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華 唐秋霞 胡 龍
(吉首大學體育學院,湖南 吉首416000)
體育文化旅游是以體育運動項目為載體,體育文化為核心,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通過參與體育運動進行的文化體驗并受到文化內涵感染的一種休閑、娛樂方式。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人們收入的提高及帶薪假期的延長,以及社會壓力的增加和對釋壓需求的期待,越來越多的旅游者已不滿足于在各個旅游點之間長途跋涉疲于奔命的傳統觀光益智旅游方式[1]。人們的旅游消費逐漸向高娛樂性、高參與性、高藝術性、高文化性方向發展[2]。體育文化旅游在游客們對旅游消費方向轉變的背景下崛起的一項新興產業,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和旅游業的繁榮而悄然產生的[3]。鳳凰古城正是以文化旅游在全國享譽盛名,古城里居住這苗族、土家族這兩個聰明與勤勞的少數民族。在這兩個民族的發展歷史中,各自產生了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每一項都擁有濃厚的文化底蘊。本文通過對鳳凰古城體育文化旅游發展進行研究,以期待為合理的開發鳳凰古城體育文化旅游資源,傳承與弘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促進本地區經濟的繁榮與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理論基礎。
鳳凰古城這一全球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其旅游業至2000年以來得到迅猛的發展,鳳凰古城旅游產業主要是山水風景旅游,民俗風情旅游及文化旅游。然而在這塊苗族、土家族聚居的土地上,擁有著豐富的傳統體育項目,每一個傳統體育項目中都蘊含著濃厚的優秀文化,體育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多彩。由于鳳凰縣居住民族主要為苗族、土家族,鳳凰縣人民體現出來的主要文化特征也分別為苗族土家族文化。這兩個聰慧的民族在自己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積淀了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一直流傳至今形成了鳳凰古城特色的體育文化旅游資源。

表1 鳳凰古城苗族、土家族體育文化旅游資源項目一覽表
鳳凰古城體育文化旅游資源大部分是由苗族、土家族這兩個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所組成。然而這些傳統體育項目的形成是苗族、土家族人民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不斷的沉淀和發展形成的。這些傳統體育項目有來源與苗族、土家族祖先們的生產、生活實踐中;有來源于他們的祭祀活動中;有來源于苗族、土家族祖先們與自然界做斗爭的過程。傳統體育項目自從形成以來就擁有了強烈的民族特色,它能反映出一個民族的習俗及文化特點,因此鳳凰古城體育文化旅游資源擁有強烈的苗族、土家族特色。
鳳凰古城體育文化旅游資源的組成是由苗族、土家族傳統體育組成,苗族、土家族是我國兩大聰明與勤勞的民族。這兩個民族的傳統體育資源豐富并且文化底蘊深厚。由于鳳凰古城的體育文化旅游資源是由苗族、土家族及其他民族的傳統體育共同組成,形成了一種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共存現象,既沒有獨一民族的單調性,也沒有體育文化資源的缺乏性。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豐富多彩,上刀梯、擺手舞、茅古斯、苗鼓、耍龍燈、龍舟競渡等各顯特色。
豐富多彩的鳳凰古城體育旅游資源決定了其自身擁有多功能的特征。精彩的上刀梯、舞獅子、燒龍燈等極具觀賞性;土家族擺手舞、茅古斯舞、高腳、陀螺及苗族的苗鼓舞等深深地吸引著眾多的游客投入其中去親身體驗和感受苗族、土家族的文化魅力,具有較強的健身性和參與性;苗族、土家族武術發展源遠流長,苗族鼓舞及猴兒鼓堪比安塞腰鼓,這些體育項目都具有極高的科學考察價值,對了解苗族、土家族這兩大民族的歷史有著深遠意義。
民族傳統體育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和弘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有著重大意義。國家和政府也積極采取各種措施以達到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但效果不能盡如人意。體育文化旅游的開發在無形中產生了文化的傳播作用,當全國各地的游客們前來參觀旅游,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并感受了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魅力,受到其熏陶,然后回到各個地方傳播在鳳凰古城體驗到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這個過程中,每一位前來鳳凰古城旅游的游客們都成為了古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者,無形的擴大了古城體育文化傳播者的基數,并擴大了傳播區域,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起到巨大作用。
鳳凰古城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名城,其旅游業在2000年以后得到迅猛的發展。當今鳳凰古城每年接待來自全國各地游客量達到600萬人次以上,這些游客們來自各個民族帶著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傳統體育來源于生活、生產等社會實踐中,通過民族傳統體育能夠體現出一個民族的文化習俗,游客們在參與體育文化旅游的過程中感受和體驗了苗族、土家族的民族文化,促進了人民對這兩個民族的認識。在旅游過程中游客們也體現了自己身上所帶來的民族文化特征,古城人民也在其中感受和認識了外來民族文化,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民族文化間的互動和交流。
鳳凰古城座落于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曾經這里是湖南省最貧困的地方,武陵山脈特困地區。隨著旅游業的開發,鳳凰古城的經濟得到飛快的增長。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壓力的變大。傳統的山水風景旅游已不再是游客們喜愛的主流,高參與性、高娛樂性的體育文化旅游在不斷的興起,并日益壯大。鳳凰古城傳統的體育文化旅游資源有著濃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吸引著八方游客不遠萬里前來體驗和感受。體育文化旅游的開發也豐富了鳳凰古城的旅游資源,促進了旅游業的興旺,帶動了經濟的發展。
鳳凰古城提出文化、生態旅游的發展戰略,傳統體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體育文化旅游正與文化旅游發展戰略相呼應。體育文化旅游作為旅游業的一個新興項目,日后必定在旅游業中占據重要地位。政府部門和民間應積極配合,重視體育文化旅游的開發和發展。在體育文化旅游發展過程中,政府部門應在政策上支持、方針路線上引導,做到科學化發展。對鳳凰古城的體育文化旅游加大宣傳力度,突出其特色,可以通過媒體,網絡等手段讓游客們了解到鳳凰古城體育文化旅游獨有的特色和魅力,從而產生前來體驗和感受的沖動。
中國有關學者把節慶活動定義為:節慶是指某地區或城市以其特有的資源,包括歷史、文化和藝術、傳統競技、體育、風俗習慣、風情風貌、地理優勢、氣候優勢、遺址、勝地、古跡等為主題,自發而周期性舉行大型的慶祝活動[4]。
以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為支撐,舉辦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體育節慶,定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促進鳳凰古城經濟、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如湘西州吉首市每年舉行的鼓文化節,正是以苗鼓文化作為支撐,邀請全世界多種鼓匯聚一堂,進行交流和表演。鼓文化節的魅力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前來目睹這一場鼓舞表演的盛宴。鳳凰古城體育文化旅游的發展應向自己自治州的首府吉首借鑒和學習,多舉辦像鼓文化節這樣的體育節慶,促進體育文化旅游的發展。
旅游產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人的規劃和開發。鳳凰古城旅游也能在短短幾年達到一個這樣的高度,靠的是旅游專業人才對天然的旅游資源合理開發,大力宣傳得來的。鳳凰古城雖然有大量的旅游開發人才,但是在體育文化旅游這一領域的專業人員稀缺。政府部門應加大投資,一方面對體育文化旅游這方面的人才引進;另一方面,可以和高校旅游學院進行聯合,將人才送往指定學校進行定點培養,學成后回到鳳凰為體育文化旅游事業做貢獻;再者,對現有人才的在崗培訓工作要全面和與時俱進。
鳳凰古城傳統體育文化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具有濃郁的苗族、土家族風情。體育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多彩,擁有高度的健身性、娛樂性、參與性及表演性。這些體育文化旅游資源從側面反映了鳳凰苗族、土家族的民族文化、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表現了璀璨的少數民族文化。積極開發和發展鳳凰古城體育文化旅游資源對少數民族地區文化事業的發展,經濟的繁榮,全民健身事業的實施,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民族間交流與團結,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1]吳必虎,俞曦.旅游規劃原理[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10.
[2]邱云美,封建林.畬族傳統體育旅游價值評價及開發[J].麗水學院學報,2005,27(4):22-25.
[3]單建新.河南少林武術文化旅游發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
[4]周春太.鴨綠江流域朝鮮族傳統體育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研究[J].遼東學院學報,2012,4(12):242-245.
[5]李新鋒.河南省體育文化旅游開發現狀及存在問題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4,2(3):21-23.
[6]雷波,邢午,等.體育文化旅游的動因分析[J].南都學壇,2012,3(5):38-41.