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方高校可以為地方經濟建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智力支持,是區域創新體系的龍頭和骨干。地方高校作為地方專業人才的培養陣地,在培養實踐型人才方面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湖北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的實際情況,介紹了土木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目標,以及湖北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在實習教學中面臨的困境,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實習;困境
省屬高校占了我國高校總數的絕大多數,是我國高等學校的主體,承擔著為區域培養人才以及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各類院校。地方高校可以為地方經濟建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智力支持,是區域創新體系的龍頭和骨干。地方高校承擔著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培養大批各類人才、服務區域經濟建設的重任。隨著我國城鎮化的推進和土木工程技術不斷發展,現代社會越來越需要以技術型和技能型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實踐性教學是土木工程專業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對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質量人才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因此要在專業人才培養的方案中,以實踐教學環節為重點,從實踐教學改革人手,強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畢業后能夠較快地適應土木工程專業中的設計、施工、管理等實踐性強的工作,更好地體現了以學生為根本的教學宗旨[2]。本文結合湖北工程學院這樣一所地方綜合性大學多年開辦土木工程專業的實際,淺談提高我校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性教學的一點體會。
1、土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1.1培養目標
我校土木工程專業應立足地方經濟建設,面向地方實際需要,滿足地方人才需求,以就業為導向,以提高技能和動手能力為主線,突出專業特色,全面改革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加強實踐性教學,增強實際應用能力,建立起注重素質駕馭,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與提高素質為一體的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并進一步確立培養有實踐能力應用型專門人才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畢業生能從事土木工程的設計、施工與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項目規劃和研究能力。土木工程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是以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應用型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培養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應用能力和技能、具有較強工程實踐的應用型人才。
1.2土木工程專業學生應具備的工程實踐能力
(1)知識積累能力。是指完成專業課程設計能力、課程實習中掌握知識能力、崗位實訓能力、認識實習中掌握知識能力、生產實習中掌握知識能力、畢業實習中掌握知識能力、實習過程中探索性學習能力、工程實際知識的接受能力、工程實踐經驗的積累能力和實習中掌握“三新”的能力。
(2)主動實踐能力。指對土木工程實踐問題的質疑能力、對土木工程實踐問題的觀察能力、解決土木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土木工程實踐協同工作能力、工程實踐小組領導能力、深入工程設計的實踐能力、深入工程施工的實踐能力、探索性工程實踐能力、專業基礎理論的應用能力和專業課知識應用能力等。
1.3我校土木畢業生就業方向現狀
土木專業學生在建筑行業就業面比較寬,可以去設計院、可以去造價咨詢單位、可以去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房地產公司等等。
(1)設計院:環境好,待在辦公室,耗腦力,能熟練使用各種設計軟件并對建筑結構了解,一般獨立院校的學生可以進入地方丙級設計院。
(2)造價咨詢:在有一定工作經驗基礎上,從事工程造價工作基本上屬于室內工作,本項工作要求耐心、細致,獨立院校土木專業的女生比較適合這方向的發展。
(3)施工單位:親身經歷工地第一線,知道結構是怎么起來的,知道工地上的材料是怎么使用和管理,對了解整個項目的調控很有幫助。
(4)監理和房地產:這個需要你有豐厚的施工管理經驗,在剛剛畢業的時候先不要考慮這兩個方向。
2、我校土木專業學生工程能力培養的現狀
目前我校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工程能力培養存在許多不足,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和重課內、輕課外的“三重三輕”現象。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往往落后于理論教學。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原因在于,從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到教學管理層都對實踐性教學的性質和作用存在一定認識上的偏差,沒有意識到實踐教學對于學生專業技能塑造的重要性。部分學生參加工程實踐的積極性不高,認為只是學校布置的任務,為了拿學分應付。其次學校的實踐教學滯后工程實踐,缺乏與企業的“零距離”接觸,工程實踐訓練強度不夠,與生產現場嚴重脫節,實踐內容陳舊缺乏更新。
3、提高地方院校實踐教學的對策
3.1強化思想認識
實踐教學是一個工程技能的綜合訓練過程─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實際工作崗位適應能力、理論實踐結合能力、科技研究工作能力。陳舊的“灌輸式”教育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反而阻礙了獨立學院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土木工程專業應當注重專業基本理論的研究和傳播,使學生在畢業后擁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功底,形成比較完整科學的理論知識體系,確保學生邁入工作崗位后,及時有效地應用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為自身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3.2加強基地建設
目前土木工程實踐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是沒有固定的實習基地,由任課老師臨時聯系工地,造成學生參觀的內容不夠全面,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必須加強實習基地建設,一方面加強校內實習基地建設,盡可能多的修建各種各樣的結構模型,供學生參觀學習。另一方面積極拓展對外合作,開發建設校外固定專業實習基地,通過采取“基地共建、校企共管、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等措施,全方位、多渠道、多路徑建設一批校外專業實習實訓基地。
3.3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
多媒體課堂實習模式隨著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數字影像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仿真教學系統的應用,為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和新模式的構建提供了強有力的方法和技術支持,有效地利用數字攝影、攝像技術將不同類型工程的各個施工環節記錄下來,制作成各類建筑結構施工過程及其技術方法的信息化實踐教學課件,可以將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信息化,再現和虛擬單項工程全貌和建設全過程,把施工現場搬進課堂,讓學生通過室內“實習”去認識工程、體驗施工、獲取經驗、開闊視野、提高專業素養。利用多媒體教學,計算機多媒體應用于施工類課程的教學,能節約時間、增大課程信息量,可以使教學課堂更加形象和生動,可以減少教師的重復勞動,是解決內容多、課時少這一矛盾的最有效的途徑。不僅可以彌補學生實習時間短、實踐環節有限的造成的實踐知識不連貫完整的問題,且能豐富并健全學生的實踐知識,有利于學生及時了解新技術、新方法,是完善和提升學生實踐知識的捷徑。
4、結語
我校應當抓住機遇,立足自身發展需求,結合社會當前形勢,給予實習教學高度的重視,并將這種理念貫徹落實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完成各項教學任務的同時,更能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更好的適應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為自己贏得一個光明的前途。
參考文獻
[1]王文仲.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性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 2004(10): 79-80.
[2]劉曉丹,劉克強.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教育發展趨勢及啟示[J].才智, 2012(9): 310.
作者簡介:張隨(1991-)男,湖北隨州人,土木工程專業,湖北工程學院本科在讀.
雜志的收件地址:湖北省 孝感市 湖北工程學院城市建設學院 收件人:張隨 聯系電話:1397196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