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下室防水工程質量涉及多方面因素,如施工工藝、施工水平、施工材料包括防水材料等,筆者經歷眾工防水工程施工管理實踐,認為施工前應制定科學合理的防水施工方案,施工過程中認真做好每一道工序,加強施工管理,才能保證防水施工質量達標。
【關鍵詞】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防水材料;廉租房小區
地下室防水工程能有效防止地下室滲漏,保證整棟樓宇的正常使用。由于各地下室工程所在的地質情況不同,防水工程及防水材料眾多,因此需要對具體的地質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制定有效的防水施工方案。做好問題的解決措施,保證地下室防水工程質量符合要求。
1、制定正確的地下室防水方案
在制定具體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時,要進行綜合考慮,包括工程成本控制、工期進度、防水材料選擇等,力求做好在保證工程防水質量前提下,把工程造價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1.1在進行防水方案設計時,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尤其是不利因素,制定合適的防水施工方案,包括防水材料的選擇、采用哪種措施進行防水、細部構造措施等,確保工程在使用期間不出現不滲漏。
1.2依據具體工程地下室結構特點、功能使用等確定其防水等級,在保證防水質量的同時,實現造價經濟的目的。
1.3對防水層的施工要特別重視,因其是一個連續而封閉的整體,
如出現空鼓裂縫等問題,容易引起滲漏水。對預埋件、穿墻管、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等部位,會影響防水連續性,要制定特別的加固措施處理,確保防水層的連續性。
1.4地下室防水材料的選擇應考慮以下幾因素:(1)必須是已通過相關部門檢驗的合格產品;(2)防水材料的性能應滿足具體工程需要;(3)條件許可時,盡量采用新型材料,如新型的防水涂料、防水卷材、混凝土外加劑等。防水材料中,防水涂料較其它防水材料有較大優勢,它能有效地滲透到墻體的水平面、立面、陰陽角等各種復雜的地方里面,實現無縫、完整的防水膜,這種防水膜延伸性好,耐水性和耐久性強,而且施工工藝簡便,實現冷作業,防水效果不錯。
1.5對于防水要求較高的地下室,需要進行多道設防,包括結構自防水、外表面防水與內表面防水等,從而組成完整的防水體系,使其具有較高的防水功能。
1.6要充分考慮到地下水通過外墻滲入到地下室對其造成的危害,制定防水方案時應滿足防排結合的需要,把滲入到地下室的水,
通過永久性自流排水系統排至集水井,再排至室外管道。設置在地下室的機房、水泵房、水池、車庫等,應設有排水溝,把水匯入集水井,用泵排出,地面設置防水層。此外,地下室附近應設有盲溝,底板下設置十字形或井字形盲溝,以便地下水從盲溝進入集水井排出。
2、工程概況
某廉租房小區,由7棟11層建筑組成,其中5棟附有地下室一層,地下室內設有車庫,高、低壓配電房,消防水池、電梯井、汽車道、泵房。總建筑面積32500m2。其中地下室面積約為4721.3m2,底板結構層厚為250mm,壁板厚度為250mm,頂板最160 mm,地下室板面標高為-4.4m,混凝土強度為C35,梁板混凝土為C30,柱板混凝土為C35,采用S8防滲混凝土。
分析本工程有關地質資料,表明工程勘察范圍存在地下水,為
潛水類型,水位深度約在0.90至1.60m之間,有充沛地下水,此外,在距離地面2.4米以下屬于淤泥和細砂,這樣情況極有可能在地下室施工中出現涌水和涌砂,為確保地下室施工質量,避免出現滲漏現象,必須加強對地下室的防水施工質量控制。具體在施工中,對地下室進行剛性和柔性的防水處理。
3、對地下水位進行降水和止水
本工程地下室由于地下水充沛,做好降低水位的施工措施是保證工程施工質量和進度的關鍵所在,為此,我們通過以下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3.1引排地面水
地下室基坑邊坡分二級進行放坡,放坡的時候及時在邊坡面上搗80厚C15細石混凝土護坡。為防止地面水及雨水排入基坑,在基坑面周邊磚砌截水溝,磚砌三級沉淀濾池,沉砂井及汽車槽等,截水溝連接三級沉淀池,接入市政排水管道。如圖1所示。
圖1 基坑排水結構圖
3.2基坑的止水
由于地下水非常豐富,本工程采用水泥噴漿深層攪拌樁來進行止水,攪拌樁的直徑為φ500,間距為400mm,樁長10~13 m,要求達到粉質粘土土層。在深層攪拌樁的施工過程嚴格按有關規范施工,施工時根據土層變化情況采用變摻量法并摻0.5%外加早強劑,土層是淤泥層的水泥用量控制在65kg/m左右,土層是粉砂、中砂粉質粘土層的水泥用量控制在60kg/m左右,同時相鄰兩樁施工間隔不能超過24小時。深層攪拌樁完成并達到強度要求后,在基坑內沿邊緣砌排水明溝,且沿溝每隔20 m挖集水井,集水井的水位要求比基礎承臺低400mm~600mm,然后將集水井中的水用抽水機抽走(如圖2所示),
圖2 基坑內排水布置
以達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由于地下水位降低了,便于基礎承臺、地梁的施工和確保其施工質量。
4、混凝土的施工
4.1裂縫成因
由于地下室底板、壁板的混凝土結構長期處于地下之中,容易受到地下水侵蝕,故要有較高的防水要求,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非常重要。本工程地下室施工中要注意以下事項,避免裂縫出現:
(1)由于大體積混凝土在形成過程中,混凝土會產生大量的水化熱,容易出現溫差裂縫。
(2)混凝土底板、壁板長度較大,受到溫度的變化影響,出現縮變形裂縫。
(3)施工中如施工縫放置的位置不正確產生產裂縫。
4.2裂縫控制措施
為避免裂縫出現,在施工中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
1、水泥為525#普硅水泥,并加入適量的高強微膨脹劑,加粉煤灰作添加劑,在保證符合設計強度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水泥用量,
因此,水灰比定為0.55,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的坍落度采用5.5cm,采用JN-24緩凝劑,按此施工,能有效減少混凝土水化熱產生。
2、鋼筋質量要符合要求。所使用的鋼筋和焊條要有出廠合格證,使用前應對其進行抽樣檢驗,確保合格和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進行施工。梁筋、板筋保護層使用高強度混凝土墊塊,墊塊數量充足,成梅花形分布,板面筋用鐵凳仔點焊支承。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安排專人用機械對混凝土進行振搗,不能漏振、欠振,對地下室柱腳及底板與外壁板交接處要加強振搗。搗壁板的模板,除滿足一般要求外,應特別注意模板拼縫嚴密及支撐牢固。在振搗混凝土時,施工人員不能任意踩踏鋼筋,以保證鋼筋質量,
此外,對松脫、凌亂鋼筋,應安排人員進行整理。在澆筑底板2至4小時內,施工人員要用鋁合金尺按平水刮平混凝土,再用木槎板反復槎實,使表面密實,此做法可有效解決混凝土表面的龜裂問題。按照施工要求,本工程地下室底板須一次性連續澆筑,混凝土數量大,產生水化熱高,極易出現溫度收縮裂縫,為此,我們采取了相應的養護措施:通過覆蓋保溫和蓄水養護的辦法,當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把濕麻袋覆蓋在混凝土表面上,并連續淋4天,之后再蓄水養護14天,保證混凝土充分水化,使其強度達到設計要求。
3、在地下室結構當中,施工縫是極易出現滲漏的薄弱部位,因此,盡量不設或小設施工縫。本工程地下室進行一次性完成混凝土澆筑,沒有設施工縫。只在地下室外墻布設二道水平縫,二縫位置分別設在:
墻與底板面交接標高以上500mm處,墻與頂板留在梁底標高處。在施工縫交接處,采用止水環,止水鋼板各插入兩邊混凝土200mm,再進行混凝土澆筑時,可先把施工縫處松散的混凝土鑿掉,用水進行清洗干凈,讓其充分濕潤,鋪一層水泥砂漿后再澆筑施工縫上的混凝土。
5、防水防滲施工
地下室施工中關鍵環節是防水施工,目前關于防水施工方法有許多種,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我們是通過“剛柔結合”方法,通過剛性防水和柔性防水,對地下室進行防水施工。具體做法:
1、用防滲混凝土澆筑地下室的底板、壁板,防滲級別為S8,在進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通過采取相關施工措施,使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得到有效保證,硬化后的混凝土,密實性良好,其抗滲性能和剛性防水性能更加可靠。
2、地下室底板墊層完成后,用1:2的水泥砂漿作找平層,同時對其進行壓實壓光處理,之后用D-K11B聚合物防水涂料進行施工,每遍涂膜厚度控制在0.4-0.5mm之內,不能太厚,施工過程中要進行多次單向反復涂抹,以達到涂料與基層粘結的效果。當第一次涂膜固化24小時后,需要對其進行檢查,如發現有空鼓、氣孔、固化不良等情況出現,需要進行修補處理,在確保質量附合要求后,再進行第二遍涂膜施工。施工時要注意涂刷方向要和前一次的方向相垂直,涂層完成后應用用水泥砂漿抹面作保護層,再澆筑底板混凝土。需要對地下室側墻表面進行清理和平整處理,之后用1:2的水泥砂漿找平。對出入管口位置和接縫位置要先鑿成V型,再用砂漿找平。基層找平工作完成后,進行防水涂料涂刷。涂刷方法與底板施工方法相同,在進行涂刷D-K11B聚合物防水涂料時,要特別注意外墻與底板頂板接縫處防水層,需要加層涂刷,不能漏涂,涂層完成后要及時進行保護層施工。
6、結束語:
本工程地下室由于施工前認真研究地質環境,制定科學合理防水施工方案,施工中嚴格每道工序,尤其是重點加強防水薄弱部位的施工管理,確保了地下室防水工程質量,工程完成后,經檢驗,取得滿意的防水效果。
參考文獻:
[1] 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2] 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