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住宅發展經歷了多年變化,均與我國經濟發展密不可分。由于人們居住水平提高,住宅產品的戶型、環境、建筑風格及小區配套等都有很大變化。且變化趨向“以人為本”,更加理性。以市場為導向、戶型及風格等更加多樣、新穎,科技含量更高,更注重節能、環保,因此要在建筑設計上有所創新和突破,緊隨時代發展,承擔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關鍵詞】住宅設計;別墅化
一、現代住宅設計的別墅化傾向
1、隨著房地產“買方市場”的形成,消費者對住宅產品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新建小區的規劃設計與住宅開發設計應不斷滿足人們新的生活方式需求。開發商不能以“量”來滿足消費者,而應以“質”的思想來運作,以優質的住宅產品實現社會效益和企業效益。重視項目開發環節,尤其要強化前期市場研究和規劃設計。
2、購房者生活品味的提高和對精神個性的追求無疑是促成建筑師設計思路轉變和提高的原動力,注重變化、注重品味成為主要趨勢。現代住宅業主不需要普通商品房,他們需要適應新生活方式、具有空間概念別墅化傾向的現代住宅。
3、別墅式的合理分區常常是設計高檔住宅的必要手段。打破原有廳室布局,盡可能設計出多樣的個性化空間。采用分區式設計,集多功能為一區,組成相關聯的功能空間,減少交通空間。主要分區有:門廳區設入戶花園、玄關、步入式衣帽間;餐廚區設中式廚房、開敞式西廚、獨立餐廳;起居會客區設起居廳、會客廳、陽光室、觀景陽臺等;主臥區設主臥室、主臥衛生間、更衣間、書房、陽臺或觀景臺;主臥區應與次臥區分開設置,以滿足私密性要求。
二、空間穿插和流動性
1、住宅戶內公共區域設計講求空間的流動和穿插,使人感覺有情趣空間的存在并達到步移景異、別有洞天的空間效果。如開放西廚和餐廳的穿插、餐廳和客廳的空間流動、挑空起居廳上下層間的共享空間、主臥室書房及更衣間的空間序列等。
2、挑空空間的利用。住宅挑空空間是最能表達別墅情懷的地方,房間不再是單純的天花地板墻面的六面體模式,整個空間流動有了大膽突破,空間形態具有新的創意,能達到豐富的視覺效果。
3、露臺退臺是住宅設計的手法之一。其特點是健康、休閑和接近自然,有更多戶外活動場地,也是客廳或臥室設計的延伸與升華,是人們居住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
三、住宅產品更注重節能、環保
1、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建筑總面積每年以15%—20%的速度遞增,而建筑在使用過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社會總能耗的30%。發達國家的實踐證明,建筑能耗中的2/3—3/4可通過正確、理想的建筑措施節省下來,以整體綜合方法實現全方位的建筑節能,將大幅降低建筑物整體能耗。
2、建筑節能包含兩部分內容,一部分是加強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能力,另一部分就是從供暖、供冷的熱源、輸送渠道及實現方法來節約能源。合理的建筑體形能夠減少建筑物與外界的熱量交換,簡單形體對節能有利。墻體采用高效保溫的復合墻體,降低外墻傳熱系數。采取增加窗玻璃層數、門窗密封條、使用低輻射玻璃(Low-E)、選用斷熱型材等措施,提高建筑節能效果。
3、采用高效保溫、架空型保溫、覆土綠化等節能屋面,綜合考慮建筑物通風、遮陽、自然采光等建筑圍護結構的優化集成節能技術。外窗帶有可調遮陽板,夏季可有效遮陽和通風,冬季使陽光透過,以減少能源消耗。
四、建筑設計的構思與創新
1、建筑設計構成應遵循一種秩序,設計中要充分把握這種秩序,體現出建筑的“一體性”。一幢好的建筑,不僅在于它巧妙的組合、豐富的變化,更在于它貫穿全局的主題思想,體現在從群體到單體、從整體到局部、從室內到室外,從地面到空中、從內容到形式等方方面面都能反映出內在的聯系與多功能設計。把不同空間形體與環境等元素相結合,構成一個完整的有機整體。建筑設計作為一種創作活動,最主要的是在滿足功能基礎上塑造出新穎優美的造型,形成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
2、建筑設計作為一種創作活動,其關鍵是什么呢?有人認為應把滿足其功能作為建筑設計的主要問題,因為人們建造它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使用,這是從建筑的物質價值方面得出來的結論。而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塑造出新穎優美的造型,如此才能形成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這是以建筑的精神價值為主而得出的結論。無疑,二者都是在建筑設計中必須滿足的條件。但是更重要的不是把建筑設計當成一種生產過程,也不是把它當成藝術過程,而是作為一種思想過程,使它反映時代理念,并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3、建筑的歷史是繼承與創新的歷史。某種建筑風格在一個時期內可以風靡一時,建筑師們為它的完美和登峰造極而競相獻計,群眾也以此崇為時尚,引為自豪。但往往就在它盛極一時之際,一種新的、截然不同的建筑風格卻在醞釀著,隨即破土而出,并逐漸取而代之,形成新的設計浪潮,從而完成了一種風格的持續和另一種風格的創新與發展過程。但是,人們的繼承要求并不局限于某個時代之內,喜古好舊的思想作為人們的一種文脈傳承,也表現在對過去建筑與過去習俗的懷念之中。在建筑發展史上常常穿插了一些復興古典建筑風格,即使是全新形式流行時也不難發現傳統作法的片段和符號。繼承不是歷史的重復,創新才是建筑的精髓和生命力。
4、一個成功的建筑作品,首先來自優美的構思,要把自己對社會、對科學技術、對藝術和對人的理解,用建筑空間的形式完美的表達出來。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建筑就是作者本人建筑哲學思想的表現形態。美國當代著名建筑師波特曼的設計作品之所以受歡迎并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共享空間熱”,就是因為波特曼把“人要作為建筑主體”的思想充分體現在他的作品中,帶來了生動壯觀的空間效果、豐富多姿的生活環境、新穎別致的建筑造型。
5、住宅開發應樹立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適當減少樓層戶數,降低建筑密度,提高戶型品質。最大限度的實現房間的采光、通風、隔音和景觀效果,有效實現房間的功能分區,合理的房間面積比例,戶型由平面向立體多樣化發展。加強住宅功能完備化,強調工人房、儲藏間、生活陽臺等服務空間。強調戶型的靈活性,可分可合,大小套變通,使住宅戶型由平面向立體多樣化發展。
住宅小區的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方方面面要精細設計、精細建造,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方能開發和設計適應市場需求的住宅產品,從而提高人們的居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