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調整水泥摻量及配合比,其強度等級在C15-C25之間變化,是介于剛性樁與柔性樁之間的一種樁型。CFG樁和樁間土一起,通過褥墊層形成CFG樁復合地基共同工作。CFG樁的工藝為原地面處理→測量放線→鉆機就位→鉆孔至設計標高→停鉆→泵送混凝土→混凝土灌滿后按規定速度邊泵送邊提拔鉆桿至地表→移位施打下一根樁,并對成樁全過程進行質量監控以獲得合格CFG樁。
【關鍵詞】CFG樁施工工藝流程;樁施工工藝;質量控制及流程
房屋建筑工程,基礎尤為重要,基礎承受著建筑物的全部荷載,并將其傳給地基。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組成部分,它是承受建筑物荷載的土壤層。地基土層在荷載作用下產生的變形,隨著土層深度的增加而減少,到了一定深度則可忽略不計。地基按土層性質不同,分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兩大類,凡天然土層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不須經人工改善或加固便可作為建筑物地基者稱天然地基;當建筑物上部的荷載較大或地基的承載能力較弱,缺乏足夠的穩定性,須預先對土壤進行人工加固后才能作為建筑地基稱人工地基。房屋基礎的地基地質類型有很多種,不同種類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人工地基的處理方法包括孔內深層強夯法、換填墊層法、強夯法、砂石樁法、振沖法、水泥土攪拌法、高壓噴射注漿法、預壓法、夯實水泥土樁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法、石灰樁法、灰土擠密樁法和土擠密樁法、柱錘沖擴樁法、單液硅化法和堿液法等。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結的素填土的地基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樁(CFG樁)法。
CFG樁是英文Cement Fly-ash Gravel Pile的縮寫,意為水泥粉煤灰碎石樁,由碎石、石屑、砂、粉煤灰摻水泥加水拌和,用各種成樁機械制成的可變強度樁。通過調整水泥摻量及配比,其強度等級在C15-C25之間變化,是介于剛性樁與柔性樁之間的一種樁型。CFG樁和樁間土一起,通過褥墊層形成CFG樁復合地基共同工作,故可根據復合地基性狀和計算進行工程設計。CFG樁一般不用計算配筋,并且還可利用工業廢料粉煤灰和石屑作摻和料,進一步降低了工程造價。
1、CFG樁施工工藝流程
原地面處理→測量放線→鉆機就位→鉆孔至設計標高→停鉆→泵送混凝土→混凝土灌滿后按規定速度邊泵送邊提拔鉆桿至地表→移位施打下一根樁。
2、樁施工工藝
2.1鉆機就位
樁機底盤應保持水平,鉆機就位時,應使鉆桿垂直對準樁位中心,確保CFG樁垂直度允許偏差不大于1%。 采用在鉆架上掛垂球的方法,在鉆架上刻上明顯的對照位置線,施工前由專人進行樁位對中及垂直度的檢查,滿足要求后方可開鉆。
2.2鉆進成孔
鉆孔開始時先慢后快,同時檢查鉆孔的偏差并及時糾正。在成孔過程中,發現鉆桿搖晃或難鉆時,應放慢進尺,防止鉆孔偏斜,位移及鉆桿、鉆具損壞。
2.3灌注及拔管
2.3.1鉆桿至設計標高后停止鉆進,開始混凝土的灌注,每根樁的實際灌注量應不少于設計灌注量。
2.3.2鉆桿芯管充滿混凝土后開始拔管,實際灌注樁頂標高應高出設計樁標高不少于500mm,以保證在鑿除浮漿后,樁頂標高符合設計要求。
2.3.3灌注時采用靜止提拔鉆桿,在特殊情況下采用邊轉邊提鉆桿進行灌注,如遇圓礫層等情況,拔管速度控制在2~3m∕min。
2.3.4為防止樁身出現縮徑、斷樁、夾泥等不良現象,混泥土必須灌至自然地面。灌注成樁完成后,樁頂蓋土封頂予以保護。
2.4移機:
一根樁施工完畢后,對鉆機頭進行保護,然后移機,對準孔位,進行下一根樁的施工。
3、質量控制
3.1監控手段
3.1.1平行檢查:施工過程跟蹤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指令承建單位糾正,以減少質量缺陷的發生,保證工程質量。
3.1.2測量:在工程開工前檢查定位放線,在施工過程中復核尺寸,以保證符合設計要求。
3.1.3試驗:通過有資質等級的試驗單位提供的資料數據,對其進行質量評估。
3.1.4指令性文件:對任何事項發出口頭通知仍不糾正的以書面形式督促承建單位嚴格遵守并執行書面指令。
3.2監控流程
3.2.1檢查施工方案、組織設計和機械進場情況。
3.2.2督促檢查測量放樣、平整場地、清除障礙。
3.2.3檢查進場原材料,見證原材料試驗。
3.2.4選定合適的配合比。
3.2.5參加成樁工藝試驗,確定施工工藝和參數,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3.2.6審批開工報告。
3.3質量預控措施
施工監理的全過程應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對影響質量的人、機、料、法、環五大因素進行預控制,其主要措施如下:
3.3.1審核施工單位資質證書,審核管理制度體系尤其是質量保證體系是否健全,責任是否落實。人員證書、特種工持證上崗情況。施工設備的規格、型號、數量以及完好情況是否滿足施工需要。技術準備(技術交底)工作是否充分。審查施工單位的施工組織設計,審查其選用的施工機械設備、施工工藝是否合理,質保體系是否健全,勞動組織、材料供應、進度計劃是否落實,對工程的特點、難點及措施的針對性和可行性是否得以保證。
3.3.2以工序管理為核心,以崗位職責為關鍵,督促施工單位及時、準確的搞好施工打樁記錄。
3.3.3對常見質量隱患通病的預控措施如下:
a、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因怕堵管,私自加水,使塌落度超大,預控措施:澆灌時監理工程師實行旁站,檢查塌落度在16-21cm之間,不合格停灌,并追查施工單位或商品混凝土供應單位的責任;
b、 長螺旋機不垂直,導致樁身垂直度超標準,預控措施:檢查線錘是否平行機械;
c、 搶進度易造成斷樁,預控措施:當成樁鉆至設計深度時,監理工程師監督機長操縱提鉆時間,如遇淤泥質土拔管速度適當放慢;
d、 樁位及標高超標準,預控措施:檢查樁位是否準確,地面標高實測實量。
3.4施工過程監控
3.4.1現場跟班旁站,認真檢查,做好旁站記錄,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記錄每天實際成樁情況。
3.4.2檢查記錄樁位是否在允許偏差范圍內。
3.4.3檢查記錄垂直度,實際孔深是否合格,確認能否灌注并將提鉆及停泵深度標于機身上。
3.4.4檢查記錄鉆機提桿速度、砼灌注量及灌注時間是否滿足要求,在監控過程中,發現影響質量的問題,特別是塌落度和提桿速度,監控人員口頭通知整改。發現質量失控,無法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時,及時下達通知單,督促施工單位及時整改、確保工程質量。出現嚴重問題時,簽發停工令,問題解決后復工。簽發停工令事先爭得業主同意,對停工令要持特別慎重的態度。
3.4.5督促現場原材料見證取樣,見證砼試塊等是否按規定取樣、養護和試驗,每臺機械每天至少做一組試塊,標準養護,測28天強度。
3.4.6建立過程中經常召開有關方面協調會,形成會議紀要。
3.4.7檢查并督促施工單位做好施工過程中各項技術資料,收集資料,工程竣工時要將資料裝訂成冊并附上竣工圖。
4、結語
CFG樁適用于條基、獨立基礎、箱基、筏基,可用來提高地基承載力和減少變形。在選用該法時對照地基的種類,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結的素填土的地基就適合該法,并嚴格按上述過程進行施工和監控以獲得優質地基。
參考文獻
[1]《建筑施工手冊 》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1992
[2]《建筑工程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79-2002)
[3]《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
[4]《土力學與基礎工程》 重慶大學網絡學院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