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加氣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相關闡述,并對改進其施工過程中的不足提出了相應對策,希冀對加氣混凝土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帶來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加氣混凝土;抹灰技術;低碳環保;施工監理
引言
隨著建筑節能工作不斷深入發展,國家要求墻體建筑材料進行全面的革新,實心粘土磚逐漸被禁止使用,這就為加氣混凝土材料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作為新型墻體建筑材料的加氣混凝土已成為推廣節能建筑和加快墻體革新的主力軍,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加氣混凝土技術對我國建筑也的高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加氣混凝土技術在降低能源消耗和減輕環境污染的過程中發揮作用的同時,也存在著施工質量并不理想等一系列問題。
在實際的建筑施工過程中,經常發生原始施工方法與加氣混凝土技術不相適應,有的施工單位用對待傳統材料的方式來使用加氣混凝土,導致墻體開裂、飾面掉皮等質量問題在建筑使用過程中時有發生,對建筑的使用效果造成不良影響。
1.實施加氣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重要意義
1.1 節省建筑資源
混凝土的使用貫穿在建筑施工的全過程中,需要的用量非常巨大,是工程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施工材料。混凝土建筑從地基到樓體構造再到最后的墻面施工都離不開混凝土的使用,而在加氣混凝土施工技術中混凝土磚塊中間是中空的,這樣節省了大量的建筑用料。據實際測算表明,采用加氣混凝土技術施工能夠比普通混凝土施工節省約百分之三十的建筑材料,對于節約建筑資源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
1.2 推動低碳環保事業發展
在建筑構造方面,加氣混凝土技術施工使建筑材料使用量明顯減少的同時,也降低了混凝土的施工用量,有利于建筑工程的低碳化發展;在保溫方面,加氣混凝土技術由于在混凝土磚塊中間使用了中空構造,極大地提高了建筑的保溫性能,減少了取暖制冷能源的使用;同時,中空的構造還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降低了噪音污染對人的影響,有效推動了低碳環保事業的發展。
1.3 增加建筑物使用壽命
采用加氣混凝土技術施工的建筑具有抗滲防震的優勢,其使用壽命能夠極大提高。墻體中的中空構造可以使墻體的吸水導濕速度有效延緩,實現中空墻體建筑材料的抗滲特性,而且同體積的中空墻體建筑材料的吸水至飽和狀態所需時間使普通粘土磚的5倍。此外,加氣混凝土技術構筑的空隙結構大幅度減輕了建筑物的自重,使得在地震發生晃動時整個建筑物的結構更為牢固,達到良好的抗震效果。
1.4 提高建筑施工的經濟效益
采用加氣混凝土技術建造的墻體與傳統的實心磚墻體相比,其綜合造價比要低5%左右,這就使得建筑面積的利用率在相同的造價下可以明顯提高,能夠實現投資利益的最大化,提高建筑施工的經濟效益。加氣混凝土施工的墻體建筑材料內部存在較大的空隙,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這種材料既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加工,也可以使用合適的粘結材料進行粘結,有利于為建筑施工創造更為靈活的設計空間。
2.加氣混凝土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問題
2.1 墻體建筑材料的生產存在問題
生產廠家對多孔墻體建筑材料表面的渣屑和粉塵等小細節缺乏足夠的重視,在從事多孔墻體建筑材料的制造過程中往往只是在經過澆注、切割以及很短時間的蒸壓處理后就將其交付給承建施工單位,造成后期的抹灰層粘結不牢問題,使墻體空鼓的現象時有發生。
2.2 加氣混凝土施工工序不夠完善
建筑施工單位對所施工的建筑缺乏責任心,或者專業的加氣混凝土建筑施工技術人員短缺,造成承建施工單位在加氣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中出現遺漏,導致施工工序不夠完善。比如:在進行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抹灰粘結時,由于墻體澆水未達到相關標準,或是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建筑材料強度與抹灰層材料強度存在較大差別造成的墻體空鼓問題;墻體砌筑時采用的水泥砂漿質量不達標,強度不夠,在施工時加氣混凝土墻體建筑材料的保溫隔熱層不符合熱工要求也會導致墻面裂縫問題。
3.對加氣混凝土建筑施工問題的改進
3.1 加強加氣混凝土材料質量檢測,制定完善的質檢制度
加氣混凝土墻體建筑材料生產廠家應加強生產過程中各階段、各工序的質量把關,制定完善的質檢制度,保證生產環節的產品質量。生產部門還要進行粉塵和表面渣屑的檢測,確保已切削成形、蒸壓處理的即將送往建筑承建施工單位的墻體建筑材料質量達標,避免加氣混凝土墻體建筑材料出現抹灰層粘結不牢、墻體空鼓問題。
3.2 堅強技術培訓,建立專業的加氣混凝土技術人員隊伍
建筑施工單位不能只看重眼前的施工項目,還要把目光放長遠,拿出相應資金,組建技術培訓班,進行加氣混凝土技術施工人員培訓。同時各級管理人員和技術施工人員利用工作以外的時間自覺進行加氣混凝土技術和職業道德的培訓,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和工作責任心。從施工人員層面完善施工工序,防止施工中的出現遺漏,使墻體空鼓、裂縫等問題得以解決。
3.3 控制抹灰施工技術,從技術層面提高加氣混凝土施工質量
作為加氣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步驟之一,抹灰技術的施工水平將直接影響到工程建筑的施工質量,對此需要對抹灰施工進行相關的技術控制。
3.3.1 控制抹灰時間
砌筑完成28天后是墻體抹灰最適宜的時間,施工部門應將干燥時間適當延長。這樣能夠為砌體的干縮變形和砌筑砂漿的塑性變形提供足夠的時間,有利于防止抹灰開裂。抹灰前讓那些不可避免的砌體變形充分完成,這些變形所引起的裂紋在砌體砌筑的灰縫中分散開來之后,再進行抹灰作業,從而防止抹灰層破裂的發生。
3.3.2 控制抹灰層厚度
過厚的抹灰層會產生較大的總干縮變形,容易導致墻面在施工前期的塑化變形和使用后期的干濕變形,產生墻體開裂問題。所以在滿足墻體隔聲、防火等要求和保證墻體厚度、結構尺寸之外,應盡量控制抹灰層厚度。對于較厚的抹灰層,必須分層抹灰,不能一次成灰。專用的干粉砂漿抹面也不宜過厚,防止因一次抹灰過厚,造成砂漿塑性變形向下墜落,引起墻面開裂。
3.4 建立完善的加氣混凝土建筑施工監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加氣混凝土建筑施工監理制度,從多個方面入手,加強施工監理措施的制定和實施,并且密切各個單位、部門之間技術人員的通力合作。完善的建筑施工監理制度是實現高質量的加氣混凝土建筑工程的有力保障,這就要求成立專門的監理部門,確保加氣混凝土建筑施工技術的高效實施。監理部門應在施工前對墻體原材料的質量參數進行精密測算,施工過程中對各工序的進展情況實施有效監督,施工結束后對各項質量指標和防護措施進行嚴格審查。
4.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對于建筑工程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建筑材料的使用量也逐年提高,這就更加要求我們大力推廣加氣混凝土技術,實現節能低碳的發展目標。加氣混凝土建筑施工技術作為一項很有前景的節能型施工技術,具有許多原始磚砌建筑技術所不具備的發展優勢。同時,加氣混凝土施工技術由于涉及面廣、工程技術復雜,依然存在較多的不足之處,在應用過程中也會產生一系列問題。這就要求在未來的發展中,確保加氣混凝土技術的先進性,積極開展各單位部門技術人員之間的合作交流,合理解決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問題,推動加氣混凝土技術的不斷發展,實現低碳環保的建筑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 張廣振,李出欽.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措施探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1.
[2] 羅偉強.淺談加氣混凝土砌塊施工質量問題及防治措施[J].科學之友.2011(14).
[3] 王文英.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存在的問題及控制措施[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01: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