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半地下自行車庫部分鋼筋混凝土結構已施工完畢,由于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振搗密實不到位,發現擋土墻、柱、樓板等構件有多處出現麻面、混凝土松散,空鼓、露筋、斷柱等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混凝土框架;質量缺陷;補強方案
我公司在承建的XX中學·教育培訓中心學生寢室樓施工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其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半地下自行車庫四周設有鋼筋混凝土擋土墻。半地下室一層,上部五層,共六層,現半地下自行車庫部分鋼筋混凝土結構已施工完畢,由于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振搗密實不到位,發現擋土墻、柱、樓板等構件有多處出現麻面、混凝土松散,空鼓、露筋、斷柱等問題。發現問題后,我公司針對這一情況非常重視,立即組織公司領導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到現場查看,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研究處理措施,并及時委托第三方權威檢測部門采用超聲法或鉆芯法進行混凝土結構構件缺陷檢測,并已出具檢測報告書。為做好本工程混凝土結構缺陷部位整改修繕工作,本著對原有穩固結構少擾動并整改修繕到位的原則,現根據檢測報告書,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我公司擬提整改方案。
一、混凝土結構補強方案
1、以下部位混凝土構件鑿除后采用細石混凝土重新澆筑。根據檢測報告書,11/R柱腳輕度麻面,上段聲波檢測內部有缺陷且抽芯檢測混凝土呈破碎狀,將此柱上段鑿除;13/R柱、13/R柱下段無明顯缺陷,上段空鼓嚴重并有斷層,將此柱上段鑿除;12/S柱樓梯休息平臺-樓面段孔洞露筋嚴重,應鑿除空鼓至堅實部位再澆筑修復,鑒于現場實際情況,將該段柱完全鑿除;10-11/S混凝土擋墻頂部露筋,上段混凝土孔洞較多,且與下段混凝土膠結差,故將上段混凝土完全鑿除;11-12/S混凝土擋墻上段澆筑不到位,存在露筋現象,故將此墻頂混凝土鑿除,澆筑完畢后,外側采用防水砂漿抹面;14/P-Q墻頂梁露筋、孔洞嚴重,故將此墻頂梁混凝土全部鑿除;11/S柱與11-12/S墻頂交接處存在孔洞露筋,故將此柱在在該位置混凝土鑿除,采用細石混凝土重新澆筑。
2、以下部位混凝土構件鑿除至堅實部位內,采用細石混凝土修補澆筑。根據檢測報告書,1/Q柱、14/Q柱、7/R柱、8/R柱、14/R柱、2/S柱、4/S柱、7/S柱、8/S柱、10/S柱、3-4/S墻、9-10/S墻、12-13/S墻、1/R-S墻、1/Q-R墻、1/P-Q墻、1-2/P墻、2-3/P墻、3-4/P墻局部位置混凝土松散、孔洞、或露筋,故將此墻、柱有缺損位置的混凝土鑿除至堅實部位內,采用灌細石混凝土修補澆筑。14/Q-R墻、14/R-S墻墻體頂部與梁交接處存在蜂窩、孔洞、露筋現象,故將交接處混凝土鑿除至堅實部位內,采用細石混凝土修補澆筑。
3、1/R柱、1/P柱、1/S柱未經檢測,根據檢測報告書描述和現場實際情況,面層蜂窩、孔洞嚴重,存在露筋現象,但內部是否完好不詳,為避免判斷失誤影響結構整體性和安全性,故先將此柱四周做好支撐,待面層破損處鑿除并由各方主體現場查看討論后再做判斷。如鑿除后破損面較深(>柱寬/4),則此柱整段鑿除采用細石混凝土重新澆筑;如鑿除后破損面較淺,則破損處采用細石混凝土修補澆筑。
4、12-14/N-T、10-12/N-R梁、板未經檢測,根據檢測報告書描述及實際澆筑情況,應將改處梁、板混凝土未澆搗密實處全部鑿除,采用細石混凝土重新澆筑。
5、對檢測報告中未涉及的柱補充檢測。根據實際檢測情況,如強度或密實度達不到要求,則鑿除采用細石混凝土重新澆筑;如檢測滿足設計要求,則對面層有破損空鼓處鑿除采用細石混凝土修補澆筑。
6、其余部位。根據檢測報告書,并根據現場實際,到現場逐一排查,凡有蜂窩、麻面、面層混凝土酥松處,均將面層破損處進行鑿除,如破損面>50mm,則采用細石混凝土修補澆筑;如破損面不大于50mm,則采用灌漿料面層修補。
7、S-U軸陽臺樓面:清理面層后,采用防水砂漿抹平處理。
二、混凝土結構加固施工工藝
1、采用細石混凝土重新澆筑(11/R柱、13/R柱、12/S柱)。采用C35微膨脹細石混凝土。混凝土構件鑿除前,先對構件上部樓面進行卸荷,做好臨時支撐工作,支撐牢固,確保施工安全。按整改方案的要求,使用小型機具鑿除柱原有混凝土,鑿除面應盡量水平,且應鑿除至交接面堅實部位,并將新舊混凝土交接面做鑿毛處理,表面凹凸差不小于4mm;混凝土鑿除過程中,不得傷及構件內原有鋼筋。混凝土鑿除完畢后,應對原有鋼筋進行清理,鋼筋表面不得有浮漿殘留,重度銹蝕處應清理,對移位的鋼筋回位;對新舊混凝土交接面應清理干凈,不得有浮渣粉末。清理完畢后,對柱原箍筋加密,箍筋直徑和支數同原圖,加密后箍筋間距為100mm。支模,并將新舊混凝土交接面采用界面劑處理,根據現場情況采用頂部或側面開口的方式重新澆筑,澆筑過程中,做好振搗密實工作,并輔以模板外振搗,保證澆筑質量。澆筑完畢后做好養護工作。
2、采用細石混凝土重新澆筑(12-14/N-T、10-12/N-R梁、板)。采用C35微膨脹細石混凝土。混凝土構件鑿除前,先對梁板下部原有支撐模板拆除。按整改方案的要求,使用小型機具鑿除柱原有混凝土,鑿除位置上下面應盡量平行,并將新舊混凝土交接面做鑿毛處理;混凝土鑿除過程中,不得傷及構件內原有鋼筋。混凝土鑿除完畢后,應對原有鋼筋進行清理,鋼筋表面不得有浮漿殘留,重度銹蝕處應清理,對移位的鋼筋回位;對新舊混凝土交接面應清理干凈,不得有浮渣粉末。清理完畢后重新支模,并將新舊混凝土交接面采用界面劑處理,澆筑過程中,做好振搗密實工作,保證澆筑質量。澆筑完畢后做好養護工作。
3、采用細石混凝土重新澆筑(10-11/S墻、11-12/S墻、14/P-Q墻、11/S柱)。采用C35微膨脹細石混凝土。按整改方案的要求,使用小型機具鑿除原有混凝土,且應鑿除至交接面堅實部位,鑿除位置上下面應盡量平行,并將新舊混凝土交接面做鑿毛處理,表面凹凸差不小于4mm;混凝土鑿除過程中,不得傷及構件內原有鋼筋。混凝土鑿除完畢后,應對原有鋼筋進行清理,鋼筋表面不得有浮漿殘留,重度銹蝕處應清理,對移位的鋼筋回位;對新舊混凝土交接面應清理干凈,不得有浮渣粉末。支模,并將新舊混凝土交接面采用界面劑處理,根據現場情況采用頂部或側面開口的方式重新澆筑,澆筑過程中,做好振搗密實工作,并輔以模板外振搗,保證澆筑質量。澆筑完畢后做好養護工作。
4、采用細石混凝土修補澆筑。采用C35無收縮細石混凝土。按整改方案的要求,使用小型機具將有孔洞、露筋、酥松等部位的混凝土鑿除,且應鑿除至堅實部位,鑿除位置上下面應盡量平行,鑿除深度>50mm,并將新舊混凝土交接面做鑿毛處理,表面凹凸差不小于4mm;混凝土鑿除過程中,不得傷及構件內原有鋼筋。混凝土鑿除完畢后,應對裸露在外的鋼筋進行清理,鋼筋表面不得有浮漿殘留,重度銹蝕處應清理,對新舊混凝土交接面應清理干凈,不得有浮渣粉末。支模,并將新舊混凝土交接面采用界面劑處理,采用壓力灌漿的方式重新澆筑。澆筑完畢后做好養護工作。
5、采用BY-40灌漿料面層修補。按整改方案的要求,使用小型機具將有麻面、酥松等部位的混凝土鑿除,且應鑿除至堅實部位,并將交接面做鑿毛處理,表面凹凸差不小于4mm。混凝土鑿除完畢后,如有鋼筋裸露,應對裸露在外的鋼筋進行清理,鋼筋表面不得有浮漿殘留,重度銹蝕處應清理;對交接面應清理干凈,不得有浮渣粉末。將交接面采用界面劑處理,采用BY-40灌漿料面層修補。修補完畢后做好養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