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城市規劃中出現的環境污染問題,然后提出了城市規劃中環境保護的具體策略,最后就低碳理念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的探討。生態城市規劃是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只有在城市規劃中重視環境保護,國民的生活才會更加和諧美好。
【關鍵詞】城市規劃; 環境保護; 低碳理念;策略
前言
我國的城市化飛速前進,但不得不承認,光鮮亮麗的城市規劃背后付出的是環境惡化的代價,在城市化道路上我國起步較晚,城市規劃環節相對薄弱,一味地追求高速的發展,使我們的城市環境問題日趨嚴重。管理人才的缺乏以及整體人員素質不高為城市規劃增加了難度,使得城市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出現了許多的環境危機,對人們的居住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甚至嚴重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在出現了一系列由環境引發的災害后,人們逐漸意識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沒有優美的環境,進行城市規劃也就失去了意義,也違背了它的初衷。
一、城市規劃中受到的環境問題
1、大氣污染
城市中的空氣污染源大致來自于以下方面:工廠排放的大量粉塵和CO2、SO2等廢氣;汽車尾氣;加油站,汽油泄露后蒸發形成的碳氫化合物是很強的致癌物質;家庭中能源的消耗;各種噴霧劑,如各種空氣清新劑、殺蟲劑,這些化學制品增加了空氣中原來沒有的成分,造成污染。高速的城市化進程,工業、交通運輸業的高速發展,甚至于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但是這些高速發展的代價就是讓空氣中多了很多污染物。大氣的污染物包括了大量的廢氣、粉塵、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這些物質一旦被排入大氣中,就會讓空氣的質量嚴重惡化。嚴重的會讓整個城市都被煙霧包圍起來,讓城市的居民被迫呼吸著受到污染的空氣。且大氣中的硫化物、氮氧化物在下雨的時候,隨著雨水降臨到地面,腐蝕到城市的生態環境,加劇建筑物、鐵路、橋梁的腐蝕與破損,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2、廢水污染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劇增長和工業的飛速發展,大量的污水沒有得到妥善處理而直接排入水體, 致使水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我國的水體污染仍呈上升趨勢, 根據資料表明, 目前我國的1 200多條河流中, 有850多條受到了較嚴重污染。全國范圍內有80%以上的河段不適宜作飲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中國600多個城市中約有400多個城市缺水, 每年缺水量達60多億m3。目前工業廢水處理率僅68% , 生活污水處理率不到10%, 導致90% 以上的城市水域嚴重污染, 近50%的重點城鎮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標準。
3、生態失衡的城市環境問題
城市熱效應、城市噪音、垃圾清理等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很大程度上破壞了城市的自然生態系統。與此同時,城市自然生態系統的退化,不但加劇了資源環境供給和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矛盾,而且進一步降低了城市自然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
4、噪聲污染
一般噪聲分為低強度及高強度噪聲,低強度噪聲對人體健康并沒有較大危害,但高強度噪聲對人體健康有著重要影響。城市中高強度噪聲主要來源于交通工具、工業機器機器、建筑工地及文化娛樂場所等,如:汽車、飛機、摩托車、鼓風機、織布機、空氣壓縮機及商場等,往往使人產生消極情緒(狂躁、暴躁)等,影響日常生活、工作及學習,甚至產生某些疾病等。而在城市規劃進程中,其主要污染源主要為交通工具、建筑工地。
5、固體廢物污染
城市中固體廢棄物主要污染源為工業生產中的固體廢物、農業固體廢物及其生活中各種垃圾等。一方面,占用土地,加劇水土污染,給城市造成較為嚴重的土壤及空氣污染,另一方面,對人體健康有嚴重危害,傳染某些疾病。據相關報道,全國有將近一半城市都處于垃圾的包圍中,固體廢棄物到處堆放。
二、城市規劃相關環境問題的處理對策
1、城市規劃和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加強
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城市發展的原則,也是社會進步的原則。可持續發展是指以不僅要從最大程度上滿足當代人的生活追求,還不能影響子孫后的需求條件。可持續發展不只是簡單的生態環境的保護它還強調社會和經濟因素以及生態環境之間的協調是解決城市發展問題和生態環境問題的一個長遠的目標。可持續要求我們在要合理的開發利用自然生態資源、以及能源,為了子孫后代也能有相對好的生態資源條件,從而得以更好的發展,這樣人類社會才能公平合理。把可持續發展的原理作為城市生態環境的研究和規劃是非常有必要的。
2、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規劃
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是根據城市大氣質量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功能區劃并按擬定的環境目標計算各功能區最大允許排放量和削減量, 從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當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的大氣污染主要是燃煤和汽車尾氣引起, 由此而來的首要污染物是SO2 和TSP, 因此大氣綜合整治規劃應該包括改變燃料結構, 提高燃料效率, 盡量使用太陽能、地熱等無污染或低污染的清潔能源 ; 強力推進集中供熱、并積極探索熱、電、氣聯產的多種供熱方式; 加強對建筑揚塵及二次揚塵的管理力度; 提高道路硬化率; 提高城市綠化率, 大力發展植物凈化; 要積極建造城市周邊綠化隔離帶, 增強抵御外來塵的能力;通過技術和行政的手段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 積極推廣使用新技術和污染少的新型汽車燃料; 調整工業布局, 根據大氣自凈規律科學合理地利用大氣環境容量。
3、水污染綜合整治規劃
水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是在對水污染現狀調查分析的基礎上, 根據受納水體的環境容量計算最大允許排放量并確定最佳治理方案。水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應該通過改革落后的生產方式, 采用少廢、無廢工藝實現清潔生產, 提高污水處理效果和資源化利用率, 減少污水排放量, 最終達到有效保護水資源的目的。尤其是針對當前生活污水排放量在城市污水排放總量中所占比重不斷增長, 必須積極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 提高污水集中處理率和循環利用率,減少生活污染源和工業污染源的危害, 緩解水資源短缺的現狀。
4、城市固體廢物綜合整治規劃
固體廢物綜合整治規劃是根據環境目標落實各類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率與處理、處置指標體系并制定最終治理對策。目前我國許多城市者處于固體廢物包圍之中, 解決固體廢物問題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 固體廢物綜合整治規劃的目的是依據城市的經濟承受能力和城市固體廢物的主要類型特點,建設城市垃圾處理廠和專用固體廢物集中處置中心。
5、城市噪聲綜合整治規劃
噪聲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是根據城市噪聲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功能區劃并按擬定的環境目標制定污染治理方案。首先是認真劃分城市功能分區, 合理布置建筑布局和交通干線, 在住宅區和學校、醫院、科研等單位附近不得再新建、擴建有噪聲污染的企業。其次是分析引起城市噪聲主要因子, 然后根據污染因子采取防治措施, 如對于道路交通噪聲污染嚴重的城市, 以改變道路規劃(加寬人行道、自行車道等)、車輛禁行(載重卡車禁止進入市區等)、鼓勵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使用自行車等措施為主, 并堅決實施機動車禁鳴。
三、結語
總之,城市規劃是為人民生活謀福利圖便利,所以在進行城市規劃時,要時刻關注其中的環境規劃問題,不能只追求有序的城市規劃而忽視規劃的初衷,要密切關注環境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解決規劃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為居民創造一個更好的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 石蕊.石家莊空氣污染防治對策初探[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12(05)
[2] 劉湘輝.探討生態城市規劃與設計研究[J]. 科技資訊. 2012(20)
[3] 檀奇.淺談生態城市規劃與建設[J]. 珠江水運. 2012(08)
[4] 張復鑫.城市規劃中低碳城市理念的價值分析[J]. 中華民居.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