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造價管理,就是在合理決策、優化施工方案的基礎上,在施工各階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造價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以有限的資金高質量,短周期,低造價完成工程項目,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財力,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文探討了施工企業如何加強工程造價管理。
【關鍵詞】工程造價,影響因素,措施
一、前言
工程造價管理是施工企業實現經濟效益的基礎保證,其通過對投標、施工和結算等環節的造價管理,推動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施工企業在進行造價管理中,要依據自身實際,充分分析市場因素,堅持將投標價位與市場動態相統一、將企業發展與市場變化相統一、將成本投入與子夜實力相統一等,以實現造價控制的過程性和有效性。
二、加強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性和意義
1、工程造價管理
我們常說的工程造價管理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建設工程項目的投資費用的管理;另一方面是指對工程成本的管理。對于建設工程項目的資費用的管理來說,其是指為了能夠更好的實現投資的目標,以所編制的施工規劃和設計方案等為基礎,對工程造價進行行之有效的測算、確定以及監管等工作。而對于工程成本管理來說,其要比建設工程投資費用管理更為具體,是一種微觀層次上的造價管理,在實施工程成本管理時,施工企業必須要全面的掌握市場價格的各項信息,并要以此為基礎、以實現管理目標為目的對成本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定價以及計價等活動。
2、實施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意義
對于施工項目來說,其大多數都具有建設周期長、施工規模大、所采用的技術復雜以及人力、財力消耗大的特點。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特點,施工企業要想在確保工期和工程質量的基礎之上,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就必須要做好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在不影響工程質量并按期完工的前提下,減少不必要的投資,降低項目工程建設的成本,繼而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此外,我國是一個資源較為稀缺的國家,為了能夠保持發展速度,就必須要加大資金的投入,但是資金的籌措工作是一項十分不容易且有限的工作,因此,從這一現狀出發,施工企業就必須要更加合理的利用人力、財力等資源,盡量的減少勞動消耗和物質消耗。由此可見,加強工程造價管理是符合我國勤儉持國的重要方針,其能夠有效的將各項資源的作用最大限度發揮出來,能夠提高施工企業所獲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同時確保工期和施工質量不受影響。
三、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的影響因素
1、施工企業對工程造價認識不足
在施工企業的成本中工程成本占據著一定的份額,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在對它的控制管理中往往需要全程的計劃管理,是達到成本最低化的目標。但是在工程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錯誤認識,許多的企業領導者把成本管理控制的主體歸咎于內部的財務會計人員的工作范圍,而忽視了施工組織和直接參與生產人員的作用。在長期的實踐中不少企業的管理者在設定成本管理上就令財務管理人員全權處理,同時更簡單的將項目成本管理的責任歸于項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財務人員。
這直接引發的結果是,不同部門之間,不同崗位之間沒有建立一種合作的氛圍和環境,各個獨立開展自己的工作,在表面上看是取得了分工明確、職責清晰、各司其職的工作狀態,在管理上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卻使相關人員逃避了成本管理的責任和義務,長期以往,勢必會使成本增大。因而,財務人員是成本管理的組織者,而不是成本管理的主體,企業如果不走出這個認識上的誤區就不可能搞好工程成本管理。
2、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意識不足
當前在眾多施工企業中因受到不同因素的限制和影響其在成本管理中往往側重于事后忽視了事前管理、關注短期利益忽視了長遠利益、只看重數量的增長忘記了質量第一的原則、注重局部快速增長忽視全局整體發展等諸多工作失誤之處。甚至一些企業在其管理思維中形成了成本已經最低,難以再下降的僵化思想,在工作中習慣與傳統的管理方式和理念,盲目的去完成產值,增加投資,尋求業主多計價來實現成本盈利,忽視了企業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經濟組織及企業成本管理追求極限的基本特征。
3、如企業采購人員為了私利采購時以次充好、采購高價位的產品;在報管過程中沒人看守,偷盜現象或監守自盜行為不端出現等等這些因素的影響就極大的擴大了企業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嚴重浪費企業資金。
4、施工企業對間接費用管理制度不完善
許多施工企業管理者只注重產品的成本管理而對其員工的工資、福利、出差補助與報銷費用等一些費用沒有嚴格的規定,甚至是實報實銷。這就給一些職業道德和素質不高的員工創造了謀取私利的良機,在實際中許多企業的采購員利用企業在此管理上的漏洞,隨意配置高檔辦公用品并開具高于實際價格的發票、出差人員中也有多開發票,開高價發票而住低級賓館等現象,這不僅浪費了企業資金,降低了資金的使用率而且也不利于其他員工積極性的調動。
四、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問題解決辦法
1、建立健全完善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
良好的管理是企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前施工單位大都是因為缺少完善的管理體系,不重視工程造價管理,導致了不能很好對其進行管理。對工程造價進行妥善管理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建立完善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將整個工程的實施都納入到這個管理體系中來。投標的報價完成之后,投標單位應在約定的時間內及時提交投標文件。這樣做是為了評標委員會及時地根據招標文件確定的評標標準和方法對投標方案進行評定。采用這種投標模式是為了使投標單位之間的競爭更加公平和合理。從最初的規劃到實際的施工,都要納入體系,接受體系的監督與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到對工程造價的妥善管理,給企業提供一個真實可靠的依據。
2、加強工程量統計
工程量的統計是造價管理中的基本內容,在統計過程中,統計人員要堅持全面統計和動態統計的觀念,依照施工情況和概預算技術,對施工量進行計算,并對完工工程進行全方面的計算,避免錯算、漏算,為后期工程量核算提供有效信息支持;并且強化預算人員與統計人員的聯系,及時發現變更因素,為日后索賠做準備,并要求技術人員進行變更合作,以盡量提前施工變更,以減少變更延后而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3、建立和完善施工企業工程造價信息服務系統
施工企業工程造價信息服務是實現工程造價市場化、科學化、信息化的重要途徑,特別是隨著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的推行,工程造價信息愈來愈成為企業自主報價和市場競爭定價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源。工程造價管理機構應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完善工程造價信息管理,建立和完善工程造價管理,滿足各方需求的全方位信息服務系統。一是整合現有信息資源,完善工程造價信息網,進一步擴大信息量,擴充信息覆蓋面;二是加快工程造價信息的更新速度,逐步縮短信息價格發布的周期;三是擴充信息員隊伍,制定信息采集、發布辦法及信息員管理辦法,規范信息采集行為,提高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四是努力實現全國造價信息的資源共享,以全面、準確、快捷、優良的工作作風和工作質量為施工企業提供工程造價全過程、全方位的工程造價信息服務。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施工企業的工程造價管理在整個工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企業通過工程造價管理,對工程成本進行控制,是企業資源在施工現場進行有效配置,從而縮短工程工期,提高工程質量,加大企業利潤。
【參考文獻】
[1]王月紅.淺談施工企業如何加強工程造價管理[J].經營管理者,2013.
[2]魏震.施工企業如何加強工程造價管理[J].企業技術開發,2012.
[3]卿厚林.深入分析施工企業如何加強工程造價管理[J].建材發展導向,20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