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有的工程條件中,鋼筋混凝土是最為普遍的施工應用材料,是工程項目中承重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在防水結構中的應用也較為普遍,不僅如此在高層建筑中也有很多地方得到應用。總的來講鋼筋混凝土在工程項目中占據著很大比重,只有這一部分的質量得到保證才能夠為主體工程減少質量問題,保證工程系統的質量基礎。本文詳細分析了混凝土工程中普遍存在的各種病害,并做出了有針對性的改善措施。
【關鍵詞】施工通病;鋼筋混凝土;改善措施
前言:
建筑施工有著復雜的操作程序,所有操作都需要按照標準進行,各施工環節之間環環相扣,如果有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將會對整個工程造成系列性的影響。在所有環節中,鋼筋混凝土都占據著重要比重,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從各個環節做好相關的工作,保證鋼筋混凝土的質量,才能夠讓整個工程有一個系統性的質量保障。針對這中間存在的病害,進行科學的預防,對整個工程起著關鍵作用。
一、施工質量通病
1.1砼麻面
砼麻面主要是指砼的表層部分凹凸不平,而且十分粗糙局部缺漿,但沒有明顯的內部結構外露現象。出現這種病害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砼澆筑所使用的模板表面有雜物,影響到澆筑過程,或者模板表面存在凸凹不平的情況或者粗糙,從而導致砼表面出現麻面。還有可能是因為沒有在鋼模板上均勻的涂抹脫模劑,從而使得在拆模過程中發生模板與砼表面發生黏連的情況,導致砼表面的缺損。如果在拼裝模板的過程中沒有處理好接縫,使得接縫處漏洞過大,將會使得在砼澆筑的過程中發生縫隙漏漿的情況,從而造成砼出現缺陷。還有可能是因為在振搗的過程中,沒有確保砼的密實度,使得砼中存在著大量未被排出的氣泡,最終這些氣泡在模板表面影響到砼澆筑,使砼表面出現麻面缺陷[1]。
1.2蜂窩
這種病害的主要表現是砼出現局部疏松的現象,砂漿與石子的總體比例不協調,石子偏多,從而造成砼板的緊密性不好,存在石子的空隙和漏洞,大面積的孔洞形似蜂窩。造成這種病害的原因是因為,在砼澆筑的過程中,沒有對原材料的比例進行合理的控制和調配,造成石子和水泥沒能夠按照標準量進行調配,或者在這一過程中水量不足,使得砂石的比例失衡,從而導致砼強度以及粘性不好。還有可能是因為在澆筑過程中,沒有對砼進行充分的攪拌,導致材料的混合不夠均勻,在振搗過程中沒能夠達到標準的密實程度。或者是因為整體的砼澆筑流程不規范,在澆筑環節上出現不當操作,導致下料之后石子沒有均勻分布,從而無法形成水泥漿,并最終發生離析現象,除此之外,原材料過多,灌注過程混亂無序,沒有進行階段性灌注,振搗工作不夠到位,或者兩者之間沒有進行協調處理,振搗缺失卻連續下料,這種情況同樣會導致蜂窩形成。還有模板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密實度不夠,或者不夠牢固,出現的振搗過程中的漏漿或者模板移位,都會發生蜂窩現象[2]。
1.3孔洞
這種病害主要表現就是砼的局部缺失,結構不完整。發生這種病害的原因,可能是在鋼筋較為密集的地方砼灌注不夠徹底,或者預埋鋼筋的地方不通暢,造成模板中存在縫隙,灌注不到位,也可能是在砼振搗的過程中沒有按照程序進行,出現振搗部位的疏漏,從而使得砼出現孔洞。或者是因為砼發生離析現象,使得砂漿發生分離,石子聚集到一起,跑漿現象嚴重,再加上砼澆筑過程中施工人員沒有進行規范化操作,相關的施工過程也不夠到位,整體施工呈現混亂狀態,從而使得混凝土出現孔洞。除此之外,在澆筑過程中一些體積較大的雜物混入其中,或者下料過程操作不夠規范,沒有經過過度程序直接對模板進行大量的下料,受到振搗器械的局限,不能夠對砼進行全面到位的振搗,使得砼密實度以及剛強度不夠,從而形成孔洞[3]。
1.4露筋
這種病害主要表現是砼的內部鋼筋結構已經明顯的裸露在外部,呈現出較大程度的破損。發生這種病害的原因是,在砼澆筑的振搗環節中,墊塊由于數量不夠或者發生移位,使鋼筋與模板之間黏貼過于緊密,從而發生露筋。還有可能是因為鋼筋的數量過多,排放過于密集,結構斷面較小,但有體積較大雜物在鋼筋中發生卡殼,水泥漿就無法將砼內部的鋼筋全面覆蓋,使部分鋼筋裸露在外面。或者原材料的混合比例不夠科學,導致離析情況的發生,水泥漿不夠或者模板漏漿情況較為嚴重,也有可能是在振搗過程中力量過大,發生撞擊導致鋼筋發生脫軌現象,從而將鋼筋漏在砼結構的外部。也有可能是在砼保護層進行振搗的過程中,沒有振搗到位,造成密實度不達標,還有木模板以及砼表面的水分不足,模板沒有按照標準時間進行拆除,造成砼與模板之間發生嚴重的粘連,使拆模過程造成砼的大程度缺損,發生露筋情況。
1.5缺棱掉角
這種病害主要表現是,砼存在較大程度的缺損,形狀不規則,在棱角部位出現較嚴重脫落。發生這種情況病害的原因是,在澆筑砼過程中,沒有做好木模板的濕潤工作,在澆筑之后的保養工作也不夠到位,使得砼的棱角部位水分流失嚴重,沒有得到充分水化,從而造成強度不高,或者是在施工過程中,在常溫條件下,承重模板的拆除時間過早,都會發生缺棱掉角的現象。也有可能是在拆模的過程中操作不當,導致砼受到撞擊,或者在低溫條件下施工,使砼受到嚴寒影響變脆,從而發生缺棱掉角現象[4]。
二、質量控制措施
2.1選擇合適水泥
在進行原料采購時,通過正規渠道,選擇信譽度較強的廠家進行定點采購,從而使得水泥的質量獲得保證。
2.2減少水泥用量
為了避免水泥出現過高的水化熱,將溫升值在混凝土中控制在最低范圍內,在確保混凝土各項標準的情況下,縮減水泥的使用量,并盡量保持在450kg\m3。
2.3控制水灰比
按照相關標準,在將混凝土與水泥進行混合的過程中,摻加進4%的混合液,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起到有效的防水效果,還能夠發揮膨脹劑的效果,同時還可以有效減少水分,除此之外還能夠起到緩凝的效果。在混合液中的糖鈣成分能夠將混凝土的整體和易性大幅度提高,有效減少混凝土的用水量 [5]。
2.4加強技術管理
進一步強化檢驗原材料的環節,嚴格執行相關試驗標準,控制整個施工流程,按既定方案進行統籌規劃,并進一步作出合理工作安排,明確相關職責以及工作內容的劃分,具體落實到每一個人身上。對每一個環節的工作都進行標準量化,隨時監測隨時記錄,關注砼澆筑環節容易發生的冷縫問題,采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措施進行治理。在此基礎上強化對技術人員的標準要求,明確施工的重點環節,以及重點環節的重點技術要點,并使得工人對整個施工流程以及相關技術的系統標準有一個清晰明確的理解。在工程竣工后針對施工技術進行全方位的應用總結,針對施工過程中的具體問題進行系統的技術分析以及討論研究,為以后的施工工作提供技術上的參考。
結語:鋼筋混凝土對工程項目有著系統性的影響,決定著整個工程施工的質量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對其中容易出現的通病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十分必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理和改善。這樣一來,才能夠在改善混凝土質量的同時,全面優化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熊開兵.村鎮混凝土結構住宅質量通病及治理技術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12,2(11):12-14.
[2]游育君.鋼筋混凝土施工質量通病及控制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05):23-26.
[3]鄒云磊.淺析鋼筋混凝土保護層的施工質量通病及控制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03):23-25.
[4]樂毅,彭介田.淺析鋼筋混凝土保護層施工質量通病及其控制措施[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1,2(03):13-15.
[5]官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通病及控制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2(08):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