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設工程造價控制貫穿于建設工程實施的整個過程,文章主要分析工程造價控制在園林工程實施全過程中的具體應用方法和意義。
關鍵詞:園林工程;造價控制;效益
園林工程是建設工程的一個分支,與其他建設工程相比,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其獨到的特點。園林工程的主體是有生命的植物和活動的水體,能起到凈化空氣、吸塵、降溫、隔噪音等生態功能;園林工程的建設也更注重藝術美感的營造,讓生活于其中的人們心情舒暢。因此,園林工程的造價控制具有其特點。
1. 項目決策階段的造價控制
園林工程具有初始投資額大、后期維護管理費用高,使用周期長等特點,決定了項目決策的重要性。擬建項目在技術上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具備足夠的資金能力建成,以及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后,能否長期保持良好的效果,能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等,都必須嚴格論證。
2. 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
工程建設過程各階段對投資造價的影響是不同的。其中初步設計階段影響最大,對投資的影響度為75%~95%;技術設計階段對投資的影響度為35%~75%;施工圖設計階段對投資的影響度為10%~35%;而招投標階段和施工階段通過各種措施節約工程投資不會超過10%[2]。因此,在設計階段進行造價控制節約效果最為顯著。在設計階段進行造價控制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幾種:一是通過設計招標和設計方案競選優選設計方案;二是運用價值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優化設計方案;三是推廣標準化設計,優化設計方案;四是實施限額設計,優化設計方案。
當前在園林工程建設中,還應對擬建工程地點的地質勘探、土質、水文和地形地貌、氣候等情況引起重視,因為在實踐活動中因地基問題導致工程質量低劣、設計變更、投資超支的情況已經屢次發生。例如,某小區景觀湖工程建設,對前期的地質勘探不夠重視,設計湖泊駁岸時采用了天然地基上的毛石擋土墻作法,湖面寬廣且水較深。到了施工階段才發現實際的地質條件與地質勘探報告有較大的差異,不能作為持力層。不得不重新進行了地質探,對設計進行重大變更,改成了淺湖,駁岸基礎也設計成了樁基礎,前期開挖外運了大量的土方,現在又要外買土方來回填,最后工程的造價大大超支。
筆者認為,在設計階段控制造價還要注意以下兩點:
1)盡量少設計超大規格的苗木。當前在園林綠化建設中有一種不良的現象,即某些綠化工程急于求成,大量設計超規格的苗木。一些苗圃往往就地提供不了,必須去邊遠的山區鄉村挖運,這就是常說的“大樹進城”。因此產生的問題非常嚴重,一是使樹木原生地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二是這些大樹一般都有好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樹齡,已進入衰老期,移植過程中大樹的根系和樹冠又受到創傷,移植成活率低,還會帶來病蟲害;三是無論移植費用還是后期的養護費用都很昂貴。
2)設計苗木要盡量選用鄉土樹種。近年來各種異國風情的園林設計在中華大地大行其道,至于這些外來樹種的苗木是否能適應建設工程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環境,設計單位則少有深入的分析考慮。
一場低溫雨雪天氣,使得南方一些熱帶園林工程遭到嚴重的毀壞,而本土的鄉土品種的苗木則較好地經歷了考驗。以廣州市為例,根據統計結果,在“較嚴重”和“嚴重”等級受損的64種植物中,熱帶分布類型的種類共有62種,占該受害類型植物種類的96.88%[3]。這也給園林設計師一個深刻的教訓,今后選用苗木時應以鄉土樹種為主,選用外來樹種時要先進行適應性方面的分析。另外,在設計階段進行造價控制,不僅要重視建造成本的控制,還要重視后期維護成本的控制。要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選擇、設計相應的灌溉系統,種植面積大、耗水量大、澆灌勞動強度難度大的區域,要考慮設計微噴或滴灌等高效節水的灌溉系統;選擇苗木時要多選用鄉土品種,形成多類型、多品種的復層植物群落,南方炎熱地區少設計歐美式的冷季型大草坪和幾何圖案造型的喬、灌木;減少硬質地坪面積,選用透水磚、植草磚等透水地面做法。
3. 招投標階段的造價控制
對建設工程項目進行招投標,有利于業主擇優選擇承包單位,進而使工程造價得到有效的控制。在招標階段,招標文件和標底的編制質量非常重要。按照我國《招標投標法》的規定,招標文件應當包括招標項目的基本情況和技術要求、投標報價要求、評標的方法和標準、擬建合同的主要條款[1]。采用工程量清單招標的,還要提供工程量清單。標底是招標人控制工程投資、合理確定工程造價的重要手段,招標時心中有底,將來在評標時對投標單位的報價可以做出判斷。
在評標中要注意對投標單價的審查,要警惕投標單位利用不平衡報價法,將今后工程量可能會增加的項目單價報得很高,其他的單價報低價,最后造成“低價中標,高價結算”的后果,導致造價控制失敗。工程合同主要包括協議書、通用條款、專用條款三個部分,在合同里要明確雙方的責任與義務,質量和工期的要求,價款的結算方法和支付方式等。
4. 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
園林工程的施工和其他建設工程的施工相比,最大的區別是園林工程的大部分實施對象,是有生命的植物。其生長與自然環境的變化有很大的關系,因此綠化種植講究季節性,春季和秋季種植成活率高,施工成本低。另外園林工程更加追求工程營造的藝術性,例如假山的堆塑,溪流瀑布景觀的布置,喬木、棕櫚植物擺放的姿態,造型植物的修剪、搭配等,因此施工人員平時加強美學知識的學習,施工時設計師介入現場指導,可以減少反復返工的情況,降低施工的成本。
施工之前要根據建設項目的具體情況,做好材料采購、苗木假植、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等準備工作。施工時合理安排人力、材料、機械,組織進行流水施工作業和及時的維護保養工作,不打亂仗,降低材料消耗和施工成本。園林工程建設應當嚴格按圖施工,但由于施工現場情況的復雜多變,往往需要進行現場簽證管理。造價管理人員要積極配合監理工程師,根據施工合同和相關技術資料,進行嚴格的簽證管理。
5. 竣工結算階段的造價控制
審計人員在審核竣工結算時,要全面檢查送審的資料是否齊全真實,其中文字資料包括招標文件、投標文件、合同、補充協議、會議紀要、工程變更通知單、施工現場簽證單等等,圖紙資料主要是招標時的設計圖紙、竣工圖紙等等。要警惕施工單位在竣工圖上做手腳,在簽證上弄虛作假,結算時搞突擊簽證,材料發票造假等等。另外,審計人員還要親自到施工現場察看,以增加感性的認識,更有利于審計的準確性。
6. 使用階段的管理費用控制
園林工程施工結束后,需要根據不同苗木的生長需要,及時進行養護。養護分為常規養護和特殊養護兩大類,如施肥、澆水、除雜草、修剪、防治病蟲害等園藝技術措施屬于常規養護,而防臺風、暴雨、嚴寒、處理病死苗木等則屬于特殊養護。在此階段,因為業主單位通常不具有養護管理方面的人才和設備,自己進行管理不但效果不好,花費成本也比較高。比較好的管理是進行公開的招投標,引進優秀的園林綠化公司進行社會化管理;而中標單位則可以通過管理制度化、崗位責任制等方法來降低管理成本。
7. 結語
園林工程造價的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
參考文獻:
[1]嚴玲,郝建新,柯洪,等. 工程造價計價與控制[M]. 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
[2]賈潤根,劉愛芳. 市政工程造價的全過程控制與管理[J].廣州建設工程造價信息,2008(6):59.
[3]蘇澤群,李意德. 廣州市主要綠化植物冷害調查分析[J]. 中國園林,2008(11): 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