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城市建設進程也在不斷地加快,對公共建筑設計改進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為了使公共建筑能夠更好的適用現代化的城市發展進程,需要不斷創新建筑設計理念,通過對公共建筑進行設計改進研究,來不斷推進公共建筑設計創新的水平,更好的滿足現代化的要求。本文對公共建筑的設計改進研究問題進行詳細闡述。
關鍵詞:共公共建筑;設計改進;研究
經濟社會的發展,推動著我國建筑行業設計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也為公共建筑的設計改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以更好的滿足人們是對公共建筑的各種功能、審美需求。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對公共建筑各種功能以及審美的需求,建筑設計師將越來越多的設計改進方案運用到實際的公共建筑設計中。建筑材料的更新、建筑結構的變化、節能技術的運用等對公共建筑的設計改進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公共建筑的設計改進包括材料改進、結構設計改進、節能設計改進、形體設計改進等諸多方面,下面對此進行一一介紹:
一、建筑設計材料改進
首先是傳統材料的改進創新。玻璃是建筑中必然使用的材料,也是一種傳統的材料。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技術的不斷創新,新型玻璃應運而生,其功能各異,受到建筑行業的青睞。現階段我國公共建筑中使用的新型玻璃主要有中空玻璃、鍍膜玻璃、熱反射材料玻璃等諸多新型玻璃材料。鍍膜玻璃具有反射太陽能的作用,其最大特點是自身的鍍膜能夠透過可見光,可將紅外光反射,同時鍍膜會將吸收的太陽能隔離,使太陽產生的熱作用盡可能的減少。再者,該玻璃的遮光性良好,能夠反射百分之二十到四十的太陽光。單面鍍膜玻璃的兩面一面具有透視作用,另一面具有鏡子的功能,可以根據建筑物功能需求的不同對鍍膜進行適當的調整來調節輻射熱和室內光線。
其次是新型材料的使用,新型材料主要有新型墻體材料、新型保溫隔熱材料、新型裝修裝飾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等。公共建筑設計人員根據新型材料的不同性質,將其合理運用到建筑設計當中去,創造出具有獨特魅力和功能的新型公共建筑。如可使用具有金屬光澤的鈦合金來表現科技的發展以及內涵;用被腐蝕過的金屬來表現歷經歲月磨練的滄桑歷史。在實際的公共建筑設計中,可通過改進材料來達到創新公共建筑設計的目的[1]。
二、建筑形體設計改進
首先是符號化形體。在對公共建筑進行形體設計時,可根據公共建筑種類和特點的差異,對建筑的形體結構進行設計創新。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場館水立方,其形體設計是依據游泳館中水的特性進行的設計,這種創新設計形式使建筑物的本質生動形象的被表達出來;同樣是作為奧運會的場館,中國農業大學體育館作為摔跤場館,它的形體設計則是由高低起伏、錯落的條形方塊重組而成的,充分向觀賞者表現出了力量的美感和運動的美感,將摔跤運動的特征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同時也為建筑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再者,還可融入地域元素進行公共建筑形體的設計改進。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各種融合了多國元素的建筑物開始出現。公共建筑物作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理應受到重視。因此,在進行公共建筑形體設計改進時,應注重將地域性文化融入到建筑設計當中,在順應時代潮流的前提下,充分展示地方特色和文化精神,加快公共建筑形體設計的創新和探索。
其次是數字化形體。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將建筑設計人員從繁重的手工繪圖和建筑模型制作中解脫出來,使其能夠有充分的時間對建筑外形以及建筑空間進行詳細分析。計算機能夠將建筑的走向和建筑的模型通過智能化、數字化的形式表現出來,對建筑設計人員的思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建筑設計人員可借助計算機創造出新型的建筑設計形態。在數字建筑中,一個簡單的命令就會對空間的形狀、伸拉、壓縮值進行改動,這種數字技術能夠對人們的審美趨向造成一定的影響,也會促進建筑設計人員設計方法的改變,促使新型建筑設計形體的出現[2]。
三、建筑結構設計改進
首先是重力結構設計改進。在對以往傳統的公共建筑進行設計時,結構穩定性是建筑設計的主要目標。建筑設計人員通過對建筑的結構設計進行不斷地優化和改進,不但解決了建筑建造的技術問題,而且還順利完成了建筑形體、形態的塑造。如北京的CCTV總部大樓,其設計便是另辟蹊徑,不論是在高度還是重力結構上都是不小的挑戰。其主要是三維環形形態,似兩個“Z”字進行交叉纏繞,向人們展示了結構的魅力和現代技術的發展水平,實現了對傳統建筑設計的重大突破,設計中融入了時代的元素,創新了傳統的建筑設計風格,對建筑建造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其次還有動感結構及細部結構塑造設計改進等。
四、建筑節能設計改進
首先是公共建筑中新型玻璃幕墻的使用。在很多公共建筑設計中,雙層玻璃幕墻、水幕降溫玻璃幕墻、雨水收集玻璃幕墻等被廣泛使用。雙層玻璃幕墻能夠夠很好的實現建筑綠色節能環保的目的,是目前研究最為深入、節能效果最好也是使用最為廣泛一種節能玻璃幕墻,這種幕墻能夠解決傳統單層幕墻中存在的不足問題,再者,這種幕墻較傳統幕墻相比,取暖、制冷時其節約的能源也大大高于傳統幕墻,其保溫、隔熱、隔音以及通風性能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其次是公共建筑中圍護結構的節能設計問題。圍護結構進行節能仿真不僅對建筑節能方案設計以及節能性能研究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而且對建筑節能的相關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節能仿真可以擴展到圍護系統、新能源系統、空調系統等,可以將影響建筑節能的因素體現出來,將模擬現實與數值模擬進行完美的結合;再者,另一方面節能仿真可由建筑建造前期的設計向施工階段以及后期檢測階段進行擴展,通過各個階段仿真的運用,實現建筑的相關節能設計改進問題,更好的進行公共建筑的設計改進[3]。
五、結論
隨著各界對公共建筑功能、審美要求的不斷提高,公共建筑設計要想取得新的進展,就必須加快建筑設計改進和創新的研究,本文通過對公共建筑相關設計改進點進行研究,發現材料改進、結構設計改進、節能設計改進、形體設計改進對建筑設計改進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公共建筑設計過程中,做好建筑材料改進、建筑形體結構改進、建筑節能改進以及運用數字化技術進行設計創新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徐星. 隱喻在公共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13,12:108-110.
[2]馬濤. 公共建筑設計中創新問題的時代特征研究[J]. 科技信息,2011,25:352+362.
[3]馬勝. 公共建筑設計的技術創新初探[J]. 經營管理者,2011,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