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拓學的發展對建筑設計創新的研究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為建筑創新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法與理論和描述工具。創新學、思維科學、建筑學以及可拓學相互交叉,可拓學提出的幾種新的思維模式,如傳導思維模式、共軛思維模式、逆向思維模式以及菱形思維模式,都可以用于建筑設計創新的研究,從而形成新的理論與方法。下面是幾種思維模式和建筑設計創新的關系以及應用的可能性,這些研究有助于建筑設計的新的理論與方法的產生和使用。
【關鍵詞】建筑設計;創新;可拓思維模式
引言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可拓性,進行創新的依據就是可拓性,而這種可拓性理論可以被應用于對一些事物的創新中去。建筑創新學是我國正在形成的新型學術領域??赏貙W與一些學科相互交叉,如創新學、建筑學、思維科學,可拓學還提出了一些新的思維模式,如逆向思維模式、菱形思維模式、傳導思維模式以及共軛思維模式,將這些思維模式應用于建筑創新設計中去,便可以形成新的建筑設計理論以及方法。可拓學的不斷發展也促進了建筑學理論與方法的不斷創新。
一、逆向思維與建筑設計創新
逆向思維指的是打破常規思維模式,從事情原來相反的方向去考慮問題的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種主動尋求改變的思維方法。逆向思維模式在可拓學中占有很主導的地位,是重要的一部分。逆向思維模式不按照原來的思維邏輯及習慣,不從事物正面去分析問題,雖然看待事物原本的邏輯是相反的,但逆向思維模式能啟發人的不同思路及觀念,這種思路正是進行創新的源泉及方法。在創造學的中,也有許多逆向思維的方式被應用,例如方向逆向、方法逆向、原理逆向及屬性逆向等。逆向思維模式可以應用在任何事物的創新及思考上,同樣也包含于可拓學之中,在可拓學中經常應用的逆向思維主要有:利用逆蘊涵、利用逆變換、利用反物元和非物元以及利用逆事元等。這幾種開拓學中的逆向思維是利用了形式化的方式進行描述,方便理解、學習、認識和應用。以下幾個例子能夠反映逆向思維在建筑中創新的成功應用:①貝聿銘對盧浮宮廣場前的增建工程,就是建筑設計創新的逆向思維,盧浮宮是一個古典的建筑,貝聿銘通過在古典中反常的加入了一個鋼結構與玻璃的透明金字塔,金字塔的結構、材料、造型等都與盧浮宮周圍古典的建筑毫無統一協調性,但卻得到令人驚異的美,獲得世界的認可,成為舉世聞名的建筑設計作品;②由弗蘭克設計的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館,更改傳統方正型博物館的模式,設計出無序的堆砌、扭曲的形體,像是一朵由現代科技創造出來的金屬花,得到民眾的好評;③高迪通過豐富的想象力,設計出的米拉公寓,思想上是對傳統建筑在視覺藝術及觀念上的擴展和反叛,但看上去卻像是個有生命的物體從地面生長出來,取得非常好的效果;④日本一位建筑設計師,在設計老年人住宅時,考慮在室內設計一些扶手會影響房子美觀,且讓老年人產生自卑,但是又必須為老人的安全著想,這為設計師通過把裝飾架、儲物柜等來代替本應設計的扶手,這不但解決了老人安全問題,而且避免老人出現的自卑心理。在第四個例子中所應用的就是逆向思維中的非物元方式。
逆向思維在建筑設計中的也曾應用于設計某個錯層住宅內的樓梯,取得不錯效果。傳統的設計模式是將錯層處平臺欄桿、室內樓梯、欄板都設計成固定,這樣使空間不夠靈活,不能重復使用室內空間。為了得到更佳效果,設計者把室內樓梯、平臺欄板設計成靈活可移動的,樓梯采用木材制作、平臺欄板采用玻璃,都能隨便靈活在室內移動,利于空間布局。
二、傳導思維與建筑設計創新
傳導變換就是指把既有事物變換成另一類事物的過程,由傳導變化引起的效益就是傳遞效益。而傳導思維是在一定的情況中變換某一事物,而不能直接解決矛盾或問題,但能在傳導變換的過程上解決問題或矛盾,整個傳導變換的過程就稱作傳導思維模式。把建筑設計創新與傳導思維模式相結合能夠推動設計創新的發展。傳導思維在建筑設計創新中的應用也有很多成功案例:一是中國古代北宋時期,皇城的建設就是在丁渭的傳導思維模式下所設計建造的,其利用的是多級傳導的理念。當時宋真宗派丁渭去修復被火燒的皇城,面對工程浩大、時間緊迫、交通運輸不便的各種不利條件,丁渭進行考察后就設計出了方案,先把大門前大道挖掉,挖的土為減少運輸和浪費用來燒磚,而挖好的大道變成河流,可以便于用水及運送建造的木材石料,最后形成的坑道可以用修建后形成的垃圾來填埋。丁渭的這一套修建思路正是傳導思維模式的應用;二是在全國著名的上?!靶绿斓亍奔捌渲苓吔ㄖ旱脑O計利用的就是傳導思維模式。在建設時是通過把上海石庫門建筑舊區來改造更新,形成集餐飲、商業、娛樂文化為一體的步行街。之后又在周邊修建人工湖,美化周邊環境,同時外圍建設住宅小區。這一系列的設計,不僅讓住宅小區和商業區的利用價值增大,而且推動了旅游、休閑及娛樂的發展,使“新天地”成為知名度較高的區域。
三、菱形思維與建筑設計創新
菱形是大家在數學中所熟知的幾何圖形,菱形思維包括了收斂思維和發散思維,從發散到收斂的思維叫一級菱形思維,通過這種形式又可以衍生出多級菱形思維。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菱形思維能很好的應用,同時菱形思維與建筑設計的結合創新有重要意義。但是也有其不足之處,在建筑設計創新中采用菱形設計時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①創新性,因為菱形思維相對比較規矩,需要變換思路方法,要把建筑設計與菱形思維創新表現出來;②可行性,建筑設計的創新不是憑空猜想,是需要根據建筑領域的標準,所需要設計對象的實際情況,以及采用的菱形思維,要有可行性。③目的性,建筑設計要有明確的目的,把握設計創新的方向。
四、共軛思維與建筑設計創新
共軛思維就是利用任何事物的四個共軛部分:虛實、軟硬、潛顯和負正。四個共軛部分可以相互轉換,相互置換,要對事物的全景有個概括全面分析必須了解事物的共軛部分。共軛部分的認識也是解決問題的途徑。可拓性思維中也包含共軛思維,在建筑設計創新中,對各種設計任務,有些設計師了解,有些沒有接觸過,其中設計的條件也各不相同,有直接也有間接,有顯現也有隱藏,此時就需要設計師采用共軛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建筑設計創新的共軛思維應用,比如日本東京體育館的設計建設就是采用共軛思維的模式,對于大型綜合體育館在設計時既要不能違背周圍環境景觀,又需要設計出自身特點,設計師因地制宜,沒有采用張揚的設計思路,而根據高低地形的變化,把體育館的大部分埋藏與地面下,降低天際線。設計師采用了共軛思維的模式分析,把環境和地形的限制轉換成了建筑物的特色,充分利用發揮出共軛的思維。
五、結束語
可拓思維在建筑設計創新中具有重要作用,實際的建筑設計需要設計師完整掌握建筑設計的創新思維,以可拓思維為依托,構建可拓學的邏輯和非邏輯建筑設計創新思維模式體系,并在實際的設計中有效運用,這樣就可以為建筑設計帶來更多的創新結果。另一方面,在建筑設計創新中運用基于可拓學的辯證思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有效保障工程的安全性。
參考文章:
[1]王萱,趙星明.從生態出發的建筑設計觀[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04)
[2]白林,胡紹學.建筑計劃方法學的探討──建筑設計的科學方法論研究(一)[J].世界建筑.2000(08)
[3]陳銘.可持續發展設計思想在建筑設計教學中的運用[J].華中建筑.2000(03)
[4]張伯揚.勝跡千秋仰蓋世萬古傳——淺析項王故里的空間重塑和建筑設計[J].建筑.2000(08)
[5]中國建筑設計協會2000年工作要點[J].建筑設計管理.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