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際貿易往來的越發頻繁,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整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和投標體系也更具競爭性。這就要求對招投標工作管理體系進行更新和完善,確定合理的管理流程,采用科學的評標程序,通過這些制度的修改來完善我國工程造價體系的建立,同時促進建筑工程行業的市場化進程。
【關鍵詞】市政工程;招投標;評標;工程管理
1. 前言
在當前市政建設領域發展越發繁榮的經濟新形勢下,整個行業的發展越發開放和活躍,工程建筑行業是其主導產業體系,其中的工程造價管理更是面臨嚴峻的考驗和挑戰。其中,最具沖擊性的是涉及工程價格體系的招投標管理工作。由于各省份的政策限制原因,使得各地區的招投標工作的管理存在顯著性差異,這對整個評標的前后期有著極大的干擾性影響。目前,在我國的投標體系中,投標者都應當是通過工程量清單計價來進行核算項目成本,該方法從本質上來看所反映的是工程項目的具體性成本,而不是按照社會平均成本的定額計價。投標采取這樣的計價方式更為準確,更具針對性,避免了出現“被平均”的情況。從市場競爭自由度上來看,工程量清單計是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產物,是體系下對工程造價核實的自然要求。工程量清單劃分出兩條脈絡:一是實體耗材量的費用;二是虛體消耗量的費用,即為措施費的部分。通過對兩條清脈絡的提取,使得參與投標的施工單位能夠在競爭中清晰地表現出其相應的技術實力。企業自主定價的空間也得到擴充,打破了定額計價體系對于企業自主性的限制與束縛。然而,在實踐中,卻無法達到理論所預期的效果。很多情況下,為了達到中標目的,采取低價競爭策略,或者采取出賣借用資質形成“圍標”,以及政企相相互聯結過多行政干預,影響最終的評標[1]。隨著市政工程建設要求不斷提高,因此當下對于該領域的招投標管理的細節把控不可忽視。對于如何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做好招投標質量的管理工作,是目前建設單位以急需要正視和解決問題。本文就此提出以下一些看法和建議。
2. 市政工程招投標工作簡述
2.1 市政工程招投標工作流程
市政工程招投標工作必須遵循一個嚴密的體系,使得前期的招投標工作符合工程項目開發建設和使用的要求,重點審查構造、結構標準和資金投入,保證中標后施工實施的順利開展。招投標時需要注意事項:可按兩個級別來對參加投標的單位進行分層審查:①商務標;②技術標。審查中,評標小組需要做好詳實的評審記錄,并進行加權分項處理。在進入正式投標階段,可以組織項目考察和現場答疑,競標單位提出的問題技術性問題應當及時與設計單位溝通協商,求得在最快的時間期限內給予解決。招投標工作的順序流程必須有序,做到有條不紊。招標文件件的內容應當詳實嚴密,涵蓋設計初衷是否與開發意圖相吻合,整體設計是否與規范相匹配,這些是最終評判競標單位的重要標準。
2.2 市政工程招投標工作的幾個重要維度
(1)競標單位的選擇
競標單位的選擇是擇優而定,資格預審占據其最終勝出單位的很大比重,通常情況下,資格預審需要涉及多項指標,包括資質等級,公司過往業績,財務報表,法律仲裁,技術設備,人才配備等。在具體招投標過程中,因資格預審所設定審查范圍和標準,可以篩選出高質量的競標候選單位,確保業主的自身利益。
(2)低價中標的界定
根據長期的實際施工工程造價核算研究,可以對確定招標過程中的投標價過低情況進行界定。通常情況下在滿足招標文件所羅列出的硬性條件外,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限制[3]:(1)根據現有的工程實踐發現,定額和市場價格正相關,依照這兩者來確定工程造價;(2)有些工程性質特殊,在造價上的浮動較大,應當在招標文件中給出可浮動的區間范圍,以此制約不正當競爭的低價中標;(3)為了杜絕高低價懸殊所造成評判誤差,運用權數計算組合造價咨詢計算的工程造價和投標單位的平均評標價,再乘上最大的下浮率,得出的便是設想的最低工程成本價;(4)工程量清單報價,根據定額子目的人工費、材料費和機械費,再考慮一定比例的管理費以及稅金等,針對不同的分部分項工程采取有差別的管理費率、利潤率報價從而審定是否低于成本價。
(3)評標專家組的確定
評標專家組是需要具有造價管理和施工管理的高級人才組成,本著對招標工作負責和有利于企業效益等多方面考慮權衡,在對評標專家組成員資格評定時,相應的造價經驗,施工經驗,項目管理經驗,技術經驗等都應該成為考量標準。評標專家資格的確立一方面需要通過標準選項定量評定,另一方面需要通過實地實踐考察確定。兩方面結合考量后,才能最終確認其是否具備相應評標專家資格。此外,還需要建立嚴格的監督機制,才能夠讓整個社會更多的關注到評標工作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及實效性,確立評標工作的價值意義。
3. 招投標工作對評標前后期的影響分析
3.1 確保評標的公平性
公開,公平,公正的招投標管理制度在實踐中的運用,可以給評標工作帶來很大的影響,該制度規范了建筑工程行業的市場競爭機制。作為招標文件的組成部分,發放的招標文件內容和格式采取一致性,所采取的的工程量清單是公開的,所有參與投標單位均遵從文件中的標準和要求。加權平均,合理低價的原則防止了投標過程中的暗箱操作已經行政干預。招標人統一提供工程量清單,確保投標人競爭基礎的一致性,以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規范了整個市場競爭機制。此外,在評標時對報價的評定標準有了新的要求,不再以傳統的接近標底作為最優選擇,而是改為“合理低價競標,不低于企業成本價”的標準來進行評判。這樣一來,可促使參與投標施工單位將競標的策略重心轉移到企業標價的合理確定上,有利于招投標的公平競爭,符合市場化的運行機制。
3.2確保評標的價值性
在規范化的招投標工作管理下,競標單位所給出的具體報價中,都是采用合乎規范的綜合單價形式,優化了工程體系,加強了企業對成本的管理。企業通過制定切實可行優化節約的施工方案,其中進度計劃安排、機械使用方案、物料周轉使用方案、臨設方案、平面布置方案等,具有較大的成本降低空間。在實際工程施工管理中,企業通過加強以上部分的管理、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有助于獲得持續競爭實力,突出評標的價值性。
3.3確保評標的效率性
規范有效合的招投標制度會要求工程項目造價管理由價格控制系統、工程信息系統和造價監管系統合并組成。在的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可以采取工程造價的動態化管理搜索,優化整個評標管理體系。通過利用計算機建立對工程造價信息進行搜集、傳輸、整理、保存、維護和使用的系統,代替人工處理繁瑣日常業務,能為評標小組人員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使其始終處于擁有最新資料的狀態,為評標決策人提供及時有效的參考資料。
4. 結語
對市政工程招投標工作體系進行深入研究,同步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造價模式,這是整頓和規范建筑工程市場經濟秩序,推動我國造價體系與完善評標制度的重要內容和現實價值義所在。隨著國際貿易往來的越發頻繁,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整個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和投標體系也更具競爭性。這就要求對招投標工作管理體系進行更新和完善,確定合理的管理流程,采用科學的評標程序,通過這些制度的修改來完善我國工程造價體系的建立,同時促進建筑工程行業的市場化進程。
參考文獻
[1] 柯洪.建設工程計價[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3:79-85.
[2] 杜紅霞.工程造價審核的重點[M].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22-129 .
[3] 李建峰.工程定額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