筑混凝土和安裝與拆除將內模分為5塊,開口分別位于腹板中、頂板兩側,塊段之間用螺栓相連。
內模先在拼裝場地按6—10m拼裝成節,待底板、腹板鋼筋及波紋管道安裝完畢后,將內模分節吊入箱梁內組拼。為了保證箱梁內模位置,內模與鋼筋間設置砼墊塊作為支撐。為了防止內模上浮,每隔1—1.5m在外模設一道反壓橫梁,以模板橫梁作為支撐用可調螺桿向下頂緊。
3封頭模板
封頭模板采用定型鋼模,表面傾角與設計錨墊板傾斜角度一致,端頭模板在波紋管位留有口,將波紋管伸出端模之外,防止砼漿灌入波紋管中。
五、混凝土
1混凝土的澆注
根據箱梁鋼筋密,有波紋管、振搗困難等特點,混凝土拌和應嚴格按重量法施工,采用電子計量、強制式拌和,嚴格控制水灰比在0.35—0.4之間,以減少表面的氣泡、砂線等缺陷。坍落度宜控制在7—9cm.
箱梁混凝土的澆注采用一次成型工藝,為了縮短澆筑時間,降低工作強度,保證澆筑質量,采用兩端向中間澆筑的方法。先澆注底板砼,一次澆筑完成,用竹膠板封底后開始澆注腹板混凝土,最后澆筑頂板混凝土。澆筑腹板混凝土時要分層澆筑,根據腹板厚度,分兩層澆筑,第一層砼的分層坡腳達到8—10m后,澆注第二層,直到兩端澆筑匯合。
箱梁砼的振搗方式采用插入式振動器。底板砼澆注從端頭及頂板預留工作孔下料,用振搗棒振搗,插點均勻、嚴密,不得漏振。底板澆注完成一段后,將內模部分的模板壓緊固定,立即澆注腹板砼。腹板砼澆注采用對稱、分層下料的方式進行,分層厚度不大于50cm.振搗時,振搗棒移動間距不大于30cm,每次插入下層砼的深度宜為5—10cm,兩側腹板砼的下料和振搗須對稱,同步進行以避免內模偏位。
2模板拆除及養護
全梁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40-50%時方可進行模板的拆除工作。拆模時注意頂板和易導致棱角破壞部位,一定要小心,防止掉邊。砼澆注完成后4小時應立即進行砼養護,確保砼表面充分潮濕,同時對預留孔道應加以密封保護,防止金屬波紋管生銹或堵管。
六、預應力施工
1準備工作
施工前應按規范要求,將千斤頂和壓力表檢測標定,由計量部門出標定書。根據標定書的數據,繪出張拉力與壓力曲線,算出設計張拉應力所對應的壓力表數。
預應力鋼絞線進場后,應及時送檢,合格后下料。鋼絞線的切斷宜采用砂輪割片,保證切口平整,線頭不散。然后鋼絞線根據使用部位進行編束,每隔1.5-2m用綁線綁扎一道,并編號放好。
2穿束
箱梁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90%時,就可進行鋼絞線穿束,穿束前清理好波紋管中的雜物和污物。用塑料布包住線頭便于穿束。穿束時兩側工人用力要均勻一致,保證鋼絞線順直。鋼絞線穿好后,上好錨具以備張拉。
3張拉時一般按設計文件要求雙向對稱張拉。張拉程序為0—0.1FK—0.2FK—1.03FK(持荷2min)——錨固
其中:FK為設計張拉控制應力。
張拉過程中先張拉到0.1FK,然后開始張拉量測伸長值到0.2FK,最后張拉到要求的張拉控制應力持荷后錨固。
張拉時采用張拉力和伸長值雙控,理論伸長值和實際伸長值誤差不應超過6%,如超出須停止張拉,查找原因。實際伸長值等于從0.2fk到1.03fk伸長值加上2倍0.1fk到0.2fk的伸長值。理論伸長值可從《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的公式中計算求得,但計算中所需彈性模量要從現場使用的鋼絞線中經過試驗算出。
七、箱梁孔道壓漿和封錨
1鋼絞線張拉完畢后,應立即進行切割,鋼絞線預留長度以超過夾片3cm以上為宜,隨后當將錨塞周圍預應力鋼絞線間隙用水泥漿封錨,待水泥漿強度夠時就可以注漿。
壓漿機采用活塞式壓漿泵,壓漿泵要同水泥漿攪拌機相連接并不停攪拌,防止水泥漿凝固。壓漿泵最大壓力宜為0.5—0.7MPa,當采用一次壓漿或孔道較長時最大壓力宜為1.0MPa.
水泥漿水灰比宜為0.4—0.45,并摻入減水劑和膨脹劑,水泥漿的泌水率最大不超過3%,水泥漿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間,天氣溫度高時取上限,反之取下限。
八、結語
預應力砼箱梁施工時,應注意的環節有:底板、側模清理、上油,鋼筋的加工和綁扎,鋼筋保護塊的放置和檢查,預應力管道和錨具安裝,砼拌和施工和易性和澆筑特別是底板、腹板混凝土的澆筑,混凝土的養生,張拉強度,張拉工藝。只有認真的按照上述步驟去做,才能澆筑出外光內實、整體質量合格的預制箱梁。
參考文獻
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
2、《橋涵-公路施工手冊》
3、《公路建設百問叢書-橋梁施工百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